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赣州的此刻

  • 乔乔和小鲤鱼 2023-08-03 19:57
    赣州福寿沟|被古人的排水智慧深深惊住了‼️福寿沟是赣州的城市名片,每每夏季多雨、城市洪涝时,“海绵城市”赣州就会被拿出来比较。这次认真参观了一趟福寿沟博物馆,大概明白了它为何千年不涝,至今仍在运转,不由得深深为古人的智慧所惊叹!

    🌿🌿

    赣州地势西高东低,平面大致成三角形,章江、贡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福寿沟便是因地制宜的产物。
    它由“福沟”和“寿沟”两条排水系统构成。此外还有很多支沟,贯通整个老城区。

    1️⃣砖石结构
    沟的建筑材料是青砖或红砖,透气防水结实,融于土地,千年不坏。
    古人可能不懂土地的酸碱度,不知道土层名称,但不妨碍他们熟悉运用土层性能。
    沟为砖石结构,现存大多为砖券顶。我一开始以为就是小小的排水沟,但实地在博物馆感受了才知道,原来都是1米多高的大涵洞。

    2️⃣铜钱状下水口
    通俗理解就是井盖,设计为铜钱形状,既有艺术性,又能防止大的物件流进沟里。

    3️⃣连接城内池塘
    整个福寿沟网络与城内众多的水塘相贯通,既可调蓄城内水容量,节制暴雨流量、减少下水道的溢流,又可利用雨污水养殖种菜、供水防火等,使城区地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水环境,成为排蓄结合的城市排水网络和最早的污水综合利用工程。
    而最终出口是城墙外的章江贡江。

    4️⃣度龙桥
    它是福寿沟最终出口的巧妙设计。这一段坡度陡然增加,从城里流出的沟水在度龙桥冲刷力突然增加了,出水口就不容易造成淤泥堵塞。

    5️⃣水窗
    闸门上挂个重石头,在重力作用下,涨水时不倒灌,枯水时顺畅排出。妥妥的完美物理压力、重力作用原理!虽然古代#值得一去的博物馆[话题]# 没有物理学,但一切智慧都是极致体现。
    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水位时,借助江水之力将水闸门关闭;当江水低于水窗时,则借城内沟道水力将水闸门冲开注入江河之中。

    6️⃣沉井
    渠道打通了,日常怎么维护呢?设计者巧妙设计了沉井和狮子扒,与排水沟相连,裹挟着砂石和垃圾的污水会在此沉积,工人会定期钻进去清淤。

    🟢

    福寿沟把古人的这些智慧一点一点拆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声光电丰富的形式表达,一圈参观,豁然开朗。

    想要了解更多,还有以下纪录片:
    👉《赣州:千年不涝的秘密》
    👉《宋城和地下迷宫》
    👉《浮城探秘》

    ☑️赣州福寿沟博物馆
    🎫门票免费,可现场预约
    📍旁边还有客家特色大院可以参观
    👉周边有当地美食
    • 10
  • KUKU与杂货铺 2023-03-21 22:15
    环中国流浪第69城:赣B·赣州印象赣州:
    章水和贡水在此合流,故而有了赣江
    始建于汉代的古城墙成就了“铁城赣州”之称
    作为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
    它也见证了红色年代的激情澎湃🚩

    🌟打卡亮点:
    1.西津门--这座既有中式风格又融入了西式风格的城门🚪,是赣州古城的五大城门之一,城门滨临章江,城门外是渡江津口,所以取名西津门。放在现在也有了流行的简约风赶脚,城门人来人往,见证着赣州的兴衰变迁。
    2.郁孤台--辛弃疾的一曲“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让郁孤台名扬天下,在贺兰山顶的郁孤台因山势孤独而得名,海拔131米,是赣州城区的制高点。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感怀抒情过,苏东坡、王阳明、郭沫若、文天祥等等,旁边的城墙边还有一个阳明书院。
    3.标准钟--郁孤台外沿着建国路-阳明路-和平路这条线一直走,可以看到老骑楼建筑,公交车和摩托车沿着s形的道路穿梭,恍惚间有种八九十年代的感觉。阳明路与解放路交汇的路口街中心还有一座老钟楼,据说是50年代城区较高的建筑,四面都有计时⌛️钟盘,给老街添了不少韵味。
    4.灶儿巷--全场两百多米,据说是当年清朝衙役们居住的地方,街巷保留了很多清代至民国时期的代表建筑,有客家建筑、徽州建筑、西洋式建筑等风格,鹅卵石铺路、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的是一段段的沧桑岁月。
    5.宋代古浮桥--全长约400多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从宋城公园大门进入古浮桥,就像古时进城一样,城外是安静的休憩之地,城内是热闹非凡的集市,桥上还有一些渔民在售卖鱼干🐟,桥上来往行人众多,木轴上吱吱作响。
    6.于都县--环游到赣州不能错过的地方,万里长征从这里出发,见证了峥嵘岁月的第一步,县城主街道两旁处处飘着红色旗子,公园正中央的地面画着一张很大的长征路线图。
    • 16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