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许我笔墨三千绝世 2021-06-05 13:44
    莲花洞莲花洞是北魏时期石刻艺术造诣颇高的洞窟之一。它位于老龙窝的前上方,从老龙窝拾阶而上,不一会便能看到。

    石窟开凿于北魏正始至孝昌年间(504-527年),高、宽均为6米多,进深近10米,因窟顶雕刻着一朵精美的大莲花而得名。莲花因“出污泥而不染”而被演绎成佛教的“西方净土世界”——据《佛本生传》记载,释迦牟尼降生时“池内遍生奇妙之莲”,东西南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成佛后坐于莲花座上则“居之净土也”。释迦牟尼灭度之前,弟子迦叶捻莲一笑,佛祖便将眼睛付诸于他,于是众罗汉菩萨便都拿起莲蒂,顿时诸佛与菩萨坐下或站立的地方就都出现了莲台。因此莲花被称为“佛门圣花”,就连诸佛的结跏趺坐也被称为“万莲花坐”,而所着袈裟也有“莲花服”的德名。

    所以在龙门,不少石窟的藻井都是以莲花为雕饰的,但是像莲花洞这样精美的大型莲花浮雕却十分罕见——它镶嵌在窟顶正中央,直径3米多,饱含莲子的莲蓬和周围叠压的莲花瓣立体感强,十分逼真,外沿忍冬草(又称金银花)花纹围成的图案,使得整个窟顶成了一个佛国世界的风荷莲池。在莲花的周围还镌刻着六身飞天,她们头挽花髻,细腰长裙,衣带飘逸,体态轻盈,姿势优美,或手持乐器、或手捧果盘,朝着洞中的主佛释迦牟尼乘风飞翔,似有音乐般的旋律,又有行云流水般的动感,无疑是北魏时期“中原模式”的优秀石雕艺术作品。

    洞中主尊为5米多高的释迦牟尼立像——通常所见释迦牟尼多呈坐姿或卧姿,而以立姿出现,即使在龙门,也仅莲花洞一处。在佛教中这一形象被称为“教化”,也叫“劝化”,“教人而化恶为善也”;同时也含有“乞食”的意思,“乞人施物,一名教化,又曰劝化”。可惜如今头部已失,仅存后部的发髻,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两侧弟子迦叶和阿南,头像也都被盗凿,据说现收藏于法国的吉美博物馆——尽管如此,那种风尘仆仆的衣褶和迦叶手中似哗哗作响的锡杖,你似仍可感受到这种“教化”所包含的寓意。

    阿难,迦叶手持锡杖的这一造像,在龙门石窟中也是仅有的——锡杖又名“声杖”、“鸣杖”,杖高齐眉,头有环,原是僧人化缘求斋的用具,求食时振环有声,以代叩门,又可防犬,以后逐渐演变成佛教的一种法器。而南侧的阿难左手持莲蕾,右手置胸前,似持重憨厚。另外紧靠二弟子还雕有二菩萨侍立,其中右胁持菩萨的头像现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在莲花洞南北两壁,还雕刻着不少小佛龛和多幅佛教故事图画,其中多为“维摩变”,另外还有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思悟道和传扬佛法的“树下思维”和“树下授法”的故事。而雕刻工艺最为精湛的,当属南壁一小佛龛内的两幅“王位相让”图——“王位相让”是说释迦牟尼前身的悉达多太子,在朝拜阿罗迦兰圣者的途中,经过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时,国王劝他切勿入山,并情愿以国土和王位相让,但悉达多太子拒绝了国王的好意,只为寻求解脱苦难的根本办法入山而去——在这幅壁画中,悉达多太子坐在菩提树下,右手二指支顶,左手二指指着自己的鼻子,面对头戴冕旒、跪在自己面前的国王似乎在说:“故我入山,欲修灭尽苦源之法……”(《因果经》)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