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敦煌的此刻

  • 人文旅行者伊妮 2022-08-23 19:35
    首次到敦煌,千万别去莫高窟敦煌因莫高窟而闻名,但敦煌石窟不只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和榆林窟。首次来敦煌,我真诚地建议你去西千佛洞或榆林窟,而不是莫高窟:

    1️⃣莫高窟门票很贵,旺季全价票价高达238元;而西千佛洞仅30元、榆林窟仅40元

    2️⃣莫高窟旺季游客很多,讲解仓促;而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游客较少,每个洞窟讲解和看窟的时间也更多。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我去西千佛洞遇到的讲解员是位北大考古专业的志愿者,知道我对石窟艺术很感兴趣加之是校友,给我讲解了很多洞窟中的细节,这是在莫高窟嘈杂的人群中体会不到的快乐

    3️⃣大多数普通游客对石窟艺术没有特殊的兴趣,甚至没有提前做过功课,通常只预留半天时间打卡拍照,但半天的时间根本无法体会到莫高窟厚重的文化底蕴;相反,西千佛洞可以串联阳关、玉门关的行程,榆林窟可以串联锁阳城直到嘉峪关的行程,加之洞窟数量较少,即使半天时间也是足够的

    总结下,如果你对石窟艺术非常感兴趣,虽然莫高窟是不二选择,但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同样值得一看;如果你只想要打卡拍照,我更建议去便宜、人少、风格接近于莫高窟的西千佛洞和榆林窟


    📍西千佛洞9️⃣窟:
    敦煌壁画是如何绘制的?一般认为是先线描、再敷彩,此窟保留有未施色的线描飞天(图2),以及包含用于分界的起稿线(图3);此外,此窟还有半成品的立佛泥胎(图4),二者为研究古代彩塑和壁画工艺提供了实证

    📍西千佛洞1️⃣1️⃣窟:
    此窟窟型为圆顶帐形窟,窟顶形似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图5),属于敦煌石窟中的孤例

    📍西千佛洞1️⃣8️⃣窟:
    此窟一壁绘有《观无量寿经变》,下方有一反弹琵琶的迦陵频伽(图6),在敦煌壁画中罕见;另一壁绘有释迦说法图,佛背光为水波纹(图7),可见波斯文化的影响

    📍西千佛洞1️⃣9️⃣窟:
    此窟被称作“罗汉堂”,起初塑有十六身罗汉像,现存十三身,敦煌石窟用塑像来表现十六罗汉的题材仅此一例(图8)
  • 小白不是一只狗 2024-02-04 01:33
    敦煌博物馆|华戎交汇 盛世几何✈️敦煌博物馆
    开启莫高窟之旅前必来的地方,黄土夯的三层组合建筑,是仿造汉代长城的模型。整个博物馆古朴传统,弥散着浓重的大西北味。

    打卡文物

    45号特窟仿真窟(正面低角度是与fo对话的最好方式)
    镇墓兽(记得蹲下来看哦~)
    壁画砖(各种生活场景)
    双鱼纹陶鼎(三圈结构,中间为精美的双鱼纹)
    各类随葬制品
    藏经洞中经书(沧海一粟,为了保护文物,现在展出的都是复制品)

    敦煌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发展
    🔴1、汉:曾几何时,张骞带着满眼的沧桑泪眼,眺望古都长安的城墙;年少得意朗霍去病高举一杆银枪,热血奔驰在汉匈决战的疆场。刀戟激鸣的大汉打通了河西走廊,使汉帝国与西域在文化与货物上流通,是汗汉血马亦是葡萄,佛教传入,儒佛道融合发展,东晋十六国时期的366年,佛教僧人乐僔远眺三危山的那一刻起,莫高窟也就此诞生了。
    🔴2、 东晋十六国:启幕千年敦煌营造,彼时的大唐国富民强,文化尤为甚,佛教洞窟作为对西域输出文化影响的重要载体,大量开凿。

    在黄沙中隐匿了百年,那繁盛而又飘零的历史,终于又在玻璃柜里重现,是无奈也是必然。

    可在“敦煌博物馆”小程序中提前预约观展时间,推荐观展时间3小时,共4层楼,按照时间轴线层层向上。
    #敦煌博物馆#
    • 17
  • 馨文文news 2023-09-02 23:08
    《又见敦煌》听说不喷它没流量?(附攻略)又见敦煌,我愿称之为毁誉参半的实景演出。

    ⛺参观完莫高窟,顺着景观大道往城区方向走,不远就是《又见敦煌》剧场。
    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购票体验一场。
    🖤♥🖤♥🖤♥
    .
    ☑️剧场点评
    🔴『优点』✔💯
    1️⃣沉浸式体验很奇妙
    观众会随着剧情切换,走入不同的创意场景,互动感强,和演员面对面。
    除了蕞后一幕是传统剧场其余都是移步换景。
    个人很喜欢第三幕在小房间里的表演,上下皆是舞台的设计非常奇妙,上方沙子开始倾倒时,真有种要被沙土掩埋的感觉。
    2️⃣穿越千年历史的对话
    导演和主创努力将当地文化融入演出中,
    有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有莫高窟的沧桑变化、
    有敦煌城的岁月史书。
    整场下来,对文化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能收获良多。
    ⚫️『槽点』😷🚫
    1️⃣台词风格分裂,偶尔出戏
    从演出开始前反复魔音洗耳十五分钟的“如果你能XXX,我谢谢你”(我怀疑它在阴阳,但我没有证据),
    到剧中古代仕女反复询问的“我美吗?”,
    整体感受是非常尴尬。
    很多本来应随着剧情推进,渲染升华氛围的时刻,却被一句句空洞无意义的台词又拉回了现实。
    .
    而且不严谨和逻辑错误也不少,比如自称“我是西晋的XXX”,我们都知道西晋是后人的称呼,当时可没有东西晋的概念。
    如此种种,会让人觉得很无聊。
    .
    当然,也有一些在正剧水准及格的台词,撑起了又见系列的台面,放出来挽点尊。
    『我是你抬头看见的浩瀚星河,
    我是你低头看见的大路无边。』
    『我是你的星辰万点,
    我是你的一瞬间,
    我是你的一千年。』
    (说真的,真怀疑台词不是一个团队写的)
    .
    2️⃣蕞没价值的VIP票,没有之一。
    十分考验体力。足足得站上一个多小时,到第四幕才能坐下安静观看,对体力弱的人不友好。
    附带一提,VIP票没有意义!
    前面和没买VIP的一起走动,坐下时间不到20分钟,图啥呢?
    ❤🖤❤🖤❤🖤
    .
    ☑️『攻略』
    🎫门票:请一定找当地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买票(当地人就行),真正地板价,比美团价还划算不少!
    🗺观影方式(见图6、7):
    第一幕: T台附近,特别是T台靠后视野好。
    第二幕:离群众演员远点的中间位置,靠墙中间位置,那面墙🈶飞天表演。
    第三幕:随意,跟指引走即可,都一样的。
    第四幕:剧场中间靠后座位视野不错。
  • 努力的夏夏 2023-08-23 17:58
    花了300多,看《又见敦煌》到底值不值得?来之前,看网上的评价,《又见敦煌》口碑极低,很多人都不推荐!‼️
    本来也是打算不去看了!但又怕有点后悔!👀毕竟,大老远来敦煌也不容易,中国人主打“来都来了”,所以一直处在纠结中……
    🌟直到看到网上有姐妹说:好不好看这个说法,因人而异!☺️只有自己看过了,才知道它到底值不值得!毕竟别人也不是你!
    最终,参观完莫高窟后,就直接去看了!(里莫高窟很近)

    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前一个小时是流动式,需要跟着演员剧目不断往前走,后半个小时是坐着观看!
    形式很特别!👌就像自己穿越到过去,看着历史上的一幕幕在眼前上演,时间也随之流动……
    👉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人物的登场
    第二部分:流失的经书和王圆箓悔恨
    第三部分:历史上发生在敦煌的故事

    🌟整个剧目中,有2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段:为了送信回长安(河西走廊通了),派了10支队伍,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到达长安!
    我某某某,我死在库布齐沙漠,我到不了长安……
    我某某某,我死在腾格里沙漠,我到不了长安……
    我某某某,我在博县被吐蕃俘获,死在了五溪,我到不了长安……
    我某某某,我被风沙吞没,死在巴丹吉林市,我到不了长安……
    我某某某,……
    我悟真,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达到长安,达到大明宫前!
    因为凌晨5点爬上过鸣沙山,感受过风沙肆虐,我知道沙漠环境有多恶劣,更何况他们当时得条件比现在恶劣千万倍……忍受饥饿干渴,忍受干旱大雪,忍受敌人围堵……他们甚至从没离开过敦煌,也不知道长安在哪里,但只是为了传达一个消息,就义无反顾地出走……

    👉第二段是古今人的对话:
    一年有多长,一瞬间;
    一生有多长,一瞬间;
    一千年有多长,一瞬间!
    伴着黄绮珊老师的《千年一瞬间》bgm,有种难以言说的悲伤和感动!
    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了!我是你的一瞬间,我是你的一千年!再回想整个演出,整个这段历史,当年盛极一时的敦煌,金戈铁马的河西走廊……也都深埋于黄沙之下!从辉煌走向暗淡,一千年,一瞬间!
    而当整个剧目结束时,我好像还没这段历史中走出来!BGM和台词一直在脑海中回想!😭甚至想更好地去了解敦煌这段历史!
    所以,对我来说,这300多是值得的!✅

    ⚠️但不得不说,《又见敦煌》的故事性没有那么强!跟偏重历史感!比较适合对敦煌历史感兴趣的人!(我是看完了《河西走廊》,才来得这里)
  • 范范_5560 2024-06-16 11:04
    莫高窟的“姊妹窟”️西千佛洞🌹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只隔一座鸣沙山,石窟依崖壁开凿,前面是蜿蜒流淌的党河。考古和史学专家根据敦煌遗书推断西千佛洞开凿时间可能早于莫高窟或与莫高窟同时代建造。
    🌹西千佛洞现存洞窟22个,彩塑34身,壁画800余平方米,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元等朝代,洞窟结构和彩塑、壁画的风格与莫高窟相似,部分佳作是莫高窟的补充。
    🌹西千佛洞游客较少,全程讲解的四个洞窟独具特色,30元的门票性价比超高。
    🔴18窟,中唐,覆斗顶殿堂窟,门顶南披窟顶中央说法图的主佛完整清晰,‼️未氧化的肉粉面部圆润饱满、凹凸有致;西壁的观无量寿经以阿弥陀为中心,两侧的大殿亭台楼阁是隋唐时期佛寺的真实反应,上方象征天空,散落的琵琶长笛等乐器不鼓自鸣,下方是拍击腰鼓腾跳的赤脚舞伎,‼️人首鸟身的妙音鸟迦陵频伽反弹琵琶作振翅欲飞状,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
    🔴16窟,晚唐,是保存最好的洞窟,壁画是回鹘时期的人物形象,东壁说法图色调淡雅明快,人物比例偏大;南壁的‼️回鹘王子手持花束,跟随高僧侧身向门而立;甬道一侧的回鹘可汗圆脸细眼,戴莲瓣形尖顶冠,四名侍从跟随其后,对面的回鹘王妃手捧供盘,发髻上的金簪、步摇和耳饰上的‼️迦陵频伽鸟翅膀特别清晰,壁画人物面容已氧化变黑。
    🔴11窟,北周,佛像是民国重塑,背光是北周所绘,‼️窟形类似游牧民族的圆帐,是敦煌石窟窟形中的孤例;人字披顶梁是联珠文,‼️通壁千佛是北周原作,身着蓝、红、绿、黑袈裟横看成行、斜看成道,西域凹凸法绘制的千佛面部已经氧化成黑色,仔细看只保留了“小”字。
    🔴4窟,隋代,由前室、甬道、主室构成,右侧开一耳洞为5窟,菩萨和弟子面部被涂抹破坏,塑像是民国时期未完成的,背部的老虎风格怪异;窟顶有回鹘时期绘制的西千佛洞最大的两身飞天,‼️半跪半蹲姿态在敦煌石窟中很罕见,俏皮的童子飞天模样可爱,最后发现了模糊的文殊普贤变壁画。
    • 18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