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清爽独立兎妹妹 01-06 14:45
    白塔寺印象
    整体建筑由白塔和寺院殿宇两部分组成,融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
    白塔始建于辽代,妙应寺建于明代,因白塔出名,俗称白塔寺。
    远远望去的白塔,高高的底座,巍峨的塔身,阳光下洁白如云,带给世间一片神圣光彩。
    一进寺
    迎面天王殿
    左右钟鼓楼
    而后主殿,有乾隆帝亲书所赐“意珠心镜”匾额,不知下落何处?
    殿中原供奉三世佛,均于文革初期被毁。
    再北为寺中最大殿宇,原供奉七佛,名七佛宝殿,现供奉从护国寺移之元代整樘楠木三世佛——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
    三世佛背后,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而后就是塔院
    辽朝时,此处位于辽南京城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后毁于战火。元八年(1271年),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建了这座大白佛塔。
    据帝师八思巴授记,元世祖聘请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主持兴建“大圣寿万安寺”及寺内藏式佛塔,经八年设计和施工,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建成,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
    元代,白塔被世人誉为“金城玉塔”,“大圣寿万安寺”则成为皇家祈福及预演各种大典的中心,声震天下,香火鼎盛近百年。
    元末,寺院被雷火焚毁,唯白塔独存。
    明代改建为妙应寺,以汉传佛教寺院格局延续下来。

    尽管白塔寺屡经重建、修缮,但大白塔却巍然屹立,成为元大都保留至今且唯一完整的建筑遗址,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据说,1978年塔尖修缮工程中,意外发现乾隆手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成为镇塔之宝。 这份手书不仅具有独特的宗教艺术价值,对研究乾隆帝佛学修养及宗教发展历史也有重要意义。
    塔院内的“具六神通”殿。
    匾中央上方四方印章篆书为“乾隆御笔”。
    殿内主设为清乾隆年间木雕三世佛像,即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西墙陈设有宫廷画师所绘八幅清代唐卡,长1.39米,宽1米,距今已二百余年,堪称镇馆之宝。

    到塔院通常人们会绕塔一周,“转塔”是北京老百姓的一个重要民俗。
    寺院内有白塔寺展览,还有白塔寺文创产品。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