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沐川宣和子 2024-02-02 21:21
    勾蓝瑶寨|湘桂分疆处的瑶乡之韵江永是湘南之行的尾端,也是进入桂北山水的前沿,除了了女书这一文化瑰宝,更有上甘棠与勾蓝这样的村居,令人沉浸于它们的风物感。

    ✨永明大地的村居,犹如一片坚守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规律的桃花源。潇贺古道旁的永明众古村,并没有被旅游业过多的开发,姗姗列入国八的勾蓝瑶寨依然保持着当地人的节奏。

    📸勾蓝瑶寨是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的聚居地,同样有着上千年的聚居历史,顺着山势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村游人更为稀少,更进一步保留着瑶寨的原始风貌。

    💫瑶寨面积并不很大,但由于兰溪的流经,湿地广布,显得波光粼粼。跨越湿地的跳岩和古民居的倒映相映成趣,这些民居有着非常明显的防御型建筑的特征,整座瑶寨也堪称一座城堡,还残存着不少的古寨墙遗址。这是因为勾蓝瑶在明初曾受到明廷招安,负担起守卫湘桂边界的职责,勾蓝瑶寨也堪称潇贺古道上的桥头堡。

    📿勾蓝瑶寨的庙宇众多,盘王庙是首当其冲,不可不去的一处,为瑶族祭祀祖先盘瓠大王之处。周围的回龙阁供奉佛门,还有龙泉观则是道观。这些庙宇均藏有数量众多的古碑刻,整座瑶寨碑刻众多,堪称石头的史册。

    ✨下村还有一处值得一看,是一座木构风雨桥,就在下村广场的旁边,常有当地人在此洗衣洗菜。这座风雨桥也是勾蓝瑶寨六座风雨桥当中保存相当好的一座。富川、江永一带风雨桥蔚为大观,但这座纯木而玲珑小巧的风雨桥,在其中相当独特。

    🚩上村则以古井为中心,是兰溪的源头活水。在上村之中,还有蒋氏宗祠、古戏台以及黑门楼可以寻访。较之下村,这里原生态的气息更加明显,连客栈和饮食店都很少,只有当地父老乡亲在此安坐闲谈。这里还保留了大量明代遗存的古民居,更适合漫步其中,感悟瑶乡滋味。

    🚗这里距离广西富川的古村落群与风雨桥群已经咫尺之遥,包车与自驾者可以轻松的到达富川岔山村、秀水村、福溪村开启下一段古民居的盛宴。
    • 16
  • 沐川宣和子 2024-02-02 19:52
    上甘棠|谢沐河畔,流淌着潇贺古道的余韵五岭逶迤之下的江永,是湘桂的前沿,萌生了女书这一文化遗产,更有上甘棠与勾蓝等独具风物感的村居。

    ✨村居中的永明大地,仿佛一座依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桃花源。潇贺古道上的江永古村落,并没有被游人过多的关注,列入国六的上甘棠仍然维持着旅游开发与当地人生活的平衡,让诗意与生活在山水之间达成微妙的和谐。

    💡牧牛晚归,也许是古典诗文中经典的意向,可在上甘棠,这一切却并不虚幻。谢水和沐水的交汇之处,让地处潇贺古道上的上甘棠曾经作为西汉经略岭南的谢沐县城。如今这座小小的村子却如同湘南风物的博物馆,从三拱的步瀛桥上牵牛走过的农夫,已经成了江永的象征。上甘棠就是凝固为民居的古雅感,让一切关于田园的幻想都得到了满足。

    💫上甘棠的周氏族人自古重视学而优则仕,以诗经典故将建在汉谢沐县故地上的村落命名为上甘棠;小小一村,竟走出了百余名七品以上官员。除了观念的影响之外,村落藏于两座山头与谢沐河之间,可谓之藏风纳气,人们认为这亦有振兴文风之作用。

    📸步瀛桥旁的文昌阁更是文风厚重的象征,这座重檐歇山顶楼阁是明万历四十八年的遗构,且是一二层为砖结构、三四层为木结构的混合建筑,一桥一阁倒映水中的景色,是上甘棠为人倾心之处。

    ✨从步瀛桥上越过谢沐河,右侧就是上甘棠能够列入国六的重要因素之一,月陂亭石刻。虽然叫做月陂亭,但亭子已不存,这些石刻曾经就在潇贺古道的旁边,其中文天祥手书大字“忠孝廉节”为这一系列石刻的大看点,也是南宋时期永明周氏名望的佐证。

    🚩向左进入村子,上甘棠博物馆是值得一游的第一站。这座村级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但介绍了由西汉至今从未间断的发展史,以及周氏族人恪守理学教化,颁布村规民约的历程。

    💡主街上可以看到现存四座的九单门楼,两座为明朝遗构,两座为清。其中五单门楼背后,是仿佛一线天一样幽深的挤女巷,谢沐县衙遗址也在这里,但几乎没有什么遗存了。

    🌸再向谢沐河的上游走,能看到“昂山”石刻,有一段南宋时的历史典故。继续向上游走的寿隆桥则更不一般,虽然它看上去结构简单,却是湖南襊早的一座宋代古石桥,仿照木构的榫卯结构建成,很有价值。

    🚗包车游览较方便,但乘坐江永前往桂林、恭城方向的班车在上甘棠路口下,再步行约两公里就到。
    • 18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