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木棉木薯 2024-04-07 09:44
    明水古城,清明第二天去的。68一张票,古城类景区里里可以说最便宜了。记得带个本子盖邮戳
    停车有点堵,景区入口那个是酒店的停车场,游客需要向北到路口调头回来,停在景区西边路两侧的停车场里,有工作人员引导,2元一小时,再步行800来米到门口。。。
    进了景区,先去右手边找服务台,要两份地图。
    出游客服务中心,左手边有汉服体验馆,客人不少。也可以选择乘坐手摇船,坐半程然后走回来。
    穿过明水门,过桥不要直行,左拐就是染坊和浣衣巷,穿过浣衣巷是去就是北区,先逛北区,走完狐仙街。。然后从漪漪桥回中区,会先看见711便利店,然后往北15米右手边就是孟家大院,在孟家大院往西走到头,直走左手边一条路,是孟家戏楼,可以在里面看看演出,看完演出,不要往北走,不要往北走,直接原路返回,是个内外两进带有池塘的庭院,穿庭院往东,就可以回到东边主干道。
    然后沿着主干道往南。就可以看到瑞福祥大楼,和泉秀演出地。
    南区主要景点,就是邮局,药店,油坊,酱园,县衙。然后集中了一些又贵又不好吃的小吃。
    如果不想逛南区,可以沿着南区的指路标志,去百脉泉那边的李清照故居。
    如果觉得累,可以在南区坐半程摇橹船回去。
    整个景区,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有大量的房屋空置,售卖的商品和文创也缺乏创意,来这里玩,主要还是看建筑。
    景区内有客栈但在节假日偏贵。而且作为封闭景区,本身的商业接待能力有限。
    交通工具不便,景区只开设了西门一个进口,进出都在西边,游客都需要走一圈才能出去。缺乏便捷的摆渡工具,只有摇橹船一种。这点在同类景区中做的较差。
    缺乏大型的平价游客餐厅。所以在明水古城,游客要么中午在景区内吃高价饭。要么,在外面吃完午饭再来。幸好章丘的物价便宜100左右就能吃到2-3人餐的烤肉,如果吃快餐更便宜。
    有导游图,但路牌指引做的很差,很多巷子只在一头有铭牌,有的路牌指引乱七八糟。
    地图上的标识小且不准,而且很多门不开。
    总体来说适合半日或者两个半日游,68价格不贵,但缺乏深度,不要说包含百脉泉实惠,实际缺乏摆渡车,百脉泉在最里面。而且百脉泉本身就是价格高于内容。
    可以说,现在明水古城有个不错的壳,也有了骨架,但缺乏内容,缺乏自己吸引客户的特点。在省内的同类景区来说,优点就是票价,但如果想要一个完善的古城体验,建议再等个一两年。
  • 魔幻少女 2024-04-07 09:01
    很早以前种草的店
    和朋友一起来打卡了

    🎋清明节来的,人多到得排队等号。屋里满满的,位置不够,有的得到门外吃。门外有桌椅板凳。

    🌸春天在门外吃勉强还能接受。起码温度不算低,有这么火爆?那到底有多好吃?还是很期待的🤫

    🍚我没要主食。要了网评最火的:香芋糕和铁板茄子,加了个青菜,朋友点了份米饭加了个卤蛋。

    🥚说下卤蛋很好吃~今天我们没点腊味,但感觉他家那些腊味区(单独窗口,也可单点)应该还行。但,这个网评前几(菜品)太厉害了。

    😳对了,位置,你们见过小时候那种大圆桌吗转着吃的。就,我们好几个人一起拼着坐在圆桌上,就像农民工集体休息就餐一样的感受。关键,这还抢呢抢不上没坐。

    🍠香芋糕噼里啪啦的上来了,还热着。很新鲜的样子。但!很腻,外酥里嫩这点可以夸。肉末煸炒,洋葱打底。香芋糕外皮应该是淀粉,浇头是咸的,香芋糕甜的。那个味道三块基本上够了。

    🥬第二道菜:菜心,很老,真没家里做得好吃。不嫩啊😕

    🍆茄子:上来之后还有热油的响声。看上去感觉很好吃~也是洋葱打底,茄子的外皮是厚厚的一层淀粉包裹。一块块的很大,就长得和香芋糕那道菜很像,只不过食材不一样。

    😣一股子咖啡味。就……天,也是又甜又咸,一口之后就不想第二口了。我们两个人决定就着把那个菜心吃了。我又努努力多吃了几块那两道菜。关键那个胃里也不得劲,太腻不舒服。这一天被这顿饭直接整不会了。

    🫨就,谁弄得这么火的。到底为什么?为了不去好吃的饭店好好吃饭?来找刺激吗😣
  • 彩色的时间 2024-04-06 22:47
    驼山石窟-中国东部保存最完整的石窟来看青州博物馆,结果预约不上,就临时去看了青州的驼山石窟。看过了四大石窟,还有西部的须弥山石窟、榆林石窟、天梯山石窟、马蹄寺石窟,中部的天龙山石窟、河响堂山石窟,东北的万佛堂石窟,山东这个驼山石窟并没有听说过,也没在石窟书籍里看到过记载,所以也没报多大的期待。
    清明假期人比较多,山下的龙兴寺人山人海,因为缆车不能用,只能爬山,所以一路上爬山的大多还是青州市几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学生。山虽然不是很高,一路拾级而上,有几段比较陡,还是累了个气喘吁吁,一身汗。
    来到石窟面前是顿时被惊叹了!当时去天龙山石窟和万佛堂石窟时,曾期待满满,但看到的却是被毁的一塌糊涂的残缺佛像,几乎没有完整的。驼山石窟虽然只有区区五个石窟,数量和规模和众多知名石窟无法媲美,但佛像也极具特色,而且保存相对完整,非常值得一看。
    以下搜集的资料以供参考。
    驼山石窟,从北周开始开凿,到唐代中期完成,历时近二百年时间。
    元朝时由于佛道之争,驼山曾一度为道家所占据,使造像略有破坏。山峦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驼峰,故名驼山。
    驼山石窟以第3窟规模最大,开凿最早,是在倾斜的岩面向内凿进,在窟前形成甬道,窟内平面呈椭圆形,窟口微收。该窟为一大像窟,窟内后壁高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佛螺发,肉髻低平,面部丰圆,头部偏大,身体丰壮,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极简,裙摆较短。主佛座前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题记,依据平桑公韦操任青州总管的时间及乐安郡废弃的时间,推测第3窟的开凿时间约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581~583年)之间。
    第1窟为一长方形平顶窟,后壁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口内侧雕二菩萨二力士。主尊头顶高肉髻,髻犹如冠形,胸饰项圈,着袒右袈裟,双手结禅定印。左右壁有后代补凿的像龛,多系武周长安年间(701~704年)造,这就表明该窟开凿于武周长安年间之前,为初唐(618~712年)窟。
    第2窟平面呈方形,三壁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佛着钩组式袈裟,其头顶上部有开皇十年(590年)字样,从造像风格及雕凿手法上看,亦应凿于隋代(581~618年)。
    驼山石窟第4窟主尊为倚坐,可判定为弥勒佛;第2、3窟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左手做与愿印,右手结施无畏印,两侧有胁侍菩萨。第2窟胁侍菩萨侧有“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名号题记,第3窟佛座下也有“无量寿”刻铭,故推测第2、3窟造像题材应为无量寿佛、观世音和大势至组合。
    • 18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