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广州的此刻

  • 广州亲子乐 2024-08-26 14:21
    藏在百年洋楼里的图书馆!雨天超有氛围!暑假接近尾声啦,最近的广州阴雨连绵,姐姐发现了一处能让人静下心来,又适合下雨天遛娃的地方!
    🤎低调的民国历史建筑——柏园🤎
    🏠它是隐藏在繁华闹市里的百年洋楼
    🪑它还是一个绝美的“民国”图书馆
    🪟知道的人很少,安静不受打扰,免费免预约
    ·
    ·
    📜柏园建于1923年,距今有一百年历史
    📝前身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
    🙋🏻由大名鼎鼎的语言学者傅斯年创立,于1928年迁入柏园。
    👀现在是东山口乃至整个广州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民国住宅建筑。
    ·
    🔍在潮人遍地的东山口里,这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安静低调。
    🪔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修缮,今年4月📖柏园以“书吧+展馆”的新身份重新对外开放。
    ·
    ·
    ✨️柏园自带独立院落,由中部的伊斯兰风格拱券作为连廊,连接东、西两座三层高的红楼
    🎋院子里有颗郁郁葱葱的大树,在雨天中更显幽静
    🧱清水红砖、复古花砖、尖拱券柱廊、满洲窗、木质扶手楼梯保存完好,在历经近百年之后仍然熠熠生辉,民国特色拉满了❗
    ·
    👉🏻西座对外免费开放
    1️⃣一楼设置了图书馆“粤书吧”
    📚配置了图书近4000册,还特别选定考古、历史以及与东山发展相关的书籍👍🏻
    👦🏻有几个书柜放了适合孩子阅读的儿童文学和少量绘本~
    👧🏻还有不少文学作品,选书不会枯燥~
    ✔门口有一台自助借阅机,可以免费借阅
    ·
    🧱地上铺满了年代感十足的花砖,花砖没有换新,而是保留原貌。
    📜墨绿色的复古椅子、色彩艳丽的满洲窗、泛黄的相框、窗外的红砖墙……
    ⌛雨天,在充满岁月质感的地方看书,真的很有感觉~
    ·
    ·
    2️⃣二楼是“此虽旧域,其命维新”主题展馆
    ✔梳理了史语所在广州的历史脉络,⛓向后人讲述当年创建、成长的历史。
    ·
    📹有小互动环节~可点击屏幕上不同语言读的小故事🌬有国语、粤语和苏州话版本,还蛮有意思的,也能让孩子浅浅了解一下语言学🥸
    🖼还展示了柏园的新旧变化,也珍藏了不少关于东山口的航拍老照片⏳
    🎞还能看到民国时期的大块头相机📷、蓄音机、瑶族的服饰等。
    ·
    🍂二楼出去还有一个超大阳台
    🪑放着两把复古藤椅,晴天时阳光透过庭院里的大树照在脸上,🌳懒洋洋地看书发呆,也太惬意了!
    ·
    ·
    📍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
    ⏰开馆时间:10:00-20:00,周一闭馆
    📍交通:地铁1/6号线东山口
    🎫门票:免费免预约
    • 15
  • Hunk_2649 2024-04-14 21:46
    十多年后再回首,才发现原来母校七中这么美今天上午参加了母校七中的校园开放日&社团开放日。粗略算了一下,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没进过母校了。也是前几天看到公众号的推送,才心血来潮想要回去看看。

    母校相比于记忆中的样子,变化不算大,比较明显的可能是科学楼首层开了书吧,还卖一些纪念品,这是出乎我意料的。毕竟在从前,学校里也仅有一个小卖部而已。我们想要看课外书,都要去越秀区图书馆借。如今这个书吧里的书类可谓琳琅满目了,就是不知道学生到底会不会感兴趣呢?

    其实逛母校,我最想做的事是看一看那几栋历史建筑。从前因为对这些不感兴趣,即便呆了三年都对七中的历史一无所知——而其实我们是有校史馆的,建筑本身就已经是一座颇有历史的红砖绿瓦中西结合式建筑了。看了校史馆的介绍,才知道其实过去的校园有过十栋历史悠久的校舍,可惜拆着拆着就只剩下如今的两三栋,数量上远不如隔壁的培正了。

    逛了校史馆,买了纪念t恤,看了各大社团的表演,参观了每一栋历史建筑后,还有一个指定动作就是回到高三课室缅怀一下过去。上到五楼远眺,才发现原来在走廊眺望是可以看到广州塔的、远处的那些鳞次栉比的民国建筑原来是这么的好看、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最终成为了过去。曾经的自己,每天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两点一线的生活使自己的目光变得狭隘无比,即便是身边的风景也不曾留意过。现在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份回忆的可贵……
    • 18
  • Hunk_2649 2021-07-21 21:19
    广州拍照·老东山最美红色小洋楼,春园新河浦一带有几百栋各种风格的小洋楼,有法国批荡的、上海批荡的、清水红砖墙等等的。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那座外表相对朴素、立面主要以砖石混凝土为主的三层小洋楼——春园。
    -
    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每天从家到七中两点一线,却鲜有到新河浦逛一下的念头,那时候对于东山五大名园,唯一认识的就是春园了。某个暑假进去逛了春园,倒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直到长大后,终于不再被动地道听途说历史,而是主动去了解,去查阅,去思考,我才开始从历史中感受到和平年代的珍贵。
    -
    前一段时间刚看完了《1921》,电影里虽然讲的是中共一大,但是却让我对中共三大的会址更肃然起敬。毕竟在那个年代,有哪一次会议早期成员们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召开的呢?没有他们的坚持,我党也不会以星火燎原之势赢得最终的胜利!电影上映没多久,我终于等到春园的重新开放了。然而第一次去的时候才发现春园和中共三大预约实在太火爆了,整天都被约满了。无奈之下只能提前预约好,然后过一周再去逛了。
    -
    一周之后,时隔十多年终于再一次朝圣了春园。其实春园几乎还是记忆里的样子,毛泽东、李大钊等等的房间也依然如同昔日简单朴素的模样。唯一有区别的,大概只是现在的自己有更多对党的敬意和幻想吧——毕竟走进门的时候,我想起九十八年前,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他们也跨过一样的门槛,就在这里举行了影响百年的会议,我便不由得肃然起敬。参观完春园,再去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比较有趣的是馆外一直有人在录像、飞无人机。保安立刻过去问他们有没有得到授权,是哪个单位的。保安没听清,问道:“什么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的?”谁知道对方回道:“中央电视台的!”
    -
    关于中共三大的会址,其实在抗日时期会址建筑早已被日军的飞机炸毁了。如今的纪念馆是在原来的遗址上建成的。透过地上的玻璃,还能看到当年留下的部分地基和地面。有时候我想,人生不过百年,建筑即使能留存更久、也不过数百年,能传承百世永不磨灭的,大概只有精神和信念吧。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