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温州的此刻

  • 最笨旅行家石头 2021-01-11 19:34
    浙南“穷人商店”的繁盛,竟是福建人给的?▪️三十年河东▪️
    若你生在清代,且不巧是穷人,那么你大概率要在碗窑村买一种“粗碗”。
    顾名思义,粗碗即是做工粗糙的碗。相较于景德镇的精细活儿,这种碗更多用于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然而就因为它的“亲民”和“薄利多销”,造就了碗窑村持续一个时代的繁盛。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苍南碗窑村的繁盛,却是福建人给的。
    明末清初,一波躲避战祸的福建人北迁至苍南,一同带来的还有福建的烧陶工艺。乾隆年间,碗窑村达到鼎盛,小小村落竟吸引了40余姓聚居,人口多达4000人,几乎家家制陶,光是阶梯形的“龙窑”就有18条,但依然供不应求,很多商人干脆住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半年。
    如此繁盛的制陶产业,催生了各色商业的兴起。村里甚至专门建了两座戏台,夜夜丝竹笙歌。
    ▪️三十年河西▪️
    1936年,大饥荒。
    粮食都没了,谁还买碗?碗窑村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陷入了一片落寞。碗窑人将烧成的碗堆在家里,等待寒冬过去。然而冰冻三尺,料峭春风不来,最后终于停产。
    村中央的戏台,沉寂了下来。那屋顶上层层叠叠的彩绘仍在,仰面注视间,似有无数持刀枪斧钺的剪影,走马灯般从那入相踱步出来,再从出将隐了去。台下掌声如雷,几百米外山头上露宿的花草鱼虫都能听的分明。
    ▪️三十年河东▪️
    如今的城里人,吃惯了大鱼大肉,用尽了粉彩瓷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原生态”的素色粗碗。这种穷人家的日用品,突然变成了“香饽饽”。
    碗窑村制碗手艺仅存的一家,还保留着古老的制碗作坊,游客花上十元钱,可以用泥胚做一回碗,体验一下百年前这块土地上曾经溢满的泥土香;村后的三折瀑布昼夜不息,那曾经是居住于此的浙商少有的娱乐场所,如今也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目光;2005年五一节前夕,知名香港导演关锦鹏将碗窑作为电影《长恨歌》的外景取景地之一,梁家辉在此拍摄;独具风格的吊脚楼和八角楼,被一次次地定格在一张张画面里......
    碗窑村大概也不会想到,那些失去的繁华,会用另一种形式找到回家的路。
    - - -
    💰人均消费:
    网上预订28.5,现场30元
    - - -
    🚗交通攻略:
    需要在灵溪等地先坐车到桥墩,然后乘坐车站里两个绿皮车中的任意一个,让司机在碗窑村口停车即可
    - - -
    📆行程安排:
    碗窑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再加上村后的河滨栈道,全谎言需要2-3个小时
    - - -
    🍳关于午餐:
    旺季和周末村子里有餐厅,淡季都关门了,只有两家超市,需要自备午餐哦❗️
  • Todayis 2021-05-22 07:04
    温州旅游:温州那些事儿温州博物馆
    印象中温州就是有钱人多的地方,但实际,温州的灵魂远不如此,#爱上博物馆,去了解更多关于温州,就一定要来温州博物馆。

    注意事项:
    参观需要预约,带口罩。
    参观
    展览分成一楼:历史馆,工艺馆,陶瓷馆,书画馆,自然馆。
    二层 自然馆 临时馆。

    历史馆展览是重头戏:
    古代重要的滨海商贸城市。北宋诗句“一片繁华海上头”
    美丽的山水,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基因,独特的佛道合一的信仰以及多元文化交融汇合,呈现了温州多姿多彩的文化。

    琴棋书画,特有的南戏,瓯塑 ,独有的民间艺术。

    温州通江达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龙泉青瓷出口集散地。

    温州是中国最早步入近代文化的地区之一,新式学校,数学家群体。
    温州人的不断创新,敢为天下先精神,抱团运作和智行天下的胸怀,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经济方面的介绍:
    温州模式
    善于开拓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有温州人
    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
    民营经济,从最初的迫于生计外出经商,后来自觉进入各地投资办实业。

    后面几个展览都是专题展,基本属于临时展。

    更多还得您自己来看,哈哈哈

    停车:是个难事,博物馆没有停车位,旁边的温州科技馆停车位也是给内部的,只能导航附近的停车场,周边都是全行禁止停车,要注意了。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