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晋城的此刻

  • 如是我游 2024-08-21 10:32
    现存最古老戏台|高平王报村二郎庙戏台🔴1、王报村曾为西汉弦氏县治所在地,有段繁盛的时光,也有过纷飞的战争。据《泽州府志》载:“泫氏故县,邑西20里,即今王报村。”如今的王报村内建筑部分依旧沿用自晚清、民国时期旧格局,保留着古村落的简朴自然,漫步其中,不经意间便能捕捉到岁月的碎片。

    🔴2、整个王报村地势西北高耸,而二郎庙就坐落于西北这片高地之上。这是一座单进院落的道教庙宇,庙宇并不大,现存建筑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戏台、献殿、正殿,院落东西建有厢房。除戏台保存金代遗构以外,献殿、正殿等建筑均系明清以后重建。所以来此地主要就是看戏台!

    🔴3、二郎庙建筑群坐北朝南,自1998年戏台建筑被重新发现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样式】戏台位于二郎庙的南端,坐南面北,和正殿相对,为倒坐式戏台。戏台南墙与建筑群南墙相接,与左右廊建筑倚靠在一起。屋顶为歇山,山花朝前。

    【平面】戏台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四椽),简板布瓦盖顶,屋脊火珠、大吻及垂戗脊兽等均为近年修复后补。

    【台基】戏台建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上下均用条石包砌,呈简单须弥座样式。在台基须弥座北侧束腰部分的转角处,设有石刻蹲坐力士。两力士的中间,也就是大约在檐柱对应位置下略有偏移处,设有两只石刻兽首。北侧束腰中央为一素面石条,两周有 4 块长方形青石板,上有线刻图画。其实,台基抬高之后演员的站位也随之高了,这样减少观众声音,再加上戏台三面厚墙围档,更加聚集了演员的声音,很好地起到了扩音作用。

    【题记】隐藏于戏台右侧的第二块束腰石上。内容为“时大定二十三年(1183)岁次癸卯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 赵志刊”。

    在没有确定二郎庙戏台的年份之前,中国现存最老的戏台一直都是临汾的牛王庙戏台,直到02年有人发现了此题记,才确定了这座戏台的年份,让它一跃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金代的戏台。

    【立柱】戏台四角的立柱,均为粗大硕壮的圆形荆木柱。木柱下为石柱,虽然石柱露明部分较矮,但深入台基及埋入地下部分约有2米。木柱的收分、侧角甚是明显,历经八百余年风风雨雨,仍然透出宋金时期雄浑大气风格。

    🔴4、tips
    1)0门票
    2)如不开门可到坡下文保员家里取钥匙自己开门参观
  • 嘉嘉艺艺 2024-07-13 19:57
  • 秋季_6396 2024-07-18 16:54
    砥洎城,北方的水上古城🌊砥洎城,一座隐匿于北方的水上古城,不仅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乡风情令人向往,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待着每一位旅者去发掘。🏞
    🏰独特城墙,匠心独运——走进砥洎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用废弃坩埚筑成的城墙,密密麻麻,犹如蜂窝,坚固无比,被誉为“铜墙铁壁”。这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历史沉淀,文脉悠长——砥洎城历史悠久,虽创始年代不详,但城内的明代建筑文昌阁台基上的《山城一览》碑刻,见证了这座古城在明末以前的辉煌。城中名人辈出,文风鼎盛,科举人数冠于全县,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之邦”。📚🏆
    🏠古宅古巷,韵味无穷——漫步在砥洎城的古宅古巷间,每一座院落、每一条街道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张府、师帅府、鸿胪第等名门望族的旧居,大门上方题刻着流畅厚重的门额,让人不禁驻足仰望,感受那份不凡的书卷气。🏡📚
    🎨信仰之地,香火不绝——砥洎城内还分布着多座小庙,如黑龙庙、三官庙、三清庙等,它们不仅是当地居民的精神寄托,也是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方水土的信仰与敬畏。🙏🕯
    🍽美食佳肴,味蕾盛宴——当然,砥洎城的美食也不容错过。地道的农家菜、新鲜捕捞的河鲜,还有那让人回味无穷的晋城烩面、烧大葱和炒麻花,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当夜幕降临,砥洎城更显神秘与浪漫。灯火阑珊中,古城仿佛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让人流连忘返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