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库车
特价酒店
下载APP
十六番APP
iPhone | Android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记录
清空记录
搜“
”相关此刻
搜“
”相关游记文章
约伴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请启用 JavaScript 或者换用其他浏览器。
库车的此刻
近期热门
最新
李爱米
2024-06-11 15:49
库车:在苏巴什佛寺想象龟兹盛况
苏巴什佛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的确尔达格山南麓,是魏晋时代的佛寺遗址。佛寺分东、西两部分,分布于铜厂河东西两岸。东寺依山而筑,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址,全系土坯建造,墙壁高达10余米,目前只可于西寺一侧隔水远眺。西寺呈方形,周长约318米,墙高10米,围墙内残垣密集,似为僧舍所在地,其间有标出的玄奘和鸠摩罗什讲经处。苏巴什佛寺的规模非常庞大,刚被发现时,人们曾一度认为这里是一座古城,所以曾叫过苏巴什古城。但经过认真考察后发现,它不是一座古城,只是一座佛寺,只是规模太过于庞大了。
门票:25元/人
参观时间:约40分钟
注意:参观时只可于木栈道上沿途参观,不可走下木栈道
11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5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安知之乐
2023-10-19 20:55
古迹寻踪|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
在距离古龟兹所在地现库车城郊外有一座风化的古迹苏巴什 它北依高山 南临戈壁 虽已废弃千年 却依旧能看到那高高的佛塔遗迹 这里是佛经翻译家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开坛讲经之地 玄奘取经路经此地驻留讲经 并与鸠摩罗什重逢 还是传说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所在地 厚重的历史和神秘的神话色彩为这处西域佛寺遗址增添了吸引力
这里曾是魏晋到唐时期 龟兹乃至整个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 虽经千年的风雨侵蚀 现存的残垣断壁和佛塔却依旧能看到往日的宏伟和壮观 始建于东汉的苏巴什佛寺曾先后被称作雀离大寺 雀梨大寺 昭怙厘大寺 7世纪中叶 唐朝安西都护府移设龟兹后 此地高僧云集 苏巴什佛事兴隆 直至9世纪被战火摧毁 到了14世纪 伊斯兰教进入塔里木盆地后 此寺彻底废弃 现名苏巴什是维吾尔语 意为水头或龙口 因其处于屈勒塔克山脚下的龙口而得名
遗址区面积非常大 分布在库车河道东西两岸的土丘上 称为西寺和东寺 因为这条河据说是西游记里子母河的下游 又有了此地为西游记女儿国原型的民间传说 现在对外开放参观的是西寺 也是主要建筑所在 但能参观的部分只有整片遗址区的不到四分之一
西寺遗址以佛塔为中心 据说禅窟内还残存部分壁画和石刻古龟兹文字题记 可惜因文物保护需要和景区规定 无法进入其中一探究竟 四周还建有庙宇 洞窟 殿堂 僧房等 组成了庞大的建筑群落 宛如一座巨大的城池 依山势走向 北高南低 建筑布局错落有致 气势雄伟 穿行在遗址间的栈道上 耳边传来阵阵呼啸的风声 望着眼前经过漫长岁月考验 风雨侵蚀已然半坍塌的夯土残垣 它们正无言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而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昔日繁华不在 人去寺空的悲凉
上世纪70年代 在西寺的塔基发掘出发现一具彩绘棺木 还有一具龟兹美女骨架及其它随葬品 现收藏于库车王府内的龟兹博物馆 但在这之前 西寺遗址中还发现绘有乐舞形象的舍利盒子 被1903年日本探险队盗掘 现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1907 年 以考察名义掠夺中国大量国宝文物的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也来到了这里 在他留下的笔记中提及了苏巴什有一处壁画屋 并对壁画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 也不知道这幅壁画是否被伯希和割下带回法国 还是已经消失在风沙之中 但他确实从这片遗址上带走了包括木制品 金属和各种原料制品 陶器和骨灰盒等文物 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18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6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舞叶阳月
2024-04-20 21:45
【世界遗产 | 苏巴什佛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又称昭怙厘大寺,南北朝至唐代佛寺遗址,始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整个遗址以佛塔为中心,四周建有庙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保存较为完整。河道横贯其间,遗址分布在河道东西两岸的土丘上,称为西寺和东寺,主要建筑集中在西寺。
苏巴什佛寺遗址规模巨大,是新疆保留至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国西北干旱区,乃至中亚地区土遗址的典型代表,它的建造技法基本上涵盖了土遗址的各种不同建造形式。
当年的龟兹国佛寺,两位佛学大师相隔200多年的对话,都曾在此隔空开坛讲经,他们就是东晋时期的鸠摩罗什和唐朝的高僧玄奘。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巴什佛遗址,目前只开放西寺,景区内只能在栈道上游览。
10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potato_4306
2024-06-28 13:47
古老的苏巴什遗址
🛣️终于到了独库公路的终点,这里有成群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地表逐渐形成不规则的土丘和石脊,形态各异,一个个土丘起起伏伏,与丹霞的赤红热烈不同,雅丹有种沧桑的寂寞。
🛕苏巴什佛寺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之一,在西域历史上曾是一个极为有名的高僧的活动中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在龟兹地区的盛行程度,该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地理意义。
遗址内有大殿、僧房、佛塔等建筑错落有致,虽因岁月侵蚀已看不清原貌,但整个遗址非常大,可以想象当时的壮观场景,一座座土坯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如果大家想看这种西域古遗址,建议去吐鲁番的高昌故城,那里的古建筑群更多,相比苏巴什也更完整一些~
18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采采卷耳_1484
2024-07-19 16:51
行走在苏巴什佛寺遗址,千年时光仿佛静止
苏巴什佛寺,库车最让我难忘的人文景观。出发时只道是寻常,但当我逐渐深入这座始于魏晋、盛于隋唐、废于宋元时期的佛寺遗址时,那些规模庞大的高墙低舍、断壁残垣仿佛凝固了时光,静静地在库车河两岸守候每个来到它身旁的游子已有千年。
❶东寺高塔
苏巴什佛寺分布在库车河东西两岸。东寺依山而建,三座高塔错落有致,最高一座在北面山腰上,可以俯瞰全寺。原东寺现已不存,但塔楼、高墙、房舍等土坯遗址四散分布。远眺时,峥嵘山岭下高塔遗址庄重;走进看,残垣断壁似有诉不尽的苍凉。
❷西寺寺院
西寺整体保存更为完好。有围墙内的众多僧舍、刻有龟兹(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库车古名)文字的佛洞等,遗址形式较东面更丰富。其中最震撼人心的是寺院遗址,如今虽为黄土,但依然能从高大独特的轮廓感受到它宏伟的气魄。
❸寂然无声
遗址出土过很多文物,人们通过文物,结合地理、建筑等对遗址进行了很多想象。有此地是女儿国的传说,亦有鸠摩罗什与玄奘两位大师隔空开坛讲经的设想,都具有浪漫或永恒的意味。遐思天马行空,遗迹寂然无声。
🚙自驾游实用贴士
📱导航:设置「苏巴什佛寺遗址」。
🛣️路况:柏油路面,轿车可行。
⛽油电:可在库车市加油充电后出发。
🅿️停车:遗址大门附近有停车场。
🎫门票:25元/人。网络购买有优惠。
⏳用时:建议安排2小时游览。
▶️所有照片均为某狗先生与采采卷耳原创拍摄及制作。
▶️以上内容根据个人旅行经历总结,如有疏漏请谅解。
▶️受时效影响,部分场景可能有所变化,以当前为准。
🔸🔹🔸
喜欢自驾游,又不走寻常路的你,请听采采卷耳娓娓道来。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3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阿白_2552
2024-05-24 15:27
曾经的龟兹王家寺庙:苏巴什佛寺遗址
文博古迹爱好者,如果在库车有时间的话,真心建议不要错过了苏巴什佛寺遗址。巴什佛寺的始建年代,在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从《出三藏记集》的描述中可知,早在公元3、4世纪时库车龟兹当地的佛教就已非常昌盛,俨然己成为西域重要的一个佛教文化中心。
苏巴什佛寺遗址规模宏大,是新疆现存最大的佛寺遗址。以库车河为界,整个佛寺遗址被分为东寺和西寺两大部分。目前仅开放了西寺。
从遗址距离库车市不算远,开车半小时即可。打车来回,并请司机等候一小时,仅仅支付80元,不得不说维吾尔族司机大哥真的实诚!
门票25元一位,讲解30元。整个遗址区修有栈道,参观就是边听讲解,边围绕有栈道的区域走一圈,全程45分钟左右。
首先参观大殿西寺。大殿遗迹大部分暴露于地面,略呈方形,东墙和东南墙都已塌毁,西墙及北墙保存较好。殿内曾出土过汉、南北朝、唐代钱币,波斯萨珊朝库斯老二世银币,铜、铁、陶、木器、壁画、泥塑佛像及绘有乐舞形象的舍利盒等。此外还发现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
大殿现存的墙壁上有明显的修缮痕迹,据说是被专家叫停的,在他们看来是破坏遗迹(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行为。大殿内有一标牌,注明是三藏法师和鸠摩罗什的讲经处,准确的地点已无从考证,姑且脑补当时的场面吧。
走出西寺大殿可看到有一个盗洞的三角形建筑(图5),考古后认为是个粮仓。从粮仓继续前行右手边有很多断壁残垣,其中一个像骆驼的建筑,是僧舍,其余一些残败的遗迹建筑,讲解员不做说明,问其原由,答并未考证出房屋用途。前行不远,左手看到的高塔即为佛塔(图7),曾经五层的佛塔随着岁月的流逝,风雨的剥蚀,目前只保留了四层,尽管如此它仍是遗址群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出土贵族女性骨骼(因有婴儿骨骼,疑难产而亡),存放于库车王府的龟兹博物馆内。😅沿着栈道走到佛塔前方(图8),整个建筑的上部,也被人工修整过,整体佛塔模样像个象头,也曾是三藏和鸠摩罗什的讲经之地,研究认为当时可能使用了陶质扩音器,以便将讲经的声音传到高高的佛塔外。
整个参观过程,不光暴晒还要顶着大风前进,有好几次我们被大风刮着连连倒退,耳标呼啸的风声让我们听不请讲解员的声音。西域的风啊~真的太无情了,无论苏巴什佛寺如何辉煌,眼前所有的一切总归都将消失在着无尽的日月星辰交替种~遗址会在风雨一点点消失,也会在地震中一点点坍塌,切看切珍惜~
11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3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庄子青Mercury
2024-07-15 20:55
汉朝建造的烽燧,是西域的万里长城
距离库车市区北部不远,沿着独库公路,就可以到达克孜尔尕哈烽燧,远远的看去,最高的土堆便是。
烽燧残高13.5米,建于汉代,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建造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站在烽燧下还是很壮观。
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代在天山南麓交通沿线建设烽燧,玉门关一直延伸到整个西域,非常庞大的超级工程。这种烽燧制度,每隔一定距离置一烽火台,发现敌情,昼焚烟,夜燃火,一台烽烟起,临台急响应,全线知军警,有效保障了丝绸之路和西域经略的畅通。
克孜尔尕哈烽燧附近旅游资源挺丰富的,可惜有待开发。烽燧附近就是雅丹地貌,简易版的「魔鬼城」还挺适合拍照;北部有克孜尔尕哈千佛洞,里面的洞窟保存有壁画,可以目前不对外开放;沿着独库公路往北就是盐水沟,红色地貌和白色盐体结晶,很有特点。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4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南江TiAmo
2024-04-17 19:19
库车‖小众景点克孜尔尕哈烽燧
先秦时期, 新疆就与祖国内地往来不断。从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距离库车市区旁10公里左右的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作为中华文化的标识、国家主权的象征犹如耀眼的灯塔, 伴随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千年繁盛。
✔克孜尔尕哈烽燧在库车旅游版图上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它确实世界文化遗产。
✔景区目前配套已完善,但对历史遗迹没有太多兴趣话,孤耸的烽燧略显单调。
✔作为汉长城最西端的延续,克孜尔尕哈烽燧是众多烽燧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站在它面前,如同活在历史深处,斗转星移,曾经遥远的西域在混沌中渐渐清晰,日升月落,风沙也终会掩埋一切的荣辱得失,悲欢离合。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夏夏天的夏
2023-09-13 09:41
克孜尔尕哈烽燧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鐵犢山館
2024-08-19 14:53
来库车不要错过这个世界文化遗产
克孜尔尕哈烽燧 位于库车县西北12公里处,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即西域都护府移设乌垒之后。夜里点火为烽,白天放烟为燧。
烽燧平面呈长方形,由基底向上逐渐缩收,呈梯形,高约13.5米,基底现存长6.5米,宽4.5米,夯土结构,顶部望楼、木栅残迹尚存。
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中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
14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喜马拉雅的叶凉
2023-06-27 16:38
克孜尔尕哈烽燧,丝路上最早的烽火台
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上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烽火台,始建于汉宣帝年间,已在这片河床上矗立了近两千年。
烽燧高耸,英雄无觅。
清脆的驼铃鸣响千年,如今依旧悠扬在大漠边缘。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3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心慈O
2024-02-12 21:23
从库车飞回成都,新疆太大了,这个机场很小,但五脏俱全,托运没啥人,很快就过了。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二十三_9130
2023-10-26 14:36
克孜尔尕哈烽燧
抬头低头向前走🚶🏻♀️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茶米随手拍
2024-04-14 13:45
走进西汉的大漠孤烟|新疆·克孜尔尕哈烽燧
走进大门望到远处的小土堆
嗯?那是烽燧(又称:烽火台)?
我陷入了沉思
难道走错了……
慢步的走近时发现
原来这么大(高13米、长6.5米、宽4.5米)
在这荒芜人烟的戈壁
矗立了这么一座雄伟的“西汉”烽燧
了解它的历史后
仿佛了解历史课本所说的
“大漠孤烟”的即视感吧
它位于却勒塔格山南部盐水沟东岸
矗立于戈壁平台上
可以看到盐水沟戈壁滩
景色非常壮观
西域丝绸古道幸存的实物遗存
是幸运的也是保存完好的
想了解西域历史文化
是该来这里走走看看
克孜尔尕哈是古突厥语:
“红色哨卡”之意
🎟️门票资讯:
门票:全票15元。
开放时间:全年10:00-19:00
🔴交通建议:
自驾🚗:导航“克孜尔尕哈烽燧”
离库车站约19公里,需30分。
⚠️地处偏僻开车小心。
📜游玩推荐:
🔴1、建议安排两个个小时的游玩时间,大门步行至烽燧约1公里约20分钟,还可以深入去探索,但要原路返回;
🔴2、带航拍机,可以拍到盐水沟和戈壁平台的垂直落差感(由于有围栏保护,拿相机无法靠近);
周围是雅丹地貌,多处呈现金字塔形状,很适合拍照;
🔴3、景区里的克孜尔尕哈石窟尚未对外开放,处于研究保护阶段;
🔴4、因为走独库公路往盐水沟方向2公里就能到此进去,建议去天山神秘大峡谷或克孜尔千佛洞可以一同安排烽燧的行程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3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安知之乐
2023-10-20 11:22
古迹寻踪|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
在距离库车城郊约10公里盐水沟河谷的东岸戈壁上 有着一处目前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好 年代最早 位置最靠西部的古代烽燧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 它是汉唐丝绸之路标志性的古代军事通信建筑设施 是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 它始建于西汉宣帝年间 距今两千多年依然雄姿犹存
烽燧是古代的一处军事报警设施 在其顶部燃放狼烟或薪火 以传递紧急军情 晚上燃火称烽 白天放烟称燧 一旦发生了军事情况 一台点起烟火 临台见之 相继举火 起到了传递敌情的作用 这种通讯方式一直沿用至清朝 烽火台十里相间 台台相连 通达数千里 几千里的距离 通过烽烽相传 燧燧相接 一日便可传到
烽燧往往与政治军事中心的城堡 驿站 交通要隘联络在一起 形成网络 唐太宗时 安西都护府设于高昌 唐高宗时期 移至龟兹 唐政府为了有效的抵御突厥侵扰 在汉代烽燧基础上 对克孜尔尕哈烽燧进行了修复并建了部分烽燧驿站 克孜尔尕哈烽燧所处的盐水沟东岸戈壁台地视野开阔 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
其实一路过来 路边尽是烽燧 大多已倒塌甚至只余基座 但克孜尕哈烽燧是最高大的一个 它高高耸起 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黄土夯筑的高台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依然得以保存 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创造 烽燧主体由黄土夯筑 上部以胡杨等木柱为骨架 如今木栅残迹尚存 部分木头裸露于外面 由于长期风化顶端也已塌陷 因为烽燧所处地是风口 南面被风吹出形成凹槽 远远望去克孜尔尕哈烽燧就像两个并肩站立的哨兵孤独地矗立于黄土蓝天间 遥想当年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 骑马驱车从长安跋涉数千里是何等的不易 绕着烽燧转了一圈后 感觉它已倒了一半 但残高仍有十五米左右 烽燧夯土版筑的构筑方式 是库车土木建筑最为古老的方法
此刻站在它面前 仿佛感觉能和曾经在这战斗的古人对话 仿佛看到了在这坚持战斗到最后的唐军 当年吐蕃将河西走廊断绝后 在安西都护府困守孤城的唐军二十年忠心不改 直至最后一任安西都护郭昕青丝变成了白发 仍矢志精忠报国 自此之后长达千年时光 西域一度脱离中原王朝的管辖 直到清朝康雍乾三帝最后击败准格尔部葛尔丹收复西域 西域重回中原统治 后晚清名将左宗棠抬棺出征击败沙俄收复新疆 维护了主权和领土完整 烽燧和这片土地 经历过战火纷飞 也迎来了和平和光明
12
库车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3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5
6
7
8
9
10
11
下载十六番手机客户端,分享此刻
app download
返回顶部
下载App
提交反馈
联系方式(选填):
发送给十六番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