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杨扬洒洒脱脱 2021-04-18 23:21
    请君只看洛阳城(1)司马光曾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被称做13朝古都,是源自曾被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朝代立做都城。
    同时洛阳还发现了二里头夏周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
    洛阳博物馆五件镇馆之宝:
    1. 东汉石**
    光武帝原陵神道一侧的石刻,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
    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体现了“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境界。
    2. 三国白玉杯
    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白玉杯高11.7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4厘米,背身呈直口筒状,底部是圆盘状矮足,大小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小酒杯。整个玉杯光滑平整、线条流畅,没有任何纹饰,但雕工精美,口沿、筒身、底部转角处,无一不圆润明晰。
    经过汉末大**及群雄混战,社会经济凋敝,统治集团无力花费巨资经营丧事。另外怕陵墓被盗,自古至今,国家兴衰交替,亡国之后陵墓往往被盗挖,所以不如薄葬。
    没有任何花纹与雕刻的白玉杯,就是曹魏时期推行薄葬的有力见证。
    3. 唐代三彩黑釉马
    黑釉马膘肥雄浑,骨骼健壮,造型有力。全身施以黑釉,而面部、鬃毛、背、尾、四蹄雪白。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多彩釉陶器,唐三彩中的“三”并非实指,事实上其釉色很丰富,但黑色三彩极为罕见。
    4. 清代金丝楠木塔
    清代金丝楠木塔是1973年从故宫调拨至洛阳的2000多件文物中的一件,此塔原藏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在清代楠木已成为皇室专用之材。
    这座三层金丝楠木塔,周身深棕色,高约6米,重约4吨,八面三级重檐,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整座佛塔雕刻手法多样,全部采用榫卯工艺,不用1颗铁钉,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5. 夏代乳钉纹铜爵
    “华夏第一爵”,这件乳钉纹铜爵形体古拙,虽貌不惊人,却是夏代铜爵中的出类拔萃者,堪称国之瑰宝。
    可惜今天没看到,被调去了二里头博物馆了。
    整个博物馆中最喜欢两个展品,夏代出土的灰白陶,造型圆润灵动,如舞动的小人充满了生机。
    还有一个是同样由故宫调拨到洛阳博物馆的文物鎏金观世音像,神态自然随意,气度悠然洒脱。
    洛阳博物馆馆藏丰富而且品相极佳,特别是国之重器青铜器和唐三彩件件精品,请一定要好好参观。
  • 黑煤球白煤球 2021-03-12 23:52
    甘肃石窟之行(东线)结束了,心中早已种下的那丛草种按耐不住地破土~洛阳博物馆《丝路华光-敦煌、龙门、云岗石窟艺术联展》还有一天就要结束了,这是怎样的一场饕餮盛宴!早晨从兰州出发,临近中午到洛阳看展,傍晚上高铁,夜里到家。
    丝绸之路贯通中西,是东西方人类文明一条交融、交流、对话、融合之路。佛教石窟寺是丝绸之路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生动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丝路文化。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中外文明互鉴的彰显和反应,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创造性的杰作,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分别于1987年200年200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三座石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硕果。是中国最为优秀最具规模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和石窟群落。三大石窟既有各自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又有独特的地域风格,百花争艳异彩纷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丰富和开放包容的充分体现。
    可惜麦积山石窟缺席了,也许它属敦煌管理 不大气。
    在展览中徜徉饱眼福四个小时,最终以服务员断电结束,审美疲劳马上来了。丝绸之路、佛教东传、鲜卑、犍陀罗、中亚西亚、游牧、农耕……时空交错最终导致大脑混乱。各式各样的飞天、温婉圣洁又慈祥的佛像,以及细柔却又刚强延绵不绝的线条,最终在我走进一家名吃~洛阳水席馆戛然而止。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