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爱琴海的珍珠 01-29 12:11
    罗马角斗场(Colosseum)罗马角斗场(Colosseum)是弗拉维王朝时期在罗马建造的巨大圆形剧场,故又称弗拉维安圆形剧场(Flavian Amphitheatre)。1990年,罗马角斗场连同罗马历史中心、意大利的梵蒂冈外辖区以及圣保罗大教堂外的墙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地。

    而在2007年7月,罗马角斗场被认为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他六个分别是:
    - 中国的长城
    - 约旦的佩特拉古城
    -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救世主像
    - 秘鲁的马丘比丘
    - 墨西哥的奇琴伊察玛雅金字塔
    - 印度的泰姬陵。

    角斗场的建设始于公元70年至72年间,正值韦斯帕芗皇帝统治时期。它位于帕拉蒂诺山以东,原址为尼禄皇帝的金宫所在之地。韦斯帕芗将这位暴君的私人湖泊排干,在此地建造一座能够容纳数万罗马人的公共圆形剧场。

    该建筑于公元80年由提图斯正式揭幕,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游戏庆典。在公元82年,最上层的建造工作全部完成。与早期几乎全部依山坡而建、依靠自然地形支撑的圆形剧场不同,罗马角斗场是一座独立的石制和混凝土结构建筑,采用了复杂的筒形拱顶和交叉拱顶系统,整体尺寸为620英尺(长)x 513英尺(宽),即189米 x 156米。

    竞技场的三层由外侧带有半柱式的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及科林斯式柱子环绕;这种递进排列的柱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柱式组合”的基础。主要结构框架和立面使用了石灰华,次级墙体则采用火山凝灰岩,内部碗状结构以及拱廊则使用了混凝土材料。

    这座圆形剧场可以容纳大约50,000名观众,他们可以通过巨大的可伸缩遮阳篷(velarium)来遮挡阳光。这些遮阳篷通过固定在角斗场上层或阁楼故事中的悬臂梁上的桅杆支撑,并需要数百名罗马水手来操作控制遮阳篷的展开与收回。
    这里曾是数千场角斗士之间的肉搏战、人与野兽之间的较量以及更大规模战斗(包括模拟海战)的舞台。中世纪时,角斗场遭受了雷击和地震的破坏,更严重的是人为破坏和污染。在超过1000年的时间里这里被当作采石场,所有的大理石座位和装饰材料都消失了,直到19世纪才开始认真进行保护工作,并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修复工程。

    长期以来,角斗场一直是罗马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接近七百万游客。这里还定期举办与古罗马文化相关的各种临时展览。(图源网络)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