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沪上老字号 08-12 23:44
    **🔥魔都必打卡|沉浸式体验"红色起点",一大会址超全参观攻略!**
    **📍坐标: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作为00后大学生,上周班级团建去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没想到红色景点也能这么出片!整理这份年轻化参观指南,带你解锁教科书里的历史现场~
    **🎫【参观须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
    ▫️预约方式:GZH"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免费预约
    💡学生党福利:持学生证可走绿色通道!
    **📸【沉浸式打卡点】**
    1️⃣ **石库门建筑群**
    ▪️原汁原味的1921年会场复原场景
    ▪️必拍:青砖黛瓦+雕花门头,建议穿民国风服装
    2️⃣ **巨型铜版画《起点》**
    ▪️13位代表浮雕墙,光影效果超震撼
    ▪️隐藏机位:侧逆光拍摄剪影超有氛围
    3️⃣ **初心邮局**
    ▪️可以寄出盖有纪念邮戳的明信片
    ▪️限定文创:建党百年纪念笔记本(38元)
    **✨【新展亮点】**
    ✅ 全息投影还原"南湖红船"会议场景
    ✅ 触摸屏玩"历史选择题"互动游戏
    ✅ AR眼镜看动态版《新青年》杂志
    **📚【学习干货】**
    ▪️推荐先看《觉醒年代》再来参观,超有代入感!
    ▪️馆内志愿者讲解员超专业(每天10:00/14:00两场)
    **🍦【周边美食】**
    ▫️步行5分钟可达"阿嬷手作"(新天地店)
    ▫️推荐尝试"真理的味道"联名文创雪糕(巧克力味超浓)
    **💡学姐小贴士**
    1. 避开周末上午的人流高峰
    2. 纪念馆西侧的小花园很适合安静阅读
    3. 参与"党史知识闯关"可兑换纪念徽章
    **🌟参观感悟**
    触摸着百年前的砖墙,突然懂了什么叫"不忘初心"。那些课本里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变得鲜活立体。强烈建议大学生都来感受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 红桃桃 08-12 22:33
    上海可参观的老建筑 蔡元培故居蔡元培先生在上海留下了许多足迹,他先后在这里生活与工作了16年。由于一生未置办过房产,他的寓所全是租赁的。
    蔡元培早期曾在登贤里、福源里、鸿庆里等落过脚,1928年定居上海后,分别租住在慕尔鸣路升平街243号、极司菲尔路49号、静安别墅54号、愚园路884号和海格路175号。

    🎫门票:🆓 不用预约
    🕒开放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30(周一闭馆,⚠️三楼实物馆只在周三开放)
    ⏱️参观时长:20分钟
    📍地点: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
    🚇交通:地铁②/⑦/⑭号线静安寺站12号口出,步行320米
    🗺️附近老建筑:德莱蒙德住宅(250米)⏩️详见专辑#上海100栋可参观的老建筑#

    📆建筑年代:20世纪30年代
    📝历史
    1901年,蔡元培初入上海,到澄衷学堂任代理校长。9月,进入南洋公学任教。
    1902年,先后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
    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光复会,次年并入同盟会,任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27年,蔡元培与萧友梅共同创立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
    1928年,蔡元培组织创办国立中央研究院并任院长,8月起定居上海。
    1932年,蔡元培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7年10月29日,蔡元培迁居到海格路175号(今华山路303弄16号),11月27日因上海沦陷举家迁居香港,这里是他在上海的Z后一处住所。
    1946年,蔡元培的夫人周峻携家眷返沪后仍居住于此。
    1984年,蔡元培故居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2月,故居底层作为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8年1月,故居三楼实物馆开放。

    🏛️建筑特色
    英式花园洋房,高三层。外立面为淡黄色水泥拉毛,部分拱形窗处使用清水红砖装饰,山墙有半露木构架。屋顶双坡红瓦,建有高耸的烟囱。东南面带花园。
    底层为半地下室,现为陈列馆,介绍蔡元培生平。二层为保留的家属居住区。三层还原蔡元培生活场景,陈列着他用过的实物,走廊内书柜存放着大量与蔡元培相关的书籍。
    • 12
  • 后探访上海老公 08-10 17:53
    开普敦公寓(Capetown Apartments)建于1940年,由英国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设计,以锐角弧形转角和三棱体结构闻名。侧面视角形似劈波斩浪的船头,与武康大楼的"巨轮"造型呼应,却因占地仅126.7㎡而更显精巧,被喻为"小熨斗"或"刀片楼"。这种设计完美适配了国富门公寓建设后遗留的三角形边角地块,成为上海因地制宜建筑的典范。

    开普敦公寓是一幢混合结构的四层楼现代公寓,建筑面积429平方米。建筑采用现代主义风格,造型简练而具动感,线条流畅。其沿街立面十分简洁,外墙体涂上淡黄色,朴实无华又充满朝气。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英国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这座属于英商的建筑被汪精卫政府没收。
    1942年,公寓被转手给"复兴银行"作为行址;
    1944年又易手至日本政府机构"华中振兴公司"属下的"中大银行"。这段时期,开普敦公寓既是金融机构的办公场所,也居住着银行的中高层职员。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大银行停业,开普敦公寓收归国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寓交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并一度改称为"二四〇公寓",名称取自其所在位置的道路序号。根据1989年的数据,当时公寓内有四个住户,共10名居民。
    2003年8月18日,开普敦公寓被列入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2015年8月17日,它被正式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920至1930年代是上海近代建筑发展的高潮期,无数中外富豪竞相在徐汇地区兴建别墅、公寓,导致房地产开发出现混乱局面。这种无序竞争留下了不少形状不规则的"边角料"地皮,而开普敦公寓正是建在一块三角形地皮上。建筑占地面积仅有126.7平方米,仅相当于今天一套普通三房两厅居室的大小。面对如此狭小且不规则的地块,设计师充分发挥才能,大胆采用三棱体的船舰形设计,使建筑物完美适应地皮形状。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被公认为富有创意的成功范例,在上海建筑史上极为罕见。建筑内部采用一梯一户的设计,每层一套住房。楼梯空间呈螺旋上升状,具有流线型的设计感。室内保留了老上海公寓的特色元素,如连续半圆形的券门、铁艺装饰等。部分房间还设有小阳台,可供居住者种花种草。
  • Tina妈妈_7719 08-08 16:58
    带娃游上海推荐 豫园/城隍庙商圈🚇10/14号线 豫园站
    地铁站名叫“豫园”,但老上海人更习惯叫城隍庙(城隍庙历史比豫园久),指城隍庙商圈,也指道教庙。 城隍庙商圈不收费,进庙¥10/人,9:00-17:00。
    豫园也在商圈里,明代古典园林,¥30/人,周一闭馆,周四9:00-16:00,周二三五六日增设夏季夜场18:30-21:00。

    【关于逛】:
    📒商圈共8个门,建议3号进,顺序逛一圈,具体路线见图2️⃣。
    📒3号门童涵春堂的香囊(¥30-60)很别致,还可以DIY手串(¥88-108),养生茶也🉑试试,楼上有中医博物馆。
    📒4号门有公共厕所,进入商圈内的厕所几乎都在商场二楼,比较难找。
    📒5号门民间手艺值得细细看一下:非遗泥塑、水拓、古法琉璃、迷你铜印、指掌画、苏绣、缠花、内画、剪影、皮影、中国结、铜印、微刻,价格略高,东西是真材实料手工的。摊位对面的食品商店特产伴手礼不错,比2号门的正宗。
    📒6号门豫园百货二楼拍照📷很出片。
    📒华宝楼一楼丝巾旗袍,二楼古玩,三楼不定期主题特展。
    📒城隍庙入口礼豫亭旁的纪念品商店东西不错,价格不贵。
    📒豫园入口对面有移动充电宝,还有个文创小铺东西也不错。
    📒7号门“我❤️豫园”大字后有行李寄存柜,门口就是双层观光巴士站。
    📒8号门旁是城隍庙另一个入口,这里进入也可从另一个“入口”出去到中心广场,城隍庙后殿还有个出口通到中心广场,但这个口只出不进。
    📒1号门豫园老街上有个入口上二楼茶室,可在过道上往下拍老街的民国风情,老街的文创纪念品不错,💌有个邮站可寄明信片。
    📒2号门特产市集、小吃店,出去左边到校场、地铁口,右边古城公园、外滩方向。

    【关于吃】:
    📒3号门:九狮楼下老字号南翔馒头、宁波汤圆、德兴面馆、沈大成点心、大壶春生煎。
    📒4-5门:shake shack、皮爷咖啡(装修中)、松月楼素包、松鹤楼苏式面、7-11超市。
    📒6号门:中心广场的城隍庙小吃广场改造中。
    📒6-7号门拐角处有个麦当劳。
    📒8号门出去城隍庙入口旁豫园社区食堂很平价。
    📒进庙吃素面,¥22/碗,很鲜美。
    📒九曲桥旁有常年排队的小笼包,绿波廊的点心也很地道,桥中心湖心亭茶室二楼风景是好的,略贵。
    📒2号口也有一片小吃店铺,打牙祭🉑,想吃地道些的建议九狮楼底下和九曲桥附近。
    📒校场路小吃街东西也OK,夜市很热闹。

    ㊗️逛吃愉快
    • 10
  • 小叶快睡觉 07-27 11:11
    淮海中路citywalk 一日游 超详细路线📷暴走淮海中路👍超好逛🚶不走回头路‼️
    起点🚇陕西南路🆚终点🚇淮海中路

    第1️⃣站:优衣库(全球旗舰店)
    服饰品类很丰富,很齐全,一共有五层

    第2️⃣站:金字塔之巅
    一家埃及文化的文创店,有各种冰箱贴、小首饰、珠串、包包…

    第3️⃣站:HAUS NOWHERE(GM巨人展)
    火遍全网的巨人📷很好拍,超多🉑出片机位,别错过,店内主要是卖墨镜和香氛

    第4️⃣站:EMIS
    帽子颜色很齐全,店里光线偏冷白调,拍照巨好看🤩

    第5️⃣站:Niko and...
    一共三层,好逛又好拍,有男女装、饰品、家具、日杂小摆件、露营装备及餐厅,超级大

    第6️⃣站:無印良品
    整整三层楼,东西很齐全,听说三楼餐吧的小食很好吃😋

    第7️⃣站:MINISO PIN主题店
    一共两层,粉粉嫩嫩🉐少女心爆棚🩵好多爆款联名 🈶三丽鸥 HelloKitty很多IP

    第8️⃣站:FARMERBOB(上海旗舰店)
    全球首家旗舰店 主要以“麦田新主”为主题,有盲盒区、咖啡区、露营专区,还有各种潮玩、服饰、配饰…

    第9️⃣站:布廊Boulang
    藏在都市里的褶皱艺术,整个空间布置很用心结合得很好

    第🔟站:TX年轻力中心
    融合了创新体验零售和沉浸艺术,不平凡的6层楼

    第十一站:Hai550
    HAI550是国内首个致力于可持续生活的商业综合体,涵盖了零售 展览 画廊 买手店还有永续实验室

    📝这些店铺全在淮海中路📍起点可以自由选择,全部都可以逛到⚠️另外这些店铺都比较贵💰比较适合逛以及拍拍照哦🤳
    • 17
  • Hanson商业观察 07-22 15:57
    洛克·外滩源:百年建筑群里的非标商业地标洛克·外滩源是上海市中心稀缺的历史保护街区,坐落于上海心脏,苏州河畔,与外滩咫尺之距,经过长达17年的修缮改造,于2023年9月竣工,百年建筑群悄然苏醒。

    14幢百年建筑沿圆明园路铺展,从1904年安妮女王复兴风的圆明园公寓,到邬达克的哥特杰作真光大楼,再到Art Deco地标亚洲文会大楼——凝固的岁月在此形成一本“步行可读”的建筑史诗。精心修复的风化砖墙、重组的水磨石地坪,每一寸肌理都承载着可触摸的百年回响。

    这片百年场域拒绝千篇一律的封闭盒子,以“非标”基因重塑商业灵魂:

    街巷魔法:窄巷广场与新旧共生的呼吸感

    街区用“3大广场+窄巷体系”打破封闭感:

    ▫ 博物院广场:嵌在美术馆与安培洋行之间,露天剧场般举办快闪与艺术节

    ▫ 安仁里弄堂:复刻消失的里弄,连接香港路与日落广场,青砖墙下咖啡香飘散

    ▫ 建筑外摆位:观夏香氛店借半圆拱窗设花艺台,BROSHOP单车店延伸骑行文化到街角,历史建筑的厚重,被轻盈的当代生活场景激活

    百年空间变身“灵感容器”

    ▫ 旗舰店收割机:野兽派即将开业,将藏身以百年红砖建筑为容器,承载当代艺术空间,实现历史原貌与先锋创意的共生的圆明园公寓内;观夏在以折衷主义建筑为基底,融合新古典主义装饰美学与现代办公功能的哈密大楼里制香

    ▫ 文艺心脏:%Arabica玻璃房对望半岛酒店,理想国书店2F“作家浴室”藏着罗马假日编剧同款浴缸,一楼大田秀画廊则用AI艺术对话老外滩

    逛吃Tips

    → 扫建筑铭牌二维码,听鲁迅看米老鼠的“光陆大戏院”往事

    → 夜访:渐变灯光洗亮红砖,美丰大楼如悬浮魔盒

    → 必打卡:Horiguchi Coffee手冲、Luneurs焦糖海盐冰淇淋

    老建筑是历史的容器,我们在其中装满今日的烟火。

    洛克·外滩源:一步穿越百年,让历史“可触摸”,它永不退场,只是以更鲜活的姿态与当下同频呼吸。
    • 16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