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Zzu_2448 2024-03-30 01:50
    对于不常吃到早茶的北方人来说,能吃到这样的一顿早茶已经颇为满足啦。但对比两年前在广州吃的点都德,珠海的这顿真的有些让人失望……
    虾饺凤爪艇仔粥这些经典的就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北京这个价位左右的早茶餐厅也可以做到甚至有些会更好。雪菜肉松陈村粉是我第一次吃,真的好香好香强烈推荐,我给光盘了哈哈哈哈但吃到后面会有些咸。叉烧酥是真的好好吃好好吃,油酥皮很香但没有猪油的腥味,馅很饱满,叉烧味很足,一咬开满嘴都是叉烧混合酥皮的那种油香,烤色也很好看火候很合适!
    再说点不合心意的……红米肠一直是我早茶里的最爱,但这次的跟我印象里在广州吃到的差好多感觉,酱汁有变化、大小有变化,上来也不是热的了不知道是不是改良了……榴莲酥真的,好无语,变得好小好小啊!!金枕快成绣花枕头了。还有一个很难评的杨枝甘露,颠覆我二十年来对杨枝甘露的认知,虽然它真的真的很解腻(男朋友说加的时机恰到好处),但芒果全部都打成了泥、柚子肉和西米很少、还加了火龙果……这个价格的杨枝甘露不说应该多实在,至少应该地道一些?还是说我一直吃的杨枝甘露都是假的……?让人怀疑人生的一道甜品。
    总的来说这次偷懒了来旅游没好好选早茶酒家,但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还算是过足了瘾的!大家理性选择切勿跟风啊😭
  • 寒鱼子 2024-03-29 23:45
    想找个没吃过的本地特色店,本地朋友推荐了这家,提前两天预订到了包房。
    👉🏻 店名:了能私房菜——了能的原字打不出来,请看图片。据说这个词是特色、稀奇、出位的意思。这个名字确实比较“了能”…
    👉🏻 位置:顺德区祥兴南路,需要导航过去,在巷子里,不太好找
    👉🏻 环境:只能说是一般,纯纯的本地特色装修风格,不高档,但是也不是路边大排档那种。卫生间很简陋,但是也还算干净
    👉🏻 味道:我们点了招牌猪肚汤、煎让豆腐、杏仁炸牛奶、煎焗大鱼面肉、了能焗线鸡、黄龙菜、薄撑、鲜榨甘蔗汁,除了煎让豆腐中规中矩、黄龙菜不是特别嫩,其他都非常好吃!特别是猪肚汤,香浓美味!汤的用料十足,有大骨头、胡萝卜、猪肚…大骨头又软又嫩,最后汤喝完了,底料也吃完了!焗线鸡也很嫩很香,比较有特色,没吃过的味道。甜薄撑也好吃,外皮很脆很香,甜而不腻,吃了好几块!鲜榨甘蔗汁是用绿皮甘蔗榨的,特别清甜解腻。总之,味道总体还是很赞的。
    👉🏻 价格:加上茶位费、米饭、纸巾之类的,一共七百多,四个人吃的很饱很好。
    👉🏻 服务:肯定是比不上大酒店那么周到细致,但是还算比较热情的,上菜也很快。
    👉🏻 停车:门口有停车位,有专人安排停车。
    👉🏻 最后:这个店离清晖园不远,外地人到清晖园逛完了可以来这里吃一顿。
  • 小耶_1606 2024-03-29 23:22
    南海1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了看传说中的南海1号,从广州当天往返了一次海陵岛。千里迢迢赶来,书本里所描述的地方就在眼前,内心无比激动。看完展览之后,趴在南海1号发掘现场的玻璃墙外(图1-3),盯着里面的工作人员、相关设施当然还有南海1号的船体,看了好久好久,甚至冲动地想去再学一个考古学的学位了,这样也许就有机会不再隔着玻璃窗观看。

    “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
    也许南海1号的沉没在当时是巨大的灾难,但是于现下而言,却是无比宝贵的历史遗迹。对沉船的考古,可以了解沉船时期的造船技术、航海水平、航线航路、货物贸易活动以及随之产生的人文交流。对于当时船上的“小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出水的文物窥见一二。

    南海1号采取了“整体打捞,原址保护,就地展示”的方式,南海I号沉没点位于海陵岛东南方向约38海里处,沉没于深海之中,能见度基本为零。博物馆有打捞过程的详细介绍,值得一看,确实是我国水下考古的大突破。(图4)

    南海1号是南宋沉船,属于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型的福船,是目前已发掘的众多沉船里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载货最多的远洋贸易商船。沉船残长约21.91米,残宽约9.87米,共有14道横向隔舱壁板,分15个船舱,属于水密隔舱福船。

    南海I号的沉没年代被认定为南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推断船上有乘员30—50人,从泉州港始发的可能性最大,民间贸易船可能性大于官船。船上载的大多数货物为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的瓷器,包括景德镇窑系青白瓷器、德化窑系瓷器、龙泉窑系青瓷器、磁灶窑酱釉绿釉瓷器、闽清义窑瓷器等。

    每一件出土文物背后都有故事呀,这也是我对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如此着迷的地方。
    有一些瓷器异域风明显,可能是目的地要求定制的,图5的瓷壶颇有阿拉伯风。
    船上的铜镜货品基本来自浙江湖州石家。
    出水文物的装载方式也挺有趣,大瓶套小瓶,交错摆放等。(图6)
    船上带有伊斯兰艺术风格的首饰和未完工的半成品,比如金戒指都未镶嵌宝石,推测目的地港为阿拉伯半岛或波斯湾沿岸港口,这些半成品抵达后或要按照对方要求就地取材定制宝石。(图7)
    船上出土了1件500多克的纯金项链和几件铜戒指,不同级别的个人用品显示了船上海商的地位与身份是有差别的。
    博物馆还展示了出水文物的修复过程,我比较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些瓷器也要修复,比如图8。有时候残缺也是另一种美啊。
    另外讲解说“海丝漫卷”上的诗都是馆长自己写的
    • 18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