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艾伦的旅行世界 2022-09-04 13:03
    土洋结合,这里才是原滋原味儿的重庆‼️仁爱荒野剧场的前身是法国人在重庆留下的仁爱堂和法国领事馆。
    ‼️作为“山城巷”首批驻扎的外国人,他们于1896年第一个在此设立领馆。1900-02年,法国天主教会又在山坡上修建了仁爱堂教堂、神父楼、修女楼、医院、教会学校等。
    整个建筑群依山而上,为解决地形高差,在坡地上平整出不同标高的3个台地进行建设。于是,欧式建筑也有了山城错落有致的别样形态。
    🧩每每夜幕降临,法国人,便在巷道里,支起一个个灯笼,为来往居民照明,“天灯巷”因此得名。
    🧩仁爱堂的旧照片可以判断:它融合了西方与传统中式的建筑风格。两大门,一边四根高大的科林斯柱,撑起整幢房屋。回廊的立面,明显被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简洁的涡卷儿头、爱奥尼方柱,撑起拱形的门窗,顶部山墙设计简洁,装饰线条以直线为主。
    🧩历经百年,即使仁爱堂已面目前非,纵使留在您面前的、硕果仅存的这残垣断壁,也时刻透露着法式新古典的大方与沉稳。
    🧩复原的仁爱堂教堂,法式新古典的外墙装饰与典型的哥特式风格的大圆花窗,这样的欧式融合,也无不勾勒出经典的细节之美。
    🧩同样‍法式新古典风格的钟楼,造型别致典雅,依稀窥探到当年华丽壮观的惊艳感。她像个衣着华丽而沧桑的老者吗,屹立于此,变幻中见证着重庆最早的开埠史。
    🌃然而,靠江垂直而下的山崖上,极具local特色的山城独特的民居:吊脚楼;再往上,西洋建筑混杂其中,不免让人愕然:
    🏛抬头仰望,扑面而来的,仁爱堂鼎盛时的辉煌与荣光。
    🏠低头俯首,便是山城居民、锅碗瓢盆的本地生活~
    俨然仿若,西方的神,在高处,俯瞰普照着当地人的生活。正如仁爱堂当时的功能一样:救死扶伤,舒解苦难。
    巷道在蜿蜒的山坡上,如毛细血管般的逐一舒展,一如山城的这段开埠历史的写照。

    ‼️最local 也 最洋派,您山城重庆徒步旅行必打卡地~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