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米兰的此刻

  • 你的笑让我得了癌 2024-06-16 18:07
    米兰必打卡️教你怎么订《最后的晚餐》门票!意大利的魅力很多时候来源于它是艺术的发源地,探索那些定义了艺术史并至今依旧璀璨夺目的世界名画,是很多艺术爱好者的乐趣。

    米兰的恩宠圣母堂就是很多艺术朝圣者的目的地!这里绘制着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由于创作材料特殊,这幅画需要定期修复,因此恩宠圣母堂每天严格限制参观人数,想要打卡的话至少要提前2个月在官网预约!

    参观指南🟢
    📝 每周一闭馆
    🕗 8:15-19:00(18:45最后一批入场)
    💶 门票类型:
    【1】参观票 💰15欧/人(25岁以上);2欧/人(18-25岁);免费(18岁以下&部分艺术院校的师生)
    参观时间15min,每批进场20人

    【2】参观+导览票 💰24欧/人
    参观15min+讲解30min,两种语言可选
    英语 9:30/11:30/15:00/17:00
    意大利语 10:30/12:30/16:00/17:30

    【3】参观+工作坊票 💰30欧/人
    11:45/15:30两个时段,一场最多12人

    🗓 门票会提前3个月发售,现6、7月已订完,8-10月的票6月18日就可以开始订了‼️
    PS.网上有版本说意大利时间每周三中午12点(夏令时换算中国时间18点)会额外多放出当周及下周的票,没抢到票的宝子可以试试!另外,意大利著名的博物馆和景点最好都提前预约上,旺季真的很多人!!!

    官网购票步骤🟢
    1️⃣️🔍cenacolo vinciano
    2️⃣右上角登陆/注册账号
    3️⃣下滑看到日历选择日期和时段,绿色为可预约
    4️⃣选择门票类型和数量,一次最多5张
    5️⃣预定成功后会收到邮件

    ⚠️记得提前30min取票!带护照!按时入场!
    ⚠️展厅内可以拍照但不能录像,记得关闭闪光灯!
  • 坞和滞重 2024-04-01 17:06
    镜头里的米兰骸骨教堂San Bernardino alle Ossa

    圣贝纳迪诺骸骨教堂是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以其独特的骨骼装饰而闻名,这些装饰构成了一个名为骨骼小堂(ossuary)的小教堂。这座教堂起初建于1145年,最初服务于一个医院和一个墓地。到了1210年,由于墓地空间不足,便建造了一个房间用以储存骨骼,并在其旁边建立了一座教堂。这个地点在1679年进行了显著的翻新,由建筑师Giovanni Andrea Biffi负责,他使用人类的头骨和胫骨装饰了骨骼小堂的墙壁。1712年,原教堂因火灾被毁,后来建立了一个新的、更大的教堂,以适应骨骼小堂日益增长的人气。这个新的教堂于1776年完工,专门供奉圣贝尔纳迪诺·西耶纳。
    教堂内部装饰使用骨骼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多个因素。中世纪时期,像米兰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的墓地往往会变得拥挤不堪,这就迫使人们找到存放人类遗骸的替代方法。圣贝尔纳迪诺·阿莱奥萨教堂中使用的骨骼主要来源于这些拥挤的墓地。此外,在宗教场所使用骨骼作为装饰,也是作为提醒生命短暂、死亡不可避免的象征,这与谦卑、死后生命的精神信息相符合。这种做法还体现了艺术表达,使用骨骼创造出的复杂图案展示了参与小堂翻新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技艺。在圣贝尔纳迪诺·阿莱奥萨教堂翻新期间的巴洛克时期,使用人骨装饰宗教建筑并不罕见,这反映了更广泛的文化传统,即“记得死亡”(memento mori),旨在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灵性沉思的重要性。
  • 游旻Skaey 2023-04-26 16:43
    探访米兰人骨教堂San Bernardino alle Ossa – Milan, Italy
    在时尚之都米兰,有着一座非常不起眼的教堂The church of San Bernardino alle Ossa 圣托斯特凡诺大教堂,位于圣托斯特凡诺广场正中。大教堂左边是圣贝纳迪诺教堂入口,这间外形非常普通,丝毫无法同它不远处的米兰大教堂相媲美,就算与一般的教堂相比也毫无特色。
    然而,这座看似索然无味的建筑里却别有洞天。这座呈八角形的教堂里分布着一个巴洛克风格的祭坛和两个耳堂,从祭坛右侧的小门进入,走过一段阴暗的通道便是人骨礼拜堂。这座人骨礼拜堂非常之小,很容易就会错过那个'Ossario'的入口提示。圣贝纳迪诺教堂是欧洲人骨教堂的鼻祖,追溯其历史,1127年当地人在圣托斯特凡诺大教堂前建起一座用于治疗麻风病人的医院和埋葬死亡病人的公墓。后来因死亡人数骤增,缺乏更多墓地,1210年在教堂旁边盖起一座小屋用来存放遗骨。后至1269年为了抚慰亡灵,又在这座小屋旁边盖起一座小教堂,便是最早的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虽小,但目及之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骨残骸,这些骨头被装在铁网里,从地上一直堆砌到穹顶,教堂圆拱顶上绘着色彩鲜艳的壁画,画中天使簇拥着喜悦的灵魂,就像意味着人死后信仰天主就能通往极乐天国。拱顶绘画颜色鲜艳明亮,与下面阴森白骨形成鲜明对比。但室内的天花板却很高有着精美的彩绘。大部分人骨都是简单放置。有人开玩笑的说这又是一座专治各种密集恐惧症的建筑作品。
    15世纪时,这座教堂被天主教圣贝纳迪诺会征用,也成了教堂名字的由来。1647年教堂迎来首次翻修,由参与建造米兰大教堂的设计师卡洛·布齐主持修建,他利用瘟疫和饥荒年代逝去的人的骸骨对墙壁进行了装饰。在教堂建成后的500多年里,曾被战争和火灾所破坏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在的样子是约250年前重建的。
    信仰不同,生死观也不同。天主教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进入光荣境界的门路。
    圣托斯特凡诺大教堂现在还是米兰的华人和亚洲人的教区教堂,如果赶在周日前往,没准还能赶上一场中文的弥撒
    📌地址:Via Verziere, 2, 20122 Milano MI, Italy
    如何到达:车站Duomo:地铁Metro lines 1 或 3;城市轨道Tram lines 12, 23 and 27
  • 去看海吧阿紫 2024-06-22 17:37
    好癫的艺术!他给米兰竖了个11米高的中指即便对这座雕塑毫无了解,但相信大部分人路过它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走近看看。

    距离米兰大教堂步行10分钟的Piazza degli Affari广场上树立着这样一座雕塑,而它面向的大楼正是米兰证券交易所大楼。这是意大利艺术家Maurizio Cattelan于2010年创作,原本仅是短暂展出的艺术作品,但因为面世之后收到了诸多讨论和争议,这件作品先是延长展期,最后在Cattelan宣布将作品无偿送给米兰之后,这件雕塑就成为了米兰证券交易所门口的常驻选“手”。

    Cattelan将这件作品命名为《L.O.V.E》,是“liberta、odio、vendetta 、eternita”首字母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是:自由、仇恨、复仇和永恒。

    艺术家本人其实从未透露过这座雕塑的确切含义,目前最被接受的两种解释是:对法西斯标志性敬礼手势的批判;对意大利金融界的嘲讽。
    前一种解释很好理解,后一种解释则是因为该件作品创作时期正值2008金融危机,并且作品最终放置选址就在米兰证券交易所大楼前。据说,米兰金融界曾对这件雕塑表达过强烈的不满,但最终还是只能默默接受。对了,这座证券交易所大楼建造于法西斯主义时期(1932年),讽刺意义真的拉满了。

    提一下,这并不是艺术家Cattelan第一件具有争议的艺术作品,他本人真的十分“叛逆”,在此之前还创作了“下跪的希特勒”《Him》,2016年被人用1.1亿人民币买走。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作品是2001年创作的《La Nona Ora(第九小时)》,表现的主题是被陨石砸中的时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这件作品正在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梵蒂冈圣座展馆中展出,Cattelan也被梵蒂冈任命为策展人。
  • 钱才怪的大钱 2024-09-26 01:59
    超震撼‼️99%米兰旅行都会错过的超小众景点欧洲骸骨教堂的鼻祖,超震撼,看到一瞬间,就有点想哭
    必须安利!!亲测最详细入口攻略!(图3-4)
    很多人只知道米兰大教堂
    然后错过了离米兰大教堂(Milano Duomo)不远的米兰骸骨教堂
    ⛪️:圣贝纳迪诺骸骨教堂
    (Santuario di San Bernardino alle Ossa)
    入口位置十分隐秘,很隐蔽,没有宣传,也没有热度,人很少,但是所有人进入之后都自动闭麦了

    这座教堂以其独特的骨骼装饰而闻名,这些装饰构成了一个名为骨骼小堂(ossuary)的小教堂。这座教堂起初建于1145年,最初服务于一个医院和一个墓地。到了1210年,由于墓地空间不足,便建造了一个房间用以储存骨骼,并在其旁边建立了一座教堂。这个地点在1679年进行了显著的翻新,由建筑师Giovanni Andrea Biffi负责,他使用人类的头骨和胫骨装饰了骨骼小堂的墙壁。1712年,原教堂因火灾被毁,后来建立了一个新的、更大的教堂,以适应骨骼小堂日益增长的人气。这个新的教堂于1776年完工,专门供奉圣贝尔纳迪诺·西耶纳。

    注意是免费参观的哦,就在米兰大教堂不远处,非常值得一看!

    📍Piazza Santo Stefano, 20122 Milano MI, 意大利

    另外顺便安利一个路过了一家很好吃的餐厅(最后三张图),据说已经开了48年了,本地人超多,pizza和牛排很好吃。鸡排就别踩坑了。
    • 14
  • 建筑师黄佳鸿 03-06 19:15
    米兰惊悚人骨教堂‼️死亡与艺术的千年对话📸意大利米兰的圣贝纳迪诺骸骨教堂(Chiesa di San Bernardino alle Ossa),位于米兰繁华的市中心,它没有高耸的尖塔,却因墙内镶嵌的数千具人骨闻名于世。

    🙏13世纪时,这里本是存放无名尸骨的墓地小堂,黑死病席卷欧洲后,骸骨堆积成山。17世纪,人们将遗骨精心排列成几何图案,拼出十字架与花卉,又在拱顶绘上圣母子升天的壁画,死亡与信仰在此碰撞出一座震撼的“骸骨殿堂”。

    📸教堂外立面以白色石灰岩与红砖砌筑,顶部装饰弧形山花和圣贝纳迪诺雕像,风格庄重简洁,与内部形成强烈反差。

    🙏骸骨礼拜堂(Ossuary)四壁与拱顶完全由人骨镶嵌而成,包括头骨、股骨、胫骨等,以几何图案排列,部分区域拼成十字架、花卉等宗教符号。这些骸骨主要来自中世纪瘟疫死者及贫困无名者,总数超过千具。

    🙏骸骨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经精心设计,象征“死亡平等”与“灵魂救赎”。拱顶中央绘有18世纪壁画《凯旋的圣母子与圣徒》,以天堂景象对比死亡主题,传递基督教“复活”信仰。

    🙏教堂通过骸骨艺术将死亡具象化,既是对瘟疫历史的纪念,也引导信徒反思生命短暂与永恒救赎,是中世纪“死亡崇拜”文化的延续。

    📍作为“人骨教堂”,其装饰常被现代游客视为猎奇景点,但也引发关于骸骨使用伦理的讨论。教会强调这些骸骨经妥善安葬祝福,旨在传递宗教意义而非惊悚效果。

    🙏圣贝纳迪诺骸骨教堂以震撼的骸骨艺术与巴洛克宗教美学,成为米兰最具冲击力的精神地标。其存在既是对中世纪瘟疫的无声记录,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教堂免费开放,但禁止拍照;骸骨厅空间狭小,建议避开周末高峰。出门右转便是米兰大教堂,从死亡到天堂,只需十分钟脚程‼️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