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晋城
特价酒店
下载APP
十六番APP
iPhone | Android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记录
清空记录
搜“
”相关此刻
搜“
”相关游记文章
约伴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请启用 JavaScript 或者换用其他浏览器。
晋城的此刻
近期热门
最新
筱筱寻古记
2024-08-13 09:13
山西高平董峰万寿宫
🌿位于晋城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元至清,为纪念元初由河北永年来此传法的马仙姑而建,属民间信仰。依次为山门、三教殿、戏台、石亭、仙姑祠堂。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教殿内壁画为元代,损毁严重,依稀可见的人物衣纹随风而动,壁画虽残,但技艺高超。
🌿守庙人在此已经守护了30年,这座古建的每一个构件都如数家珍,他们领着微薄的补贴,守护着近千年的国宝。
14
晋城 · 董峰万寿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LI_371
2024-06-06 10:35
董峰万寿宫
为了纪念马仙姑修的庙。有元代的壁画,都说比肩永乐宫,但毁损太严重了。好处就是可以仔细看。据说后面有包着圣姑真身的像。和双林寺姑姑庙一样。我都没敢进去
12
晋城 · 董峰万寿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呆萌的莱卡
2023-08-08 00:46
山西晋城 笔峰禅寺
笔峰寺,位于山西晋城市城区东南的文峰社区,是文殊菩萨在山西最南方的度化道场。为古泽州府地区(今晋城市)崇尚文化的古代唯一象征性建筑。
笔峰寺因历史沧桑记载失落,以至始建年代不详,该共有上下两个院落,上院以古塔为中心主殿供奉五方智文殊菩萨.东西分别有文昌帝君.孔夫子殿等。下院为一进三院的传统寺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天中天殿、观音地藏殿等。绿硬化面积约16541.25平方米,寺内最为独特的建筑是具有晋城市古文化代表性的"文笔峰"宝塔,它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共九层高三十七米。
晋城 · 笔峰寺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飘扬_9601
2023-10-31 00:18
笔锋禅寺
离晋城火车站数百米的小山坡上,远远地耸立着一座古朴的六角砖塔。早上出站的时候就萌生了些许好奇,正好行程结束,距离返程检票进站还有点时间,临时决定爬坡寻塔。
登顶才发现,塔是位于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中心。但寺庙看起来像是新建或新修的,地面铺砖很新,梁栋上的彩绘也很浓艳,和塔的视感很不一样。寺庙内除了香客络绎不绝,诵经声也是不绝于耳。房前树下的空地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应该院里还住有很多僧人……天色渐暗,怕有叨扰,粗略走了一圈就下来了
10
晋城 · 笔峰寺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彭彭的旅行
2024-04-17 21:18
太行山——白陉古道
“陉”,山之绝坎,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白陉因傍古老的白鹿山通过,称为白陉,是太行八陉中的第三陉。
白陉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550年的历史,是山西/河南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条古道。
白陉古道七十二拐,位于两峰绝壁形成的夹角之间,古人采用“之”字型线路,铺石筑路,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这也是白陉古道的精华所在。
白陉古道下方是黑毛沟大峡谷,峡谷幽深,垂直陡峭,壁立千仞,古时无法通行其间。
七十二道拐最佳观赏季节是秋天、冬天和初春。暮春和夏天,茂密的树枝,绿叶荫浓,无人机根本无法拍摄到绿叶下的之字古道。
白陉古道两个入口,位置分别就是黑毛峡谷两头,即一个是在双底村(图13),入口进去就是七十二道拐底部,直接登山;另一个入口对应在黑毛峡另一端(图14、15),景区进去后,沿山腰徒步略1个半小时,才走到七十二道拐的顶部,徒步线路下方,红旗渠一路平行(图7、8),再往下就是黑毛峡谷公路。
15
晋城 · 白陉古道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7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千叶魏紫
2024-06-23 19:11
有机会走了一段白陉古道,白陉古道指的是从山西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双底村到河南辉县薄壁乡这一段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古道。建议周末别来,途径武家湾会堵车,住宿提前预定。我们是倒着走 ,先走七十二拐,因为七十二拐路上都是不平整的石头路,这样下山的路比较好走一点,全程两个多小时的徒步,挺过瘾,一定要穿徒步鞋,做好防晒。
15
晋城 · 白陉古道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青痕_978
2022-04-03 15:32
山西︱高平·董峰万寿宫④主殿外的其他建筑
前面讲到的三教殿背面是个加盖的倒座抱厦戏台,而戏台后面是石亭,石亭中像是供奉了一尊屋脊正中的琉璃脊饰。
石亭后面是圣姑殿。该殿可以认为是由元代主体+明清改造两部分组成。圣姑殿元代主体,应该是个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的悬山顶建筑。明清时期在主体基础上又增加了宽阔的前廊,此前廊面阔五间,进深应该有四椽,也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两椽与元代的大额枋连为一体,外部两椽为插廊。 明清增加的这部分上部改为歇山顶的出檐,相当于在前边增建了个献殿,此种做法极具地方特色,在别处很少见。
如今又在圣姑殿后面还加盖了一座圣祖殿(又名后土殿),供奉的是仙姑的祖先,另有水母娘娘、眼光菩萨,真实反映了民间信仰在山西这块大地上的生命力。
晋城 · 董峰万寿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JING未央
2024-09-06 07:25
白陉古道环线
从双底村出发,途径72拐,爬到山顶,一直沿着山腰走,风景很棒,沿路各种小花花,一直沿着山腰各种拐,最后到达白陉古道的另外一个出口,沿着公路回到双底村,公路这一截是黑毛沟大峡谷,车多,需要注意安全!
18
晋城 · 白陉古道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太行_3124
2024-06-24 22:45
徒步白陉古道
从黄围山开始攀爬,经白陉古道72拐到达双底村,时间充裕又去看了红豆杉大峡谷
晋城 · 白陉古道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菜刀不会剁骨头
2024-05-02 17:07
晋城站旁边的文笔峰禅寺可以一逛
可以上塔,需要20r的功德
里面有棵很大的槐树开满了槐花,整个院里都是槐花的香味
下个月那棵杏树估计就熟了
晋城 · 笔峰寺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韩有谁_2568
2024-08-24 19:29
山西晋城 | 文笔峰禅寺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
让我驱车两小时 从郑州到晋城
由于到达已临近傍晚
第一站选择文笔峰禅寺
虽然不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
但是也给了我不一样的震撼
不要门票,车可以直接开到门口
寺庙不大 听闻始建于唐朝 后明万历年间重修
店里香火自己购买10r,主塔暂时无法上塔参观
13
晋城 · 笔峰寺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嘉嘉艺艺
2024-08-03 20:01
董峰万寿宫|仙姑庙中的元代壁画及罕见角神
董峰万寿宫,供奉马仙姑,也称圣姑庙,位于山西高平原村乡上董峰村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明清均重修过。
建筑群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三教殿、倒座戏台、石亭、圣姑殿。
🔴1、山门:
清代遗存,有非常夸张层叠的斗拱,残存黄蓝彩绘,匾额正上方屋脊中间有多重宝葫芦琉璃构件,属于非常明确的道教元素。
🔴2、三教殿:
元代遗存,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有一处转角铺作有一角神,保存完好,这好像是除青莲寺以外在山西看到的唯一角神(如有其他,欢迎探讨🤭)。
殿内东西墙上遗存元代工笔重彩道教壁画5平方米,为建殿时原作,人物包括仙女、朝臣等,因残存面积小,较难猜测出整个画面的主题。目前残存的壁画能看出人物刻画精细,衣饰线条流畅,不失为佳作。可惜许多病害问题未修复。😂殿内还存有荆桑二梁,梁枋上有清晰的蟠龙彩画。
🔴3、圣姑殿:
供奉马仙姑,据说为河北邯郸人,云游四方时在董峰此地蜕化为仙,后人修庙祀之。
圣姑殿为元代遗存,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五铺作双昂,殿内有一个神秘的小木门,打开可以看到有一个木雕神龛,内塑有马仙姑卧像一尊,但可惜被布料层层包裹,四周都是戏服,很难窥见真容。目前守寺人也住在这个殿(睡的木床好像也是个古董🤭),木门外侧两面墙上残存部分清代壁画,梁枋上还有走兽云纹彩画。
⭐实用信息
🕘8:00-18:00
🎟随喜香火或免费
18
晋城 · 董峰万寿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5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Mr小捷子
2023-07-25 22:18
董峰万寿宫|这里有与永乐宫相似的元代壁画
董峰万寿宫,村民为纪念马仙姑所建。这里低调却有很多亮点,华丽的山门、元代壁画、铺作处的“角神”无一不让人感到精彩。
⏰:8:00-18:00
💰:免费或者给点香火钱
🏛: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
📍:第七批国保单位
🌟:元代壁画
万寿宫,又名圣姑庙、仙姑庙。后经官赐易名为“万寿宫”,成为元代官方承认的地方神祠。创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现存三教殿、圣姑殿为元代建筑,建筑布局紧凑,高低错落有致,外形轮廓优美。庙内保存丰富的历代碑记题刻,详实的记载了该庙的发展变化。
山门,清代复建,高耸层叠的斗拱犹如花朵般簇拥。
三教殿,寺内主要建筑。石砌台基高0.7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简板瓦屋面,琉璃脊饰。梁架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 梁架有平梁、叉手和丁华抹颏栱。檐下柱头施一铺作单抄单昂斗拱,补间一朵。前檐明间设板门,次间置直棂窗。门砧石雕青石狮子,明万历年间造。
三教殿斗拱用材硕大,梁架粗大,颇显元代特征。而殿内减柱造及内额做法,具备了元代特有风格,是我国传统建筑由唐宋时期的齐整规范向金元时期的粗犷不羁过渡的典范,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三教殿内东西墙上残存元代工笔重彩道教壁画约5平方米,内容多为参拜的朝臣、帝王将相的形象,面形丰润,衣饰富丽,线条刚劲有力,为建殿时原作,无论笔法还是着色与晋南永乐宫的壁画极为相似,尤为珍贵。
后殿供奉圣姑,也就是是马仙姑,河北永年人,来此炼形修道,正襟而逝,当地居民修庙祀之。殿内有座仙姑塑像(躺像),雕塑精美,形象栩栩如生。
📋早年间为了添加门窗,大殿被穿墙开洞,严重破坏了壁画的完整性,导致残缺十分严重,甚是可惜!甚至在文物维修工程中,施工队曾有人以残破为由,试图更换掉元代的琉璃鸱吻,以期盗卖,后被识破方才作罢。
2019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董峰万寿宫开展了全面测绘与调查。工作中惊喜地发现了留存于后殿栱眼壁上的龙凤灰塑,这一直接附着于建筑构件上的半立体装饰迄今仍是国内所存之罕见案例
16
晋城 · 董峰万寿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42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逐战而行
2020-05-04 19:20
打卡皇城相府和柳氏民居
打卡皇城相府与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书房和八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柳氏的书房雕工细致,层层纹路上尽显历史的沉淀与精益求精的要求。一跨入门槛仿佛穿越千年,仿佛可以感受一本书缓缓的翻动与时间静默的流逝。柳氏民居石狮子是中国现存十二个石狮子中八个。形态各异,或温顺可人或意气风发尽显一个家族的沉浮。
皇城相府是我两岁以来又一次光临。虽然当时真的没有一丁点印象,但是丝毫不妨碍它的壮观与惊艳。四合院式的院子层层包围的结构与规模,展示着明清时期陈氏家族的繁荣。让我十分有感触的是小姐院,看到小姐的闺房与练习琴棋书画的房间,感触颇多。闲余时期只有秋千来解乏。荡的再高也荡不出深似海的庭院,凝视着望不到边的围墙。就感觉自己还挺幸福
晋城 · 柳氏民居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最笨旅行_3023
2022-03-16 11:19
柳氏民居|我在河东,寻找柳宗元
长久以来,河东柳氏踪迹全无。一代文豪柳宗元,留给故土一大片空白,直到一枚“脚印”的发现。
上世纪末,有学者被山西晋城的千年古村落吸引了目光,随即前往考证。在碑刻上,他们看到了令所有人窒息的句子:
“唐末,始祖自河东徙沁历。”
河东,那不正是子厚先生的故土吗?于是中国唯一同祖聚居的古村落横空出世,一个封存一千多年的秘密摆上了世人面前。
那场灾祸降临之前,柳家的一切都沐浴在盛唐金色的辉光里。史书记载,柳子厚“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中进士后,为官清廉,青云直上。
然而,在十多年后的永贞革新中,柳宗元等主张罢免贪官,触动了权贵。王叔文被杀,“众党人中罪状最甚”的柳宗元,先贬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剌使,官运急转直下,性命也如山风草芥,岌岌可危。
为避“灭族”之祸,他令河东柳氏分散外迁,“五谷为生,耒读为本……勿宣门庭。”自此,一代名门望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五百年。
五百年足够消解记忆,也足以抹去伤痕。入了明代,河东柳氏终于坐不住了,记忆里盛唐般辉煌的文兴之风被重新唤醒。进士、状元、国子监……各种头衔如雨点般飞出小小的院落。柳氏族人大兴土木之余,还在嘉靖年间,得授“丹桂传芳”和“青云接武”的祖孙牌坊。
那个时代的辉煌,在飞檐翘角中展露无遗。司马第罕见而极尽奢华的门楼上,九层斗拱错落齐天,气压大地;柱础虚弥座上端四角略微凹进,借势雕刻四只巨大的蝙蝠,画尽了美学和匠心的合璧天成;元宝耳石狮、一品青莲节节高砖雕、明四意暗八仙木雕堪称海内孤品;王阳明、方元焕、吴道子的真迹于此可寻;国内仅存的八只教化石狮,以出众的身世诉说着沧海桑田后的一切如常……
只是,世间星辰轮转,唯有“万物不过三代”的规律是永恒的。步入近代,柳宗元的后裔们沦为山民。他们的思想观念、生存方式,已与常人无异。有人说,“诗书传家的风气一旦发生断层,他的吏治思想、文学成就、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就变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后人无法理解,也无法传承。”这固然是现实,但或许,起起落落才是生活的常态。
每个族氏,都是首流淌的诗歌。对河东柳氏来说,他们曾有个铿锵的前奏,也面临着长久的温婉流泻和落寞的休止符。而当我们抚摸着这嶙峋的一砖一瓦,那些辉煌与黯淡,都化作一种可供触碰的亲近、叹惋与警醒。
这时的河东柳氏,想来已背负足够的兴衰,而能够以平常心面对命运轮转。就像千年以前,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荒芜,没有楼台高阁,也没有刺眼的琉璃瓦。
晋城 · 柳氏民居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9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载十六番手机客户端,分享此刻
app download
返回顶部
下载App
提交反馈
联系方式(选填):
发送给十六番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