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凌殊_9935 05-26 23:10
    贾谊其人橘子洲是长沙的人气所在。在毛主席青年雕像的凝望下,湘江两岸的长沙日新月异。

    太平老街便在湘江边上,而贾谊故居坐落其中。我到时已是夜晚,到处是人山人海。但这样的热闹似乎与贾谊故居无关;此时它的大门正紧闭着,只等下一个白天才会开放。
    贾谊,年少早达,经人引荐,二十出头便为汉文帝重用。

    其人身负大才,多次为文帝献言建策,曾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定政治制度;《论积贮疏》鼓励农业生产;又提出遣送诸侯回自己的封地,巩固皇帝权力。

    此举无疑得罪功臣,他因此饱受谗言,被文帝外放至长沙国。长沙偏远又远离中央,悲愤的贾谊在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贾谊此后的仕途也一波三折,后任梁怀王太傅,因梁怀王坠马而死,深感自责而忧恚而死,时年32岁。

    李商隐曾有名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但这更多是深陷李牛党争的李商隐内心的投射。贾谊出仕时已是人生巅峰,但聪明人往往更难认清,历史的进展不在一朝一夕之间。

    同样年少早达又几经沉浮的苏轼写得很明白:“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聪明需经岁月的打磨,方显智慧。

    两千年后,又有一人来到长沙。面对湘江,他洋洋洒洒写下《沁园春·长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此后漫长的长征岁月将磨砺他的傲气,改掉他与人争辩的毛病,教他打下承担历史重任的基础。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