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后探访上海老公 08-10 17:53
    开普敦公寓(Capetown Apartments)建于1940年,由英国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设计,以锐角弧形转角和三棱体结构闻名。侧面视角形似劈波斩浪的船头,与武康大楼的"巨轮"造型呼应,却因占地仅126.7㎡而更显精巧,被喻为"小熨斗"或"刀片楼"。这种设计完美适配了国富门公寓建设后遗留的三角形边角地块,成为上海因地制宜建筑的典范。

    开普敦公寓是一幢混合结构的四层楼现代公寓,建筑面积429平方米。建筑采用现代主义风格,造型简练而具动感,线条流畅。其沿街立面十分简洁,外墙体涂上淡黄色,朴实无华又充满朝气。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英国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这座属于英商的建筑被汪精卫政府没收。
    1942年,公寓被转手给"复兴银行"作为行址;
    1944年又易手至日本政府机构"华中振兴公司"属下的"中大银行"。这段时期,开普敦公寓既是金融机构的办公场所,也居住着银行的中高层职员。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大银行停业,开普敦公寓收归国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寓交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并一度改称为"二四〇公寓",名称取自其所在位置的道路序号。根据1989年的数据,当时公寓内有四个住户,共10名居民。
    2003年8月18日,开普敦公寓被列入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2015年8月17日,它被正式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20至1930年代是上海近代建筑发展的高潮期,无数中外富豪竞相在徐汇地区兴建别墅、公寓,导致房地产开发出现混乱局面。这种无序竞争留下了不少形状不规则的"边角料"地皮,而开普敦公寓正是建在一块三角形地皮上。建筑占地面积仅有126.7平方米,仅相当于今天一套普通三房两厅居室的大小。面对如此狭小且不规则的地块,设计师充分发挥才能,大胆采用三棱体的船舰形设计,使建筑物完美适应地皮形状。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被公认为富有创意的成功范例,在上海建筑史上极为罕见。建筑内部采用一梯一户的设计,每层一套住房。楼梯空间呈螺旋上升状,具有流线型的设计感。室内保留了老上海公寓的特色元素,如连续半圆形的券门、铁艺装饰等。部分房间还设有小阳台,可供居住者种花种草。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