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晋江的此刻

  • 格林五月小偶 2024-08-25 23:09
    ⭐️泉州晋江⭐️|安平桥(最全攻略)第一弹⭐️泉州安平桥最全攻略推荐
    安平桥相对小众,没有泉州市区人那么多,很适合悠闲散步,既有世界最长跨梁式石桥,又有石塔、古庙、石雕、庙宇雕梁、公园园林景观、草上蘑菇、花鸟逗趣
    (图片是按照进园看到的顺序拍的,只要按照我说方向就可以看到啦~)

    ✅望高楼(见图2,14点半出发)
    ‼️这侧桥上中间封住
    要绕着公园到中间水心亭后,才能走上安平桥,推荐走右侧能看到紫薇花开(见图4-6)❤️
    ✅中外建筑、古今同框(见图8-9)
    特别喜欢组照片,既有中国美学的韵味,有融合了西方建筑的古典,这个是用到了长焦拍的……
    如果是手机记得放大拍试试看效果~
    ✅安平桥半桥全景图(图12)
    ⭐️⭐️⭐️位置在厕所饮水机中间有条小道往房子后面走,可以看到半桥全景,一览无余,这个机位绝了‼️

    ✅水心亭(图13-14)
    到水心亭的时候,这个桥就走完一半啦!
    亭子不大(亭子这边有垃圾桶,沿途积累的垃圾可以放垃圾桶里),有闽南特色的燕尾脊和雕梁画栋,然后很有特点的是亭子旁边,树木枝干缠绕围着桥上,形成一个类似拱门

    ⭐️⭐️⭐️水心亭两侧庙联记得打卡
    写着“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古人对自己的建筑工艺甚狂,敢与天公试比高,拽了一批形象一下子就从古板文字中跳脱出来🤣

    ✅安平桥后半段
    半段可以上桥游览两岸风光(见图15-18),视野开阔,摄影模特可以靠在桥的一侧拍照

    我到这里的时候大概是下午16点半,很好拍河边波光粼粼,星光撒入人间既视感(图片不够放,看安平桥第二弹)

    ✅安平桥终点(17点)
    安平桥西侧回市区公交不便,所以我又原路返回到水心亭,不过在到达水心亭后,我选择往另一侧环安平桥的路走,这个方向的好处在于可以拍到傍晚阳光撒满整片水面,我拍出此次旅游的大片,可以看我的第二弹(返途走得快,18点可以回望高楼)
    ✅吃的:水心亭附近有卖冰棒,沿途有各种无人饮水机,安平桥尽头(西面、海潮庵这一侧),海潮庵拱门下面有个阿婆卖的土笋冻好吃5块钱一份⭐️
    ✅交通工具:
    安平桥公园内,如果是一家人(带小孩的)的话,可以去租四个人骑行的自行车,环公园游览。
    如果是回泉州市区,推荐k608(最晚一班车是20点)
    • 18
  • 行为造物 2023-11-02 18:04
    二十二世遗泉州景点科普——安平桥对于泉州人来说😎
    22个世遗点💁
    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代代泉州人🌺
    就是在这些古迹的陪伴下🚩
    火热地生活着💃
    1️⃣
    今日科普:安平桥
    📍俗称五里桥,位于晋江市安海镇西畔,是横跨安海湾通往南安水头的一座梁式长桥。宋时,该桥为世界上最长的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由僧人祖派主持,黄护与僧智渊捐款倡建,但因工程浩大,未能完成。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郡守赵令衿到泉州上任,主持续建,又经一年全桥竣工。安平桥“以栏楯为周防,绳直砥平,左右若一,隐然玉路,俨然金堤,雄丽坚密,工侔鬼神”,它的桥墩分三种形式——水较浅、水流缓慢的水域中采用长方形石墩;较深处则改用单边尖半船型石墩;水最深、水流湍急处采用双头尖形墩。
    💁建筑结构
    安平桥设计风格
    安平桥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3种不同形式,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上筑憩亭,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亭前伫立护桥将军,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宝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在三亭中间,还有2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白塔,平面呈六角形,空心
  • 东西探宝 2024-02-16 18:12
    泉州世遗古迹安平桥,重温繁盛一时的第1大港💖泉州游览路线,除了古城区(鲤城区),由近及远可前往丰泽(清源山、蟳埔村等)、晋江(梧林、五店市、安平桥、龙山寺等)、石狮(黄金海岸、洛伽寺等)、惠安(崇武古城、惠女风情园等),大多景点免费…👍(见图5)
    💖2021年泉州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安平桥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
    💖安平桥不只是一座桥,还是个景区,桥本身全长2.25公里,始建于880多年前,横跨海湾,曾是世界上最长的梁式桥梁,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桥身上有憩亭,桥周围有镇风塔,前后有石塔、庙宇、公园…可惜这次来不巧遇上封桥维修,仅上桥走了五六百米…
    💖泉州曾是盛极一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是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各国商船汇集于此,为了客商往来便利,才搭建此桥,曾见证“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的繁华图景
    💖桥的建造上有太多巧思,先辈的智慧令人赞叹:😯
    1️⃣ 开创性地使用了“睡木沉基”的方法,利用此地的淤泥沉积,将石条压在松木排上(见图5),木排自然沉陷,加固了桥基
    2️⃣ 巧妙运用“浮运架梁”的方法架设重达几吨的桥面石梁,利用潮涨潮落,将横置于船上的石梁固定在桥墩上,涨潮时石梁被托起至桥墩之上,退潮时石梁则被安放在桥墩上,船只也可轻松驶离
    3️⃣ 共有桥墩360座,有长方形、单尖船形、双尖船形等式样,多种式样,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根据水的深浅和水流的急缓,特别设计而成
    💖安平桥景区灯光改造过,夜景也绝美,部分景点比白天更绚丽,可二刷哦
  • JumboHu 2024-08-07 10:48
    世界现存最长的中古时代梁式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
    海港千帆百舸、客商云集。
    读懂泉州:白天安平桥,黄昏洛阳桥。
    泉州的两座古桥安平桥、洛阳桥也在此次文化遗产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列。它们都始建于宋朝,正是泉州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时期,它们的兴建,也正是海上贸易繁荣和当地兴旺的体现。
    安平桥又名五里桥,是世界现存最长的中古时代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因为地理变化,安平桥已不再置身海湾之上,安海与水头之间也早有公路相连,可近千年的古桥仍在。
    走到桥头,青石板砌成的长桥伸向远方,望不到尽头。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由富商黄护带头捐资,僧人祖派主持

    1981年,安平桥依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全面翻修,1985年竣工。其间修复已损桥墩236座,吊装桥板2252条,安装石护726付,装配石狮18尊,同时还修复桥东的水心亭、望高楼,桥西的海潮庵、牌楼以及桥中雨亭、小石塔等附属文物,再现南宋时期原貌。安平桥不仅仅长,形式也不单调。

    三种桥墩并非只为美观,而是各有作用。因为当年的安平桥跨越中亭港、西姑港和水头港等五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各有缓急。所以设计者因地制宜,根据潮水流速和流向设置桥墩。
    其中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水势较缓的港道区域;双边船形墩的两端均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且较宽的主要港道;至于长方形桥墩,则用于水势最为舒缓的浅滩区域。
    又称五里桥的安平桥,数据极其惊人:它全长2255米,桥面宽3米多,疏水道362孔,桥墩361座,桥板2308条,桥板长5至11米,宽0.6至1米,厚0.5至1米,整个工程运用石材达45000立方米。
    石板如此沉重,架设则需巧力。聪明的工匠将石板运送至桥墩位置,涨潮时,船随之升高,石板也随之被托起,与桥墩对齐固定,潮退时船随之下降,石板则留在桥墩上。

    安平桥采用的是“睡木沉基”法。当时安海湾水深泥烂,如果直接抛石条筑基,很容易下陷,浪费采之不易的石料。所以工匠就利用枯水期,将椿木平列分层交叉,再以大石条垒压,使得木排渐渐沉至水底。桥建成后,又在墩基周围养殖牡蛎,巧妙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将桥基和桥墩牢固粘结于一起,以加固桥基(叶克飞)
    • 12
  • 庞尼西 2023-10-17 14:54
    以为台北龙山寺已经很美,直到去了它的祖庙如果你去过台北,或是听过蔡依林《台湾心跳声》这首歌,那么一定会对位于老城区艋舺的龙山寺印象深刻。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年的寺庙,甚至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齐名,记得我16年去台北的时候,还是第一次见到装饰如此繁复,且信众如此之多的寺庙。
    ·
    而这次在泉州访古的机会,特地前去了台湾400多座龙山寺的祖庙——安海龙山寺。作为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其始建于隋皇泰年间,如今所见为清康熙三十二年,由施琅等捐资修葺扩建。
    ·
    第一眼的安海龙山寺和台北龙山寺真的很像,梵宇清幽,疏落有致,主要区域从上空鸟瞰都呈一个“回”字型,其门壁梁柱也是极尽精雕细琢之美。不过规模上,安海龙山寺要更大一些。
    ·
    跨过“天竺钟梵”石牌坊后,就进入龙山寺的前殿,门上方悬着住持僧开慈撰写的“一片慈云”鎏金匾额。屋脊正中雕一颗火焰宝珠,两旁一对青龙奔向宝珠,表示双龙抢珠,降压火祥之意,甚是好看。
    ·
    穿过前殿,便进入了“回”字型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布局也是和台北的龙山寺最像的部分,都在殿前筑有亭榭,作为拜亭。而安海龙山寺正殿规模更高,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朱檐红墙,飞檐重叠,屋脊正中雕一座五层小宝塔,一对瓷雕龙朝向宝塔,取双龙护塔,镇邪摄吉之意。
    ·
    正殿之中供奉的便是龙山寺的镇馆之宝——明代的木雕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它被认为是福建最精美的造像之一。虽然在国内也见过不少千手千眼观音形象,但这一尊确实非同寻常。一般寺庙千手观音,大多为四十八手眼代千手千眼,而这尊观音却实实在在就有一千零八只手眼。
    ·
    目测佛像大约高4米左右,在佛的肩膀下面,主手垂弯合拱于胸前,手之两侧旁生出数不清的手来。每只手掌心各雕一只眼,带镯,分别拿着书卷、钟鼓、珠宝等物品。据说,整座佛像是用一株千年古樟树的雕刻而成,确实无论艺术还是历史价值都担得起镇寺之宝之称。不过这尊造像不能拍照,想看的小伙伴只有身临其境去感受。
    ·
    正殿之后的部分应该都是近年重建,可看性一般,时间允许可以再细细品味正殿和拜殿梁架之间的金漆木雕。这种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的雕刻方式,构图复杂,雕刻技法多样,以人物故事为主,贴以金箔,以朱红漆托底,使镂雕部分的金箔与底部的朱红漆相映,显得雍容华贵。
    ·
    🏠名字 | 安海龙山寺
    🎫门票 | 免费
    ⛳地址 | 泉州市晋江市海八中路242号
    🚗交通 | 导航“安海龙山寺”即可
    • 15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