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阿尔山的此刻

  • 彤行木子咩 2024-08-12 17:03
    新安敖包(阿尔山)免费景点,也没有人维护!旁边的卫生间特别脏,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哈😂 😞😊😊,路过可以看一下。

    敖包,蒙古语意为“堆子”,起源于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的时期。

    最初,人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用石头或沙土堆成敖包,作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以便在茫茫草原中辨认方向,寻找归途。

    后来,敖包逐渐演变为了祭祀‌山神、‌路神和祈求丰收、家人平安的象征。

    这种转变与蒙古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密切相关,他们相信敖包是神灵所栖之地,能够保佑他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
    此外,关于敖包的起源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法力高强的‌萨满巫师成功驱除了一个危害部落的女妖,并将她的骨灰压在了部落西边的岩石下。为了防止女妖再次作祟,人们每天都去那块岩石处添加石头,天长日久,便堆积成了一座小山包,即现在的敖包。
    敖包的风俗主要体现在祭祀活动上。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人们会前往敖包进行祭祀,祈求神灵的庇佑。祭祀时,人们会在敖包上放置一块石头并祭拜,同时举行庆祝活动。晚上,青年男女还会在敖包前幽会,这就是《敖包相会》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总的来说,敖包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历和风俗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敖包的风俗主要体现在祭祀活动上。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人们会前往敖包进行祭祀,祈求神灵的庇佑。祭祀时,人们会在敖包上放置一块石头并祭拜,同时举行庆祝活动。晚上,青年男女还会在敖包前幽会,这就是《敖包相会》歌曲所描绘的情景。‌
    总的来说,敖包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历和风俗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信仰和习俗。
  • 彤行木子咩 2024-08-12 17:03
    南新安隧道碉堡(阿尔山)爱国主义教育打卡一个免费的小景点,现在也没什么维护了,结伴而行看一下,也挺震撼的!不建议一个人来哈,有点吓人!门口有小房子是卖蘑菇木耳蜂蜜等山珍的!

    有孩子的可以来看一下顺便普及一下爱国主义教育!

    南兴安隧道碉堡(也叫白狼隧道、碉堡、工事)是伪满洲国时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根据日本关东军的要求,把白阿铁路延伸到中蒙边境地带,巩固边境地带防守,完成军事占领,大肆掠夺大兴安岭森林资源而修筑的军事设施。

    1935年6月左右,隧道从东西两侧用手工挖掘,隧道中的岩石多为花岗石,非常坚硬,施工难度大,东口掘进315米,西口掘进1471米后,开始改用机械挖掘,1936年12月26日贯通。
    全长3218.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为止内蒙古最长的铁路隧道~

    在设备技术不足的情况下,他们挑选了一对双胞胎姐妹,靠着彼此的心灵感应挖掘,终汇合误差仅仅几米~再当时也真是奇迹了,不得不说他们还真会玩~也真是缺了大德了~不幸的是,在隧道修通后,这两姐妹也都被日军无情地杀害了~

    隧道设计者是天津籍的姐弟二人,当时去修建隧道的所有劳工都是中国人。史料记载和幸存者讲述,建造隧道的五百余名中国劳工全部被杀害。碉堡下层还有关押劳工用的水牢。据说日军战败投降临撤退时,曾企图用炸药炸毁它,但隧道的建筑工艺非常高,非常坚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坏,日军的阴谋没有得逞。

    隧道现在它仍是火车出入阿尔山的唯✨一通道。

    南兴安碉堡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共有五层,加上附属设施共有七层,可住一个连。里面有执勤室、发电室、弹药库、宿舍、卫生间、仓库、盥洗间、浴池等,堡垒四面设有100多个射击扎。在隧道出口和公路旁,山上山下火力交叉配置,形成了完备的防护体系。

    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小乐爱教育!
    • 11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