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聊城的此刻

  • Mr小捷子 2023-04-24 21:37
    聊城山陕会馆|运河畔见证聊城商埠历史聊城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位于山东聊城市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始建于乾隆八年。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也是来到聊城必打卡的古建筑群。

    ⏰:8:30-17:00
    💰:30元
    🏛:聊城东昌府区双街55号
    📍:第三批国保单位
    🌟:主要看点:木雕 砖雕 石雕

    山陕会馆是山陕商人集资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会馆结合的古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由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组成。

    山门,即山陕会馆的大门,歇山顶。有六层如意斗拱承托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顶下有木质浮雕垂花门罩,内容为佛教人物和佛教吉兽。浮雕上方悬挂巨幅竖匾,上书“协天大帝”四字。大门两侧的便门上各有石刻匾额一方。左为“履中”右为“蹈和”。两侧影壁上亦嵌有石刻对联,左为“精忠贯日”,右为“大义参天”,均是对关羽的高度评价。

    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顶部向东北,东南 各伸出两个挑角,西北、西南各伸出三个挑角,使整个顶部呈十翼角,看上去如凤凰展翅。戏楼的正面为三间台口,檐下的五块额枋均为透雕。中间一块为 “福禄寿”三星故事,栩栩如生。

    南北夹楼位于戏楼两侧,均为二层三间单檐建筑,东向两门各有石刻匾额一方,南为“望海”,北为“对岳”。

    关帝大殿即正殿。其顶部为硬山起脊覆绿色琉璃瓦,前檐下悬挂刻有“大义参天”四字的巨幅木匾。前廓有方形石柱四根,正面刻有楹联,侧面、背面分别刻有花卉图案,石柱下为棰幔琴腿式柱基。四根檐柱的上方,镶有三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左边为“神仙传”的故事,右边则雕刻“行孝图”。献殿迎面可看到上方“富国裕民”的木质匾额,旁边复殿的暖阁中供奉三尊楠木雕像,分别为关帝,关平和周仓。

    春秋阁位于三进院落的最后面,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高二层,单檐歇山顶,是山陕会馆中最高大的建筑物。檐柱间的额枋有木质透雕。内容主要有三国人物、民间故事及瓜果花卉图案,造型逼真、生动引人!

    🌟聊城山陕会馆为聊城“八大会馆”之首,也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会馆。在中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其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国内罕见,值得深入一探究竟。
    • 18
  • 米果果migooo 2022-11-30 09:45
    冬游聊城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目的地|山陕会馆#旅途中的美景# #笔记灵感#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山陕会馆,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是国内罕见。
    🌟亮点特色:
    山陕会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
    沿中轴线由东到西依次为山门、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景点介绍:
    ✅山门,又称三门或牌楼,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阳刻楹联,字体雄浑,气魄宏大。
    ✅走进会馆,过了戏台下的一道山门,便见华美的戏楼,戏楼坐东面西,与大殿对峙。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入口处为砖雕垂花门罩。甬道左右各有一个石刻照壁,左刻丹顶鹤与苍松,右刻梅花鹿及花草 。
    ✅山门与戏楼之间,有连接二者的遮雨过楼,顶部为单檐硬山式。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房面覆绿黄两色琉璃瓦。
    ✅戏楼的两侧是南北对称的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为二层3间单檐建筑。中间一间屋顶高起,下有拱门内外通行。这里原为戏楼演戏时演员们的化妆室和休息室。
    ✅钟鼓楼钟楼、鼓楼南北对称,分列于夹楼外侧。均为筑于砖石方台之上的单间二层重檐歇山十字脊式建筑。
    ✅钟、鼓楼下各有一小院,院内翠竹茂密,院墙上有一圆形月门通往庭院。庭院正面的大殿台阶下,有一对高大雄健的石狮,这对石狮,左面脚踩绣球者为雄狮,右面脚踏幼狮者为雌狮。据记载,这对石狮从山西选料精凿细刻而成,耗银633两。
    🕙开放时间:08:00-18:30
    🎫景区门票:30元
    📍详细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双街55号
    🚉交通攻略:
    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
    K603路、K16路、K15路、K315路、K22
    聊城站
    火车站广场北站上车,乘坐[H1路环湖旅游专线]到[山陕会馆站]下,步行28米可达
  • 若愚_1473 2019-05-04 00:00
    布茂岭:重修聊城县署记

    重修聊城县署记(已勒石光岳楼西200米路北县署大门外)
    聊城县当齐鲁之西陲,东郡之附郭,两京之要冲,漕挽之咽喉,联泰岱而襟河渎,人文则高阳之帝丘,巢父之遗牧,鲁连之射台,宇文之新都,儒学之重区,人文之翘楚,鸿儒卿相联翩鹊起,科甲举魁举世瞩目。
    聊城春秋已筑石城,秦汉为东郡首邑,明初置东昌府,建城池而聊城县治在鼓楼偏西焉。明清两代之署衙,历尽沧桑,毁坏殆尽。
    改革开放,百废俱兴。千年古城,蔚然重新。公元二零零九年四月,古城保护改造拉开序幕。
    民族企业家吕乃伟、乃涛兄弟慨然曰:古县衙改造,建设县衙博物馆,弘扬官德文化,增加古城靓点,发展旅游,促进繁荣,建设强市名城,一举多益,吾辈当力任焉。
    乃鸠工牝材,三载竣成。鼎建190间屋宇共5800平方米,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中轴四进院落,大、二、三堂各五间,其他每栋三间。主要有贪影壁、宣化坊、正门左厦喊冤鼓、旌善亭;右厦警戒石、申明亭。
    第一进左寅宾馆、鲁仲连雕塑等,右古井、光岳书院。二门左侧为生门,衙神祠、土地神祠等;右仪门(死门)。
    第二进大堂为县令审问重大案件之处,右侧兵刑工部,乃主薄之承发房;左吏户礼部,乃县丞典史之衙。
    三进中堂为县官审案处,一般处理情节较轻者。右为刑名师爷房、税库,左为钱粮师爷房、银局。

    四进为县官家属区,右侧为退思园,内塑三教先驱,群贤雕像等,为县令退憩之处。院墙之外,即为喊冤胡同,又名鸳鸯胡同。

    各室分别陈列县衙文化壁画、蜡像、史料等,井然有序,琳琅满目。院中遍植花木奇石,亭台阁榭。引水成溪,筑池为湖。曲水流觞,小桥飞瀑。鱼鸟竞娱,水天相映。四时献景,八面来风。

    县署肇建于2013年3月,竣工于2016年10月。美轮美奂,巍然大观,必成古城旅游之靓点,文化之高地。

    工成,吏民咸善之。吕公名余作文以记之。颂曰:聊城官署,水城形胜。濒湖望岳,栖鸾息凤。弘扬官德,光大廉政。吕公受命,鼎新构盛。鸠工牝材,三载竣成。水城文化添热点,东昌旅游增厚重。四方宾客,摩肩接踵。烈烈勋绩,可歌作颂,勒此磐石,百代扬名。
    文字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敬请谅解!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