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顺子_8840 07-07 00:19
    跑后一碗粉(100)|城南西路柳杨柳粉馆若想聆听最鲜活的长沙嗦粉声,这里绝对是不二之选。高峰时分,此起彼伏的嗦粉声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奏响了专属于长沙米粉江湖的独特乐章。不过,关于长沙人究竟是“嗦粉”还是“呷粉”,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今天是“跑后一碗粉”的第一百期,我来到了这家被长沙探店博主们一致推崇、堪称“顶流”的柳杨柳粉馆。前几年,因门面租期届满,房东收回店铺亲自经营,柳杨柳粉馆无奈闭店。这一消息在长沙米粉江湖掀起轩然大波。没想到,房东接手后生意惨淡,柳杨柳粉馆得以重新开张,一时间,老食客们纷纷涌来打卡,用行动诉说着对这碗粉的眷恋。
    走进店内,首先得遵循老板定下的两条“铁律”:一是只收现金,在移动支付盛行的今天,这里仿佛是个“复古孤岛”;二是只有肉丝码子。老板是个典型的长沙老倌子,身材精瘦,用长沙话说就是“刮瘦”,唇上留着小胡子,工作时总爱叼着一支烟,任由烟灰自然飘落,透着一股随性不羁的劲儿。他十分健谈,一聊起粉来便滔滔不绝:“一碗好粉,讲究油热、汤热、粉热,还得用明火铁锅、竹篓长筷这些老物件。”为了做出地道的长沙粉,店里的铁锅和竹篓都是他特意定制的。
    最精彩的,当属老板的“下粉表演”。他熟练地拿起碗,精准地调配酱油、盐和味精做底,撒上芹菜和葱花。随后,将手工粉放入沸腾的铁锅中,盖上锅盖焖煮。待粉即将出锅时,一勺滚烫的猪油浇在碗里的调料上,“刺啦”一声激发出浓郁香气,接着舀上一瓢清澈透亮的骨汤,最后把煮好的米粉捞入碗中。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严谨细致,一碗承载着老长沙味道的米粉便呈现在眼前。
    这碗粉在热油、热汤、热粉的三重“攻势”下,着实烫嘴,得先轻轻吹凉才能入口,也难怪店里嗦粉声此起彼伏。手工粉切得纤细均匀,质地细腻,入口软糯,裹着鲜香的骨汤,瞬间在舌尖化开。肉丝码子是传统的长沙细码,没有浓重的酱色,口感软糯适中,在原汤的浸润下,即便只吃一碗光头粉,也鲜香无比。
    要说柳杨柳粉店是长沙“排名第一”,或许有人觉得言过其实。但它真正打动食客的,是老板对长沙米粉传统的坚守,是那份不改的老味道,还有老板独特的个性与情怀。正是这些特质,让这家粉馆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No1”。
    临走时,我好奇地问老板店名为何叫“柳杨柳”。他笑着解释:“我姓柳’,我堂客姓杨,还有一个‘柳’,是我儿子的姓。”那一刻,他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