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成都的此刻

  • 来成都看我就行 2024-01-31 16:45
    本地人告诉你最正宗成都美食藏在这些老街上❤️游人如织的春熙路,是成都的地标性景点。尽管春熙路商圈内有近百家餐厅,但味道最正的成都美食,却隐藏在它后面的老街上。
    .
    三圣街| 老街有好味
    距离春熙路只有几分钟路程,是成都市中心少有的未拆迁的老街。
    这里有着老成都经营的地道餐馆:抄手、钵钵鸡、跷脚牛肉、川菜…不胜枚举经几代人的味蕾检验,留下远近闻名的好口碑。
    .
    龙王庙正街和东升街
    在三圣街右拐,便是龙王庙正街和东升街。
    对比太古里的时尚和现代,这里保留着古老的蓉城印记。
    ☑️成都最好吃的脑花豆腐——金秋小炒
    龙王庙正街13号
    巨辣巨好吃的江湖菜!
    完全就是米饭终结者!
    ☑️街口有一位炸土豆的大叔,油炸的香气弥漫整条街,几十年如一日地售卖狼牙土豆, 大叔专注于美味的质朴精神,就像这三条老街上的美食馆子一样,没有高级的装潢,就这样扎根祖辈传下来的老店,日复一日地传递百年前成都的味道。
    .
    望平街|本地私藏美食街
    由太古里向东南方向走,穿过东风桥,便到了望平街。
    望平街所在的猛追湾,是成都最具市井烟火气的地方,想要收获小众的旅行体验,绝对要猛追湾逛一逛。
    不撑到「肚歪」绝对走不出望平街,这里有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有全成都最美味的东南亚菜,也有文艺的网红咖啡厅。
    .
    建设巷|高校夜市代表
    自古学校后街出美食,位于电子科技大学旁边的建设巷,就是成都有名的美食街。
    从市井烧烤摊到优雅西餐厅再到精致日料店,被「天天向上」节目报道过的建设巷,实现了饮食文化的大融合。
    建设巷的小吃店林立,招牌一家挨着一家,绝对能够从天亮吃到天黑。傍晚开始就排起了长龙,想吃得痛快最好在平日或周末上午来。
    .
    玉林街|玉林美食无尽头
    玉林的故事讲不尽,玉林的美食吃不完。被赵雷唱火的「玉林路」其实是玉林街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条街、十个巷。
    其中玉林西路是老成都酒吧街,玉林中路则是最早的火锅街,每条街道都藏匿着美食。特别是玉林的社区巴士1006线,被成都的老饕客称为“美食巴士”,连接起数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苍蝇馆子的玉林街区,文化气息浓厚,老街坊们仍然保持着慢调生活,对玉林香飘全国的美食浑然不在意。
  • 听见树梢 2024-01-31 01:43
    以清鲜见长,以麻辣著称。
    巴蜀文明孕育的川菜,巴国享有“土植五谷,牲具六畜”的盛誉,而蜀国则以“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的地大物博著称。现代川菜,倒是以麻辣鲜香闻名遐迩,川渝大地早已是江湖菜的天下。重庆南充下河帮,自贡内江小河帮,有着非凡的人间烟火,匠心精神此起彼伏。回到上河帮传统川菜大本营成都和乐山,却是进退两难境地,夹缝于江湖菜与火锅串串的风潮下挣扎,所幸有荣乐园遗珠操办传统宴席,但市井饭馆仍是沧海一栗。除去宽窄巷子轩轩小院,唯有这间芙蓉凰还留有依稀微火。
    芙蓉凰,原身1958开业的芙蓉餐厅,风风雨雨的过往,川菜已向多维度的空间发展,而其两袖清风一束诗,坚守老底子的守旧文化,唯留一身清白。温师傅墩子出身,但却受到老一辈传人的深刻影响,如今仍经常奋战一线统管大局,正可谓是餐饮界的“作者论”代表,放眼整个成都,温星、兰桂均这般始终如一的坚韧,已是寥若晨星。
    传统川菜二十四味型,费时费力不讨好,且看新晋米其林一星芙蓉凰的演绎。「盐渍番茄」,解腻标配前菜,在厚油加持的主菜下,清爽倒是变得尤为稀缺。盐粒微咸,海苔弱鲜,这两股柔滑的咸味注入到甜味宜人的小番茄中,那股清心寡欲的气质一下子就上来了。如此清芬的气质自然惹人喜爱,倒是对于小番茄本身的挑选和处理上仍有瑕疵,体态若更匀称,个头若更娇小,自然是更相得益彰。
    古法菜「雪花鸡淖」,基本已经是考量一间上河帮川菜馆的指标之一。工序极为复杂,砸茸首发,刀背反复敲打鸡脯肉,去筋膜。再以水豆粉勾芡,混合蛋白泡,以温油滑炒烹饪。即使是简单的鸡肉和蛋白,入嘴都能带来此起彼伏的层次感。原本干涩的鸡胸肉,此刻变得绵软乖巧,蛋白的若隐若现,真如“雪花”般轻薄。今日的猪油量正好,给鸡淖增添了一丝更为浓郁的香气,配上火腿丁,咸鲜的气质更是不同寻常。对比轩轩小院的鸡淖是更为克制含蓄的鲜味表达,芙蓉凰的出品显然要更生龙活虎一些。
    家喻户晓的「宫保鸡丁」,想要维持正宗血统,却是登天般得难事。林林总总的馆子,只是对于“宫保”的误读。所谓宫保味并非是二十四味型的一种,而归属于煳辣味型,用料克制,调味谨慎,以热油炝出干辣椒和花椒的香气。宫保鸡丁的调味该是甜味主导,先行,酸味辅佐,后觉。这盘宫保鸡丁炒得实在是难以挑剔,多重复合香味,在以甜主导的环境下焕然一新,花生米炸得焦脆,更是画龙点睛一般的存在。真宫保味型,即使食材换成虾球、肝腰,守得住根,则全盘通吃。
    「椒香肝尖」显然让人看到了通俗的肝腰合炒外更具个性的做法,青辣椒如落叶般铺满肝片,咸鲜的风格,清新的姿态,好一股热烈的椒麻味型。猪肝火候正好,生气勃勃,虽口感难有腰片那般入口化渣,却也烧得落落大方,谈笑间,送饭三碗。
    饭后的甜食自然要以「烧白回锅」来收尾,烧白是四川农家宴席中“三蒸九扣”的常客,而经常在九大碗、坝坝宴中大放异彩。甜烧白作为纯粹的热量炸弹和碳水,五花肉、白糖与糯米豆沙的组合,本身并不具有太过复杂的技巧。芙蓉凰的新意乃是“回锅”烧法,烧白烹饪完毕后,回锅慢蒸,直至五花和糯米完全融合,上桌后已然是一副浑然天成的模样,色泽红亮,油光微露,虽说在视觉效果上比传统甜烧白少了些许层次感,但入口又是如此熟悉的感觉,猪油和五花肉的香气弥漫,点点缀于糯米和豆沙间,若山间清风般来去自如。那股香甜软糯的口感,真是轻易的就将川菜中的醇甜味推到了最高峰。
    芙蓉凰,凤兮凤兮归故里,后续发展仍是未知数。并非蓉城中上河帮的绝对精英,但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已然令人涕零。走平民的路线,竭尽全力的展现古法的魅力,如此传统美满技艺,理应世代传袭、生生不息。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