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羽扇纶巾_8661 2023-10-01 21:05
    10月1日来的,又称“圆亭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可看到磐锤峰。是清代乾隆皇帝以名义上供新归附清朝的杜尔伯特、左右哈萨克、东西布崔豪特瞻仰用而兴建的寺庙建筑。其名“普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有普天同乐之意。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普乐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其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藻井采用层层收缩的三层重翘重昂九踩斗拱手法,雕工精细。1766年清朝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使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左、右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东西布鲁特(柯尔克族),从此摆脱了准噶尔叛乱势力的压榨和欺凌。不久清军又粉碎了“回部”霍集占兄弟的暴乱,使西北疆更趋隐定。至此,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不断派代表到山庄朝觐,奉表贡物,接受封赏,并经常伴随乾隆围场行猎。为了表示对西北各民族宗教信印的尊重,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乾隆遂决定修建这座庙宇,敕赐“普乐寺”,即天下统一,普天同乐的意思。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位于武烈河东、磐锤峰西的山岗上,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其建筑布局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典型的汉族寺庙形式,由山门、钟、鼓搂、天王殿、宗印殿和慧力、胜因两配殿组成。天王殿殿脊用卷草琉璃瓦,中置三座琉璃喇嘛塔。整个寺院平面成规则长方形,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由山门至宗印殿,为汉族寺庙的传统形式;后部为藏式阇城。有前后两个山门,前山门向西,正对避暑山庄。后山门面东,正对磬锤峰。乾隆认为磬锤峰为神物,是上天的启示,故在寺的后部又辟一个山门,这是中国寺庙中少见的建筑布局。普乐寺以山门、天王殿、宗印殿、旭光阁为一中轴线,反映出主、附属建筑的分明有别。宗印殿以前部分采用对称手法,所以给人以严谨的感觉。阇城部分则随地势的高低变化,建筑物的布局比较灵活,但在变化之中突出了主体建筑。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除砖、石、木之外,大量使用了各色琉璃制品,使庙宇显得富丽堂皇。特别是在建筑色彩上大面积采用黄(包括鎏金顶)、红、白、绿、黑、蓝等单色调或间色,与对比中求得和谐与统一,显得格外壮丽华美,建筑物装饰的手法灵活多变,又具有宗教建筑的特征。天王殿后面为宗印殿,重檐歇山顶,覆盖琉璃瓦,殿内正中由北至南,供无量寿佛、释迦牟尼、燃灯佛。在他们背光上,有金翅大鹏浮雕。两侧山墙上,分列八大弟子。南面自东而西为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北面自东而西为除后障、虚空藏、弥勒、普贤。阇城又称经坛、坛城,共三层。第一、二层为正方形石台,第一层有门殿三间,四周环绕72间廊庑。第二层台有雉碟,四面各开一个门,四角与每边的中点置琉璃喇嘛塔座,共八座琉璃喇嘛塔,四角的塔是黄色,四边的塔分别是黑、青、紫、白色。旭光阁位于寺院后半部,为普乐寺的主体建筑,其外围为阇城。旭光阁内中央圆形石须弥座上,旋转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制曼陀罗,用37块木头组成,象征三十七道品。曼陀罗内供胜乐王佛(又称上乐王佛)双身铜像,俗称“欢喜佛”、“欢乐佛”,为观世音菩萨的变体。旭光阁顶部有大型天花藻井,呈半球形,中央为龙口衔轩辕镜,衬以浮雕云纹,向外的第二、三圈装饰有斗拱,第四圈浮雕孔雀,第五圈为游龙,第六圈装饰有斗拱,最外侧是云纹饰边。普乐寺是一座汉式寺庙建筑,但坐东朝西这一点与一般汉式寺庙有着明显区别,它打破了坐北朝南的寺庙建筑规则,这固然是为了顺应山岗的地形,更重要的则是其明显的政治目的。外八庙大都以避暑山庄为轴心,面对山庄。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象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皇权高于“神权”的帝王思想。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