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腾冲的此刻

  • 采采卷耳_1484 2019-11-27 15:47
    云南保山龙江特大桥:去腾冲别忘这🌉龙江特大桥,亚洲山区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自驾去云南腾冲的路上,偶然与我们相遇。
    🚗在腾冲的那些日子,我们的爱车始终迎着太阳的方向飞驰在大地上。
    🌄这天我们在日暮西山之际停车休息。
    一下车还未及抬头,采采就感觉有一种气势环绕身边。果然仰头一望,就被眼前的宏伟风景所吸引。
    龙江特大桥,此刻与我们近在咫尺。在其脚下,矮小的车与人更展现了桥的高大。
    桥的巨大身姿屹立山河之上,如虹气势贯穿天地之间。
    其下龙江蜿蜒前行,源远流长;山谷田园纵横交错,连绵不绝。
    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承载了多少人对前方未知风景的期盼,又便捷了多少人走向广阔世界的脚步。
    建造这座桥时,有人为之献出了生命。
    晚风中,远方响起忽远忽近的乐声。仿佛是在为桥而歌,为人类向世界贡献的又一杰作致敬。
    接下来采采给大家介绍详细的实用攻略和注意事项。
    👇👇👇
    📌实用tips:
    1⃣.龙江特大桥在哪里❓
    答:龙江特大桥是保腾高速公路的一段。也就是说,如果你从昆明出发,自驾到腾冲去玩,途中会经过龙江特大桥。✔️
    2⃣.既然是高速公路,如何游览龙江大桥❓
    答:公路旁有专门的停车区可供休息并观赏大桥。高速公路的两个方向都有,而且两边是联通的。✔️
    3⃣.只能在休息区参观吗❓能不能在桥上行走❓
    答:龙江特大桥是高速公路的一段,自然不能在桥上行走参观。不过别着急,桥面两边有专供高空参观游览的步道。参观需购买2元/人次的人身意外险,并作为参观凭证;另暂定开放参观时间为每日早9:00——晚18:30,如需高空参观的游客请注意到达时间。✔️
    4⃣.看你有航拍照片❓在哪里拍的❓
    答:若是自驾前往腾冲方向的游客需要航拍,桥下有步行区域可以通往高速公路对面的服务区,那里有一块空地,人少地广,是航拍的好地段(前往腾冲方向一边服务区的游客非常多,航拍时需谨慎)。✔️
    5⃣.什么季节、时间参观最合适❓
    答:四季皆可。时间的话,据说早晨容易起雾,那时的大桥拍出来非常美,喜欢拍照的亲可以注意一下。✔️
    6⃣.周边有什么其他好去处❓
    答:首选自然是腾冲啦。火山热海、湿地温泉、古镇古村,冬天还有银杏看,是云南很好的自驾旅行目的地。
    其次给大家推荐一下小众一点的保山市,保山博物馆、易罗池等,有时间值得一去。✔️
  • 行走的猫菇酱 2019-11-17 20:55
    《我的团长我的团》原型,滇西抗战纪念馆❤16第一次去腾冲的时候,主要吸引我的一个是和顺这个在当时还没有商业化气息的著名侨乡古镇,还有一个就是腾冲的抗战文化,这里留存下来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和埋葬着远征军烈士的国殇墓园是非常值得来了解抗战历史的地方。
    ❤如果你看过《我的团长我的团》你就会对这里非常熟悉,《团长》里禅达的原型就是这里,拍摄地就是和顺,南天门一役就是当年的松山战役,7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是致敬英烈 了解历史最好的地方。
    💡纪念馆是免费的,但需要刷身份证进入,服务台可以租导览,15一个,押金100,只收现金,每周一闭馆。
    ❤进入纪念馆大门,地面上标注着一串数字,是抗战期间重要历史事件的年份,像是时间的脚印,战争虽逝,但历史却从未离我们远去。
    ❤纪念馆正门进去后可以看到三面摆满了钢盔的墙,细看的话非常震撼,每一顶钢盔都代表了当时走上前线的一名士兵。
    ❤纪念馆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 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七个部分,分为两层,一层为1-6展厅,二楼6个展厅。
    ❤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博物馆,这里展示的实物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而且都非常珍贵,完整的展现了这段历史。
    ❤纪念馆旁边就是国殇墓园,是目前中国大陆规模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在海内外都广有影响,始建于1945年,是二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抗日烈士陵园。
    💡门口有卖菊花的,5元一支,下午来的太晚的话会卖光。
    ❤我去过两次腾冲,每次都来这里,在这里的时候多半时候鼻子都是酸的,因为民族的苦难,也因为军民的民族气节。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相比于牺牲,老兵们更怕的是被遗忘。
  • 竹大de日常 2021-05-19 06:48
    腾冲旅行攻略(一)路线篇我真的是很喜欢腾冲,喜欢腾冲的景色和古镇的慢生活,但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有的人会比较喜欢宏伟大气的地方,我个人喜欢比较安静舒适的地方。还有就是我们去的那几天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走到哪几乎都是包场的感觉,要是游客多的话可能体验感会差一点,所以如果去到之后不如预期,不要怪我😂
    一、交通方式
    腾冲没有高铁,有个驼峰机场,距离腾冲市区十多公里的样子,我们是从四川直飞腾冲。
    二、游玩路线
    整个旅程是五天四晚,5月11号晚上抵达腾冲。
    day1: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的门票55/人,包含了古镇里小景点。古镇比我想象中大,不怎么商业化,给人感觉很舒服,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湖,早上或是傍晚顺着湖边散步很惬意。古镇上有一些老建筑,有几个大家族的宗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
    day2:热海景区+茶海庄园
    我们花了300包了民宿老板的车,从古镇出发去到热海,车程大概半个小时。热海可以看到形成温泉的地质地貌,里面的景色大概是森林里烟雾缭绕热气腾腾的感觉,从入口爬上去一个多小时,然后从另一边下山,整个景区不大,没有缆车,有游览车,个人体感徒步爬山不算费劲。
    从热海出来开车半小时左右到达茶海。茶海是就是一片茶树,可以体验采茶和压茶饼之类的,当天很晒加上过了采茶的时间就没有去,是比较适合拍照的地方,《妻子的浪漫旅行》也有在这里拍过。
    day3: 徒步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位于中缅边境线上,距腾冲300公里左右,花了800包了老板的车,他带着我们进山。要带上身份证,路上会有边境警察检查,这个地方我觉得是一定得报团或者包车,找熟悉山路的人带进去,路不好开,进山的入口也不太好找,自驾应该不行。老板说有大环线和小环线两条路线,大环线会经过两个瀑布和一个索桥,小环线经过一个瀑布。我们选的是小环线,先下山到野温泉,再原路返回。山路比较原始,不太好走,地上有落叶和青苔,下山的路比较容易踩滑,一边是山壁,另一边是悬崖,全程都要集中精力注意脚下,体力不好或是腿脚不太方便的话不建议尝试,也不推荐带小朋友去。野温泉的水质还不错,旁边有个换衣服的小亭子,可以带上泳衣浴巾体验一下,我们泡了一半的时候,突然从水里飞出了一条“小青”,把大家吓得够呛。
    day4 北海湿地
    打车过去半小时,50元。在去哪网买的门票加游船,66/人。景区不小,景色宜人,我们比较悠闲地慢慢玩了两三个小时。
    day5 返程
  • 秋刀鱼_474 2021-09-21 01:23
    腾冲旅行攻略大全|关于腾冲的一切纯干货!本篇内容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腾冲旅行的一些小tips,因为我出来旅行会比较关注这些,整理给大家,希望对想去旅行的朋友有帮助~
    📣【关于腾冲】
    腾冲县是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腾冲境内有汉、傣、傈僳、回、佤、阿昌7种世居民族。腾冲是极边第一城;所以无论是文化还是景观都能满足你。
    📣【关于腾冲著名景点】
    腾冲是亚洲火山较集中的地区,境内有多座火山,腾冲地热资源丰富,温泉、泉眼众多。腾冲城不大,但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很多人文景观建筑。其中和顺古镇(文化聚集 著名侨乡)、火山地质公园、热海(地热博物馆)、北海湿地、云峰山(道教名山)、滇西抗战纪念馆颇具特色,这6个景点是几乎所有来腾冲游客的首选之地。
    📣【关于气候旅行时间】
    腾冲一年四季都适合旅行,如果在4月中、下旬来,这时的腾冲草长莺飞。另外,每年的11月中旬-12月初,是到银杏村看银杏的最佳时节。
    📣【关于穿衣指南】
    腾冲县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2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行观光。腾冲的绿植覆盖率73%左右,所以腾冲森林密布,腾冲太阳辐射度较大,只要一出太阳就很暖和,一下雨就很冷,外套、毛衣一定要带,在当地一年四季都用得上。腾冲旅行拍照分分钟出片
    📣【关于消费水平】
    腾冲的消费水平不高,交通吃饭都不贵,一般中餐20-30元,普通住宿在200元左右。旺季的话网红民宿会贵一些~但由于还没被商业化,所以整体消费都很适中。
    📣【关于交通】
    腾冲的交通目前还没有很发达,目前只有飞机能直达,而且直飞的比较少,大部分是从昆明转机。来这里玩可以租车、包车,租车和包车的价位基本差不多,在150元/天。
    【关于住宿】
    70%的游客会住在和顺古镇景区,游玩方便,而且价格也不贵,民宿基本上都在150-300之间,腾冲和顺古镇的民宿有很多,而且每一家都很精致,不会怕住宿出错。
    📣【关于腾冲美食】
    来到腾冲必吃的美食:(以下都是强推👍🏻)
    腾冲饵丝、大救驾(炒饵块)、土锅子、稀豆粉、铜瓢牛肉
    下一篇我会详细跟大家介绍我的腾冲4天3夜的旅行攻略哈~🤭🤭🤭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