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长治的此刻

  • Mr小捷子 2023-05-15 21:29
    平顺大云院|国内唯一五代寺观壁画在此平顺县的西北处有一座龙耳山,山的九条支脉就像九条巨龙,从三面盘曲着,最后形成一个几乎封闭的圆圈。圆圈的正中有一座巨大的山丘,大云院就坐落在山丘下。古代的文人墨客将其称为“九龙戏珠大云院”。

    ⏰:8:30-18:00
    💰:20元
    🏛:长治平顺县实会乡实会村
    📍:第三批国保单位
    🌟:看点:五代壁画 弥陀殿 七宝塔

    大云院,创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初名仙岩院。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

    大云院主要建筑为五代遗构弥陀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有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均为双杪五铺作,第一跳偷心,大多铺作为批竹昂式耍头,部分为翼形耍头,这也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使用翼形耍头的实例。柱头施额阑,额阑上是宽宽的普拍枋,是中国最早使用普拍枋的实例。

    大云院以弥陀殿内留存有五代壁画而闻名于世,是迄今所知我国古代佛寺殿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弥足珍贵。目前现存约二十平方米左右。

    大殿东壁壁画较为清晰,为“维摩变相”的故事。大意为维摩诘托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前去探病,病床上维摩诘身着淡黄色病衣,侧身半卧于锦帐之中,身体前倾,正在向文殊诉说自己的大乘主张。文殊菩萨则侧身相对坐于病榻之下,洗耳恭听,若有所思。画中流云环绕,八个伎乐人或伴奏管弦,或舒腰起舞。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大势至二菩萨,画面上方飞天回翔,紫雾缭绕,天女散花,呼之欲出。

    五代壁画上的人物形象肌肉丰满,面相圆润,菩萨俊俏旖旎、天王泰然自若、老者苍劲豪爽、神将勇猛威严。在画法上采用重彩平涂,晕染点缀,线条粗细浓淡,承袭了晚唐“焦墨薄彩”风格。色彩除遍涂铅粉外,多以青、绿、白、朱、土黄为主,使用少量赭石。衣服及武器上均加施沥粉贴金,使画面富丽堂皇。

    七宝塔,原为七层,现存五层。第一层雕有狮子、麒麟、飞马等。第二层雕有伎乐人,舞姿优美,栩栩如生。第三层转角雕有回旋盘绕的蛟龙。塔檐下的飞凤、飞仙变化多姿,正面卷门上雕有双龙戏珠,两侧还立着天王。第四层环绕着垂帐。第五层上面覆盖着大圆盖宝珠顶。七宝塔造型优美,实乃佳品。

    大云院的弥陀殿,是中国现存6座五代时期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在它的不远处还有天台庵和龙门寺,有时间的话不妨一起去看看。
    • 12
  • 牛牛打卡日记 2023-04-14 17:06
    长治五凤楼 | 国内级别最高的木质斗拱南宋玉皇庙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村
    门票:15 元
    叫五凤楼的地方,全国有十多个,形体壮伟高大的五凤楼,世界上只有三座。除了长治这一座,其余两座在中国的北京和日本的东都。关于五凤楼名字的起源,来源于一个道教故事。玉皇大帝生了五个姑娘依次起名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姐妹五人不甘心过天庭那种寡淡无聊的神仙生活就相约下凡与凡人共居。玉皇大帝传令要她们五姐妹立即返回天宫,五凤抗令不从。玉皇大帝以天庭律条治罪派出雷神将五姐妹击死,后人为纪念五凤姐妹在此处建筑五凤楼。
    五凤楼属于当地一个道教建筑群的门楼,依中轴线为五凤楼、献亭、玉皇殿;钟鼓二楼位居五凤楼左右,东西配殿、厢房对峙。殿宇高耸,布局规整,古朴深厚。五凤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
    进入五凤楼内首先看到的是让人称奇的桑木梯。桑,本乃落叶乔灌,植株较矮、多分杈,易开裂,很难成材。此独木桑梯,系由一棵桑树主干雕凿而成。桑梯可攀登,拾级而上让人不由自主让人心生害怕。
    五凤楼和献亭内均有藻井,献亭精巧华丽的八角藻井,由小斗拱层层密布契合而成,技艺比五凤楼内的藻井更加精湛。
    玉皇殿也被称作凌霄宝殿。面阔五问、进深六椽、悬山顶大殿,建在平坦宽大的月台之上。前檐斗拱为六跳十三踩斗拱,级别之高极为罕见,雍容华贵,是国内木质结构最高级别,作为对比故宫的太和殿才四跳九踩。
  • Sukcd 2023-09-10 08:18
    长治上党区南宋玉皇观(五凤楼)南宋玉皇观(五凤楼)位于长治上党区南宋乡南宋村,现存一进院,观前新建戏台一座。中轴线为山门(五凤楼)、献亭、月台、大殿

    🌊原不叫五凤楼,玉皇观才是本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南宋公社在此办公。八十年代,国家第一次拨资金对五凤楼进行了全面维修,才起名字叫上了五凤楼,里面的大殿叫了灵霄宝殿。九十年代初,楼上修了新楼梯,塑了五凤女塑像。根据张驭寰先生《上党古建筑》在1962年之前拍摄的照片,山门楼第一檐不是现状

    🌊五凤楼为四檐歇山顶,内部为两层,前檐明间东侧石柱东面镌刻题记(去的时候没看到),板门后面有乾隆年的题记(去的时候不知道,也没看到)。楼内荆木大梁(太激动,没看到),桑木独梯

    🌊献亭居五凤楼之后,距大殿远而离山门近,四周有栏杆。四根方形石柱,雕刻龙凤卷草佛像和花卉等图案,斗拱层层叠垒形成藻井

    🌊大殿前面有月台,五间悬山顶,进深三间,查资料知道脊刹有“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初二重修”及主持道人、琉璃匠师、三社管则等人的题记,前檐斗拱出跳极多,密密麻麻,梁林两位先生看到的话可能要说是古代匠人弄拙了。殿内有拦线,看不到后面的梁架,跟工作人员大姐说想进去看看,大姐很和蔼的允许了,拍照的话只要不拍“老爷”就好

    在此第一次看到了插栱,看到了楼中柱的承托。南宋村中还有其他古迹。关帝阁进村门楼也小儿精巧,另外北宋村还有一座元代风格的玉皇庙,只是赶路来不及罢了
    • 18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