登录 注册
  • semicolonlynn 2021-03-14 21:48
    1922年 刚刚脱下军装的湖南少年沈岳焕只身来到北京 想要追求文学理想却没人理他 这个青瓜蛋子只上过小学 兜里还没钱……

    部队出身的沈岳焕 有的就是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刚劲 为了坚定信念 他给自己取了笔名沈从文那时的他绝对不会想到 有朝一日 这个名字会响彻大江南北……

    沈从文开始疯狂地搞创作 四处投稿 幸运的是 他的作品不仅得到发表 还受到了几个圈内前辈的赏识 这些人当中就有大名鼎鼎徐志摩和胡适……

    虽然学历不高 出身也不好 但是沈从文这人懂得交朋友 很快他不仅打入了文学圈 还在胡适的提拔下 站上了上海吴淞中学的讲坛……

    这份小有体面的工作 让沈从文既激动又紧张 写文章他信手拈来 但是讲学 却缺少精研了 果不其然 第一堂课他就出了糗 在任教之前 沈从文已经发表过不少作品,声名在外,因此,慕名过来听课的学生不少 沈先生一看台下黑压压的一片 无数双眼睛迸发的目光从四面八方投来 他似是一时之间凝固了 呆呆地立着,整整10分钟 好不容易屏气凝神开了口 谁知道一紧张就竹筒倒豆子般 10分钟讲完了整堂课 弄得底下的学生瞠目结舌 而台上的他却面红耳赤……

    自那堂课后 这位沈先生就此给学生们留下了呆头呆脑的形象 他万万没有想到 那些目睹了他洋相尽出的女学生当中 就有将来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1929年 28岁的沈从文对20岁的张兆和一见钟情 自此开始了一段为爱痴狂的苦恋 这段“老牛吃嫩草”的师生单恋 即便在今天看来 仍然不可思议……

    张兆和,安徽合肥人,在当时是名门千金,更是公认的校花。她长相秀丽,性格开朗,追求她的男性随便排一排,都可以组一支队伍……

    面对这个比自己整整小了8岁的女学生,沈从文也是自卑的。除了家境殷实、长相出挑,女神张兆和还能说得一口流利英文,这让山旮旯里出来,标点都不会用的沈从文深受打击 不过,爱情来到的时候,这一切都不足以成为阻碍的理由。沈从文自知不擅言表,但是他能写啊 于是,一封又一封玫瑰色的情书很快传到了张兆和的手中……

    面对这个狂热追求自己的老师,张兆和没有丝毫波动 从小到大 她已经记不得自己一天要收多少封情书了,追求她的男子不计其数,这样的示爱方式,她早已免疫 于是,张兆和选择了不看、不回、不搭理 想让这个老师知难而退。然而,一天,两天,一星期,几个月过去了,一个个粉色的信笺还是接踵而至。张兆和没想到这个沈老师看啥啥不行,恒心毅力第一名……

    一来二去,沈从文把张兆和身边的人感动了一圈儿,唯独没能感动她。并且,张兆和甚至一气之下,带着情书,把事情告到了胡适那儿 不曾想胡适有意撮合,还是个得力助攻,看了情书以后,胡校长夸了一把沈从文的文笔,甚至还热情地表示要联系张兆和的爸爸,给他俩做媒。张兆和听了,连连拒绝……

    胡适还不死心,改用一种郑重的口吻说:“他是固执地爱你的。” 张兆和却一脸认真地回答:“我是固执地不爱他啊。”说到最后,两个人都笑了……

    张兆和和沈从文,就这样在各自的固执下僵持了三年。不过后来,不知是沈从文的执着打动了张兆和,还是张兆和真的对他日久生情,在张家人以及沈从文朋友的撺掇下,两个人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3年,23岁的张兆和下嫁给了31岁的沈从文,抱得美人归的沈从文激动不已,只差拍自己两个巴掌确认了。这一年,距离钱钟书的《围城》面世还有十几年,沈从文大概自己也没思考过 “婚姻是一座围城……”此类的话。因为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爱情的喜悦之中……

    眼前的这个妻子,符合他对另一半的一切完美想象,她朴实、美丽、天真……张兆和便是他的“翠翠”、他的“夭夭”,他心坎儿上的“三三”……

    他对她说: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他在家书里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先生在写下这句情话的时候信誓旦旦,自己都被感动了,尚不知它会在多年后成为人们诟病他薄情的证据……

    当然,这些诗化的情意,事实上只是沈从文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婚姻构想。生活的现实和粗陋,很快给了他当头棒喝……

    对于沈从文而言,他迎娶白富美,已然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对于张兆和而言,这其中又是一种千金小姐嫁作普通人妇的怅惘。曾经,她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她却要为生活的一粥一饭精打细算。
    搞文学的人都不大有钱,沈从文就是个例子。他虽然出了名,生活上还在受穷。一方面,他喜好古董,经常把生活的全部花销用在这个爱好上;另一方面,沈从文对朋友的慷慨了也出了名,他总是对身边的人仗义疏财……

    然而,面对家中捉襟见肘的现状,张兆和很是看不上丈夫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径。一个活得随心,一个相当务实。因此,夫妻俩常为此争执。久而久之,张兆和对物质生活的担忧,在沈从文眼中演变成了一种不够相爱的证据。两个人的婚姻逐渐有了裂痕。
    在这段感情中,沈从文是自卑的。他的妻子是名门闺秀,而他始终只是一个高攀的乡下人 他更像是一朵攀援的凌霄花,始终在扮演一个仰视妻子的角色……

    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冲突更像是毛衣上的线头,拉一下表面上看上去影响不大,次数多了,也就满目疮痍……

    1934年,沈从文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高青子的出现,扯下了这段失败婚姻的最后一抹遮羞布 在一次偶然拜访熊希龄的过程中,沈从文结识了这个堪称他头号铁杆粉丝的女人……

    女人对一个男人的爱慕,往往从崇拜开始。高青子作为沈从文的忠实读者,对他所有的作品比对自己的身体还要熟悉,这一点让沈从文感动不已……

    在张兆和面前,他曾经只是攀援的凌霄花,卑微匍匐。如今,在这个小粉丝面前,他一下子找到了知音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样一个异性知己对他而言,仿佛是上天的礼物,他那颗安分许久的心开始变得狂热不已。从此以后,两个人便开始秘密进行越来越频繁的“文学交流”……

    男人的深情确实不变!曾经,沈从文有多么爱他的“三三”,现在,他就有多么迷恋他的青子。沈从文已经彻底爱上了高青子,甚至梦里,他都呼唤着对方的名字。然而,他已有家室,无法公开与对方见面。往往几日不见,坐卧难安……

    这样发烧一般的热恋一直持续到了1937年,张兆和产子后,家庭的责任感又让沈从文恍然间如梦初醒。
    他有自己的骨肉了,而他的“三三”,是他曾经写了几麻袋的情书才追到手的贤妻,他怎么能放弃家庭呢?沈从文似乎一下子从这场爱情的感冒中恢复了,他决定去找自己的“三三”忏悔……

    只是他没有想到,张兆和的态度相当决绝,她选择不原谅,并且直接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沈从文这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搬出纸笔,一封接一封地写,像恋爱那会一样,等待着张兆和心软。只不过这一次,心高气傲的张兆和再也没有回头。夫妻俩虽然没有正式离婚,但是也就此分居,形同陌路……

    1948年,沈从文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1950年,沈从文由于承受不住政治上的压力,两次自杀,没有成功,后来又得了精神疾病。当时,在《人民文学》担任编辑的张兆和已经知道他的情况,但是自始至终没有去探望过他……

    直到1988年,沈从文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只对张兆和说了三个字——“对不起”。然而,这一声道歉最终还是没能换来张兆和的原谅……

    在《从文家书》的一篇后记中,张兆和写道 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这是在沈从文逝世之后,张兆和整理其遗稿时,写下的一篇后记。张兆和表示,她现在能够理解沈从文生前所受的重压。只是,字里行间,我们也同样可以读出她曾经的挣扎……

    在某种程度上,张兆和并没有原谅沈从文的背叛。沈从文有自己的理想主义,而张兆和也有自己的骄傲和坚持。在不同性格、迥异价值观的碰撞下,他们的婚姻也必然经历这样一场风雨。只是这个中代价和遗憾不免让人读来唏嘘……

    沈从文曾经说: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他说的,其实何曾不是两个人在婚姻道路上携手、共度余生的本质呢……

    然而,可惜的是,作家可以写下最完美的爱情,却未必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世间多少情人爱侣来来往往,却没有几对能真正经历婚姻的风霜……

    婚姻如草芥 往来皆过客……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