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杭州的此刻

  • 游荡的阿炭 2024-03-07 13:03
    游西湖攻略|值得用半天时间来看懂孤山孤山是西湖中最大一座岛,东面与断桥白堤相连,岛上景点密集,且多值得细品,也是观赏西湖的一个绝佳位置,毕竟连清代的行宫也是设在这里的。对于初次到西湖的游客,孤山可以说是一日游的首选地之一。

    🎦游玩路线参考:
    西泠桥/苏小小墓-秋瑾墓-⭐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古籍馆-⭐文澜阁-⭐中山公园-⭐绿云径-⭐放鹤亭-白苏二公祠-⭐平湖秋月-逸云寄庐-⭐白堤/断桥

    🧭交通:
    地铁可在凤起路站下车,再骑车或步行前往断桥方向。
    从断桥上岛需步行,或坐景区观光车;从西泠桥上岛则步行/骑车/公交/打车都可以。
    上午游览推荐从断桥进岛,下午则比较推荐西泠桥,可以在岛上看夕阳。
    此外也可坐游船上下岛。

    🍵茶饮:
    西泠印社顶上有茶座,视野可俯瞰西湖;平湖秋月沿湖一带有茶和咖啡,也是传统的绝佳观湖点。

    🎫门票:全程无景点门票。
    ⏱游玩时间:半天

    🛎重点景点介绍:
    ⭐西泠印社:成立于清光绪年间(1904年),海内外著名的研究金石篆刻的民间艺术社团,吴昌硕(社长)、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等一众大家都为早期社员。其园址营建也是杭州现存山体园林的精品。对印学感兴趣不要错过山北麓的中国印学博物馆。

    ⭐文澜阁:清代为保存《四库全书》建造的全国七大皇家书阁之一,整体也是一座小规模的皇家园林。第五批全国文保单位。入口在隔壁的浙江博物馆孤山馆。

    ⭐浙江图书馆孤山馆(古籍部):有红楼、白楼两幢清末民初西式建筑,全国文保单位,《四库全书》现存场馆,可惜目前内部并不对外开放。此外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西侧还有一座中西结合的宫殿式建筑,名青白山居。

    ⭐中山公园:清代时原为皇帝南巡时的行宫的主轴线,原建筑无存,只剩地基和后山御花园(在右侧转角文澜阁后),1927年改作中山公园。上山有绿云径,可直通放鹤亭等各方向,路上散步拍照都很好。

    ⭐放鹤亭:为纪念北宋著名隐士,“梅妻鹤子”主角林和靖所建的亭阁,墓园、梅林,与远处保俶塔形成对景,此外还有同为纪念林氏后人的林社、林净因纪念亭。

    ⭐平湖秋月:传统西湖十景之一,不过其中整个岛南岸沿湖一带都是西湖绝佳的观景点。
    周边其它景点:宝石山,苏堤,曲院风荷,岳庙
    • 13
  • 五指山路彭于晏 2024-03-06 20:39
    🌿环境:
    在银泰商场内三楼的一家店,周围也都是餐饮


    🛎️服务:
    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培训过得,语气态度都是很统一的,会让人觉得专业,也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直接说菜吧

    「老头儿油爆虾沼虾王」我不太记得我们点的是哪种虾了,我弟点得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油爆的劲道是有的

    「老头儿卤鸭半只」这个卤鸭也合我胃口,和嘉兴的卤鸭差不多,卤鸭这东西,一个地方的做法出出入还是比较大的,这个我觉得不错

    「非一般葱包烩」这个味道相对淡一些,我忘了拍照了

    「老头儿干炸带鱼」这个比较有特色,特别是摆盘,带鱼炸的也恰到好处,值得一试

    「老头儿醋溜鸡」这个鸡味道也不错,有点像炒鸡,反正好吃的

    「糖醋排骨」没太多好说的,好吃,在线。

    吃饭前我们还开玩笑说,让我看看杭州美食荒漠是不是浪得虚名,哈哈,其实杭州好吃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我也很奇怪为啥会说杭州是美食荒漠,也许只是杭州的美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有自己本地的特色的菜却做得很一般不够出色的原因,才被大家诟病吧,扯远了,这家店值得推荐,有机会还会来。

    ps:最后配一张当天西湖的山水照,当天下雨下雪子,实景是非常美的一副山水图,远远的重峦叠嶂,那个山一层一层的淡去,非常的美,很幸运遇到这个天气,突出了西子湖畔的异样美景!😜
  • 窈慕颜 2024-03-06 09:28
    念了一年多,终于找到逛展搭子,去朝圣杭州国家版本馆……

    ⭕️尺度

    虽然是目前已落成的版本馆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实际逛起来感觉并没那么大。

    大约因为建筑本身都是超尺度的,它契合了纪念性公共建筑的项目定位……却和我认知里文人园林式的处理方式违合。

    古典园林以身为度,因而尺度亲和。

    所以,即便以风雨廊串接主要建筑群,依旧有种出镜感——就好像,二楼眺望回廊,条窗与门洞给予的关于中式园林框景、漏景的联想,却在进入时破功。在廊中窥景的不完全视角,大约与旧时园子里晒太阳的猫儿无异……

    ⭕️光影

    建筑最让我惊艳的依旧是光影——无论是阳光透过天窗,落在墙上。还是廊子里,被芭蕉衬出一片绿影。以及空中廊道,在钢索形成的虚隔断中,两侧的景致似有若无……

    这就是我印象里中式意境!

    ⭕️设计与后期运营,往往是公共建筑无法规避的矛盾。

    在版本馆里兜兜转转四个多钟头,除了那些建筑细部,参观流线之复杂几乎令我们(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的迷惑:

    从内部停车场到版本馆入口的冗长流线,还是建筑本身忽上忽下的路径,穿插两处额外收费的展览——建筑设计本身强调的室内外空间的流通、自然而来的空中廊道,无奈原路折返……

    ⭕️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

    雕版。饾版和拱花。多色套印。才有了如此生动的画面与藏书票。

    以及活字印刷术。

    我们站在先人几百上千年智慧成果的基础上,才有如今的轻而易举,却也不免感慨 古人每一步探索与尝试的不易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