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泉州的此刻

  • HolaLykke 2021-06-01 12:44
    阮这个角头|巴浪鱼咖啡LocalFishCoffee🕊本来要前往承天寺结果碰到寺庙午休时间,和朋友就转移阵地歪过来附近的巴浪鱼☕️.

    位于承天寺附近巷弄,一层左手边为展示空间-赤子空间展示创意周边及书籍印刷,右手边为原创服饰展示区(*中间头发绾圆髻"簪花围"的浔浦阿嬷摄影海报装置让人记忆深刻*)
    ·
    从楼梯上二层就是巴浪鱼Cafe了;楼梯为中心线,右手边墙面凿开两个不规则几何墙洞,拍照透过墙洞根据不同位移可以看到内部空间的不同区域(*可以拍一些有意思的人物照片*)内部设有水吧以及餐吧区;左手边为休闲区-有散座和沙发区还有办公区,四周墙面装饰柜上放置各类设计创意类书籍📚(*哇!这呆几个下午也👀不完吧*)
    ·
    整体风格以大面积白墙、水泥地面、不规则墙洞和不拘一格的陈设摆放组成的混搭型工业风;软装陈设上家具多种类混搭(*工业风餐椅、北欧风沙发、中古家具及办公家具*);置物架的书籍种类丰富、装饰画及设计海报穿插摆放摆放秩序,值得关注的是墙面装饰画采用了现代风闽南文化元素摄影作品(*渔民、浔埔阿嬷*)让咖啡厅与闽南文化联结起来.
    ·
    空间四周采光面积广,午后的阳光斜斜的洒在斑驳的水泥地面和四周散养着绿植上;虽然白天光照充足店员还是开了桌上的台灯,起风了淡黄的灯光照在食物上桌边的白纱轻轻的飘动让人心生欢喜.巴浪鱼LocalFishCoffee私心里泉州咖啡一位GOOD🏻
    ·
    巴浪鱼这条本地🐟出现在闽南家庭👪三餐四季里,印象中的味道大概是巴浪鱼干和蒜苗做的酱油水,最家常的不够的下粥菜了.
    🕊
    【☕️店名】巴浪鱼咖啡LocalFishCoffee 巴浪鱼咖啡馆LocalFishCoffee
    【📍地址】泉州鲤城区承天巷沟尾下一号赤子空间二楼
    【🈺️营业】周1、2、4、5|13:00-21:00;周末|11:00-21:00;周2店休
  • 花花_8485 2021-06-01 00:54
    有千年古刹开元寺,小吃集中地和网红打卡——泉州西街🌺泉州西街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也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这点是吸引我要来的原因之一。

    🌺白岩松在泉州又留下了一句“泉州,这是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是吸引我来的第二个原因。

    🌺西街如今有点像美食街了,各种小吃汇聚于此,主路中人头窜动,从图片中可见一斑,吃小吃前,建议先逛逛开元寺,寺内不但香火旺盛,景色也十分雅致(详见上一篇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从开元寺出来已是中午艳阳高照,只想着躲开炽热的阳光,眼里看到街上大量风姿独特、古色古香的木楼群,构成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蕴涵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的千年沧桑巨变。

    🌺沿路店面,心里觉得这条街如若是经营泉州特产,古早味等等可还好,经营的却是一些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店铺,严重破坏了西街的美感和像我们这种游客到西街的体验,顿觉兴致缺缺。

    🌺只好拐去小西埕探探,小西埕依托西街,在东西塔下打造以闽南埕文化为特色,融合旅宿、生活、艺文、现场功能,尤其是开头那句名人话刻在了墙上,带火了小西埕,也成为了刷爆ins的网红墙,前去打卡的人络绎不绝,好不容易抓拍到(图一)所示那句话,走心的文字,让人一刹那心动和欢喜。

    🌺小西埕很小,但是又有独特的韵味比西街更值得看,为古城注入文创基因的同时,依然保留着泉州历史文化元素,拍照打卡很合适。
  • 林子高效自由行 2021-05-31 22:35
    千年蟳埔村,闽南奇观泉州有四百多公里海岸线,拥有多个独具特色的小渔村,蟳埔村是其中一个。
    因蚝壳厝、蟳埔女而出名的蟳埔村,传说住着的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
    🌟亮点特色:
    1、泉州现存为数不多的蚵壳厝集中地。
    2、穿大花裾衫宽脚裤,头戴簪花圈的蟳埔女。
    3、村里有蟳埔女装扮的服务,花个几十元就可以体验一次。
    4、村外便是码头和大海,早上能拍到蟳埔女滩涂敲海蛎的场景。
    📝关于蚵壳厝:
    泉州地区最早期的蚵壳厝用的大蚵壳并非泉州原产,而是宋元时期古泉州刺桐港的远洋商船返航时转载而来的。再后来,先民就地取材捡些碎砖石砌成“出砖入石”的墙,再把海边的蚵壳捡来嵌饰在墙的外侧起稳固作用,蚵壳厝就这样延续下来。
    蚵壳厝是古代泉州对外贸易的产物,见证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蚵壳厝不仅牢固,而且冬暖夏凉。当地有“千年砖,万年蚵”之说,也就是说,蚵壳比砖牢固得多。
    闽南蚵壳相关建筑还表现在著名的洛阳桥和安平桥。
    📝关于蟳埔女: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服饰风情奇特,是闽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观。穿着大花裾衫宽脚裤的蟳埔女头上都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宛如头顶小花园。
    传说在宋元时期,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迎来了阿拉伯人,部分古阿拉伯人住了下来,并在当地建了一个大花园,从此鲜花便成了当地爱美女性的装扮之物,慢慢形成了“戴簪花圈,插象牙筷”这样的风俗,“对镜贴花黄”也就这样延续了千百年。
    如今还戴簪花圈的蟳埔女基本是上了年纪的了,大花裾衫基本还保留着,塑料花已取代了鲜花。
    2008年,蟳埔女习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攻略:
    距离泉州市区也就十多公里,自驾导航:泉州蟳埔菜市(公交站),目前路边可停车,附近有停车场。
  • 林子高效自由行 2021-05-30 17:47
    泉州地标街道——西街和中山路步行街提起泉州的西街和中山路步行街,必须先提钟楼。
    建于民国的钟楼是泉州的中心地标,以钟楼为中心,南北两条路为东街和西街,东西两条路为中山北路和中山中路。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前一句讲的是开元寺的东西塔,后一句说的是泉州的中山路。
    西街,泉州最热闹的一条街,大名鼎鼎的开元寺就在西街上。从全国各地来泉州的游客,错过其它地方,定不会错过西街。
    在岁月流转中,中山路老态初现,于去年进行全面改造。未改造之前,原来不宽的路两旁有茂密的树木,漫步林荫道中很是惬意。但疯长的枝杈把老店招牌全围住,对两旁的建筑也是一种破坏。改造后的中山中路步行街,这会儿是通天大道的感觉,烟火气基本消失,值得点赞的是,老店招牌完好保存下来。
    🌟推荐理由
    🍃目前西街还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还是泉州小吃最为集中的一条街,堪称“美食街”。西街是最能代表泉州文化氛围的地方,现如今,西街不仅仅是指一条街,更是指以西街为主的老城区,有红砖古厝、洋楼、寺庙教堂等,以及众多当地名小吃。
    🍃泉州中山路是保存较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闽南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皆完美交织在一起,属于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曾有“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之说。
    🌟怎么玩
    🍃可以先去开元寺玩,然后掐着午餐时间来逛西街和中山路,边玩边吃美食。
    🍃西街整条街都是餐饮店,个人觉得谈不上美食,有些网红店甚至踩雷了,但顺便尝试下问题不太。
    🍃然后再去中山路看看,最大的看点是老店招牌依然保存下来,因无树木的遮挡,显得十分抢眼。
    🌟西街美食
    吴氏手工麻糍、五叔公土笋冻、阿姨鸡架、泉州鸡腿怣、客必隆同安香骨鸡腿、海丝金凤、曾氏老记面线糊、东兴牛肉店、爱啊石花膏。
    🌟小贴士
    每个月的农历廿六勤佛日是西街最热闹的时候,当地人从不同地方涌入西街,涌向开元寺,商贩们也在前一个晚上早早就布好了摊铺。如果想体验泉州闽南文化,在每个月的农历廿六来就对了。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