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申城叙录 11-4 16:54
    跟着镜头发现石库门里的混搭美学红砖青瓦、蛛网电线、晾衣竿织成的天空…这些是上海里弄最原真的视觉语言,是田子坊作为“居民区”的过往证明。

    与上海其他旅游景点的不同之处在于,田子坊承载了上海的“烟火气”:在一片石库门建筑里,弄堂民居、裁缝铺、咖啡厅、小餐馆和画廊等混杂共存,这种“土洋结合”的生态,让海外游客也能够感受到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

    1998年改造之初,这里就定下了"产权不变、用地性质不变、建筑结构不变"的底线,只允许功能悄悄蜕变:灶台变工作台、卧室变展厅、老厂房变设计公司聚集地。如今街区内六成以上是文化创意商户,这种多样性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商户为生存自发调整的结果。

    当很多城市用大拆大建打造标准化景区时,田子坊给出了另一种可能:不赶走原住民,不追求"完美规划",而是包容"混杂"的秩序。正如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夏雨所言,田子坊是"活着"的更新——它不是政府主导的"美术作业",而是居民、商户用协商与共享写就的"生活答卷"。

    田子坊二十余年的“生长”,靠的不是完美,而是包容“混杂”而又有序的勇气。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