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广州的此刻

  • 飞天小肥猪 2024-05-20 15:24
    东山口·神秘园迈开小步伐,沉浸式感受东山口的历史沉淀
    🚇地铁:1/6号线「东山口站」E/F出口

    🏠隅园【不对外开放】
    1930年由广州早期留英学生伍景英自行设计建造,1932年建成,定名隅园,园名源自《诗•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取“廉隅、方正”之意。
    🗺️越秀区寺贝通津42号

    🏠明园
    “东山繁花,百年别墅”。明园建于20世纪30年代,明园源自汉代桓宽《盐铁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取“胸怀大局,顺势而为”之意,故名。如今,明园已成展览、咖啡、商业为一体的空间。
    ◆打卡拍照
    🗺越秀区培正路12、14号
    🖼一楼:帝芙庭院、咖啡厅
    🖼二楼:中古集合店
    🖼三楼:化妆室

    🏠慎园【暂未开放】
    慎园典出《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取谨慎之意,故名。慎园的主人是一位叫做曹国裕的老先生,他曾经是对面培正中学的老师。这座建筑是他的父亲侨商曹冠英所建。慎园和简园是邻居,所以曹国裕老先生的回忆,也帮助很多古建专家来还原简园的历史风貌。
    ◆打卡拍照
    🗺 越秀区培正路11号

    🏠简园【不对外开放】
    简园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原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故名。建成后曾是德国领事馆,后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的公馆。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中共三大代表毛泽东常到简园开会。
    ◆打卡拍照
    🗺️越秀区培正路13号

    🏠逸园
    小型展:一圈逸园,一处展览。几味艺术,多细品。
    ◆打卡拍照
    🗺越秀区新河浦路34号
    • 18
  • Law伦斯 2021-03-28 13:48
    走读广州|带你打卡东山少爷们的民国老建筑📆【行程攻略】
    东山口民国建筑群打卡
    广州有这样两句俗语:所谓“西关小姐,东山少爷”、“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东山一直是广州达官贵人聚居之地。这里有超过490座清末民初的洋楼建筑,它们共同诉说着一部广州近代史。
    📆行程安排:
    东山口地铁站-东山百货大楼-基督教天主堂-隅园-广州七中-培正小学-培正中学-恤孤院路的侨园(逵、简、明、春)-庙前西街老洋房群-东山口地铁站
    🚗交通攻略:
    东山口地铁站(地铁1/6号线)
    ⛰【景点攻略】
    🏠逵园:坐落恤孤院路上,这座中西合璧的房子是由华侨马灼文所建。作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历尽百年沧桑,承载着深厚的底蕴。现在成为集画廊、咖啡馆、时尚文化活动和艺术生活体验为一体的创新艺术空间。
    🏠春园:20世纪初由美国华侨建起。三幢三层砖石混凝土结构的洋房构成一体的春园。昔日的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到如今古树簇拥,庭院围栏,既是城市的名片,也是都市的文化底蕴。
    🏠隅园:建于1932年,分东西两座,西座为主,绿琉璃瓦硬山顶,瓦顶高低错落分为两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
    🏠明园:始建于1923年,到现在已逾近百年,是两幢风格相同的三层红砖楼房,环绕着的是一片竹林,环境幽静、绿树遮阳、清爽宜人。
    🏠简园:位于培正路上,是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所建的别墅。曾用作德国领事馆。
    🏥东山堂:原名东山浸信会堂,1909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现是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每到礼拜日,信徒们必相聚于此向神圣的基督传递自己的心声和祝愿。
    🏫培正小学:创建于1889年的一所百年名校,环境优美,红墙绿瓦的门楼和檐廊,尽显百年老校深厚文化底蕴
    🏫培正中学:广州百年名校,创办于1889年
    🏫广州七中:始建于1888年,最初为美国浸信会妇孺班。吴亦凡就读于广州七中,是学校的篮球队长。
    📌小Tips:
    1️⃣️东山里面的路四通八达,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过可以随便逛逛到处都是洋房。
    2️⃣东山口站E出口出来路上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东山百货大楼,这里是整个行程的起止点标志性建筑。
    3️⃣以东山百货大楼为分界,分为西边的【庙前西街】和东边的【庙前直街】两个方向。而【庙前直街】又分为北向的【寺贝通津】和南向的【培正路】
    💡全程最亮点在培正路和恤孤院路上的一系列侨园建筑,寺贝通津上的基督教东山堂。如果赶时间,可以按照路线:东山百货大楼+东山堂+培正路+恤孤院路上面的建筑即可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