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effietian 08-30 00:00
    沙溪古镇以北1公里左右的下科村,有一家四爷马帮饭店,由马帮第四代传承人马四爷主理。看到有马帮历史讲解和马帮饭体验,便打电话预约了午餐,大约在中午12点开始。
    饭前会先邀请大家到二楼的体验馆,听店员讲解马帮文化历史。
    马帮是从唐朝起,依靠马匹作为运输工具从事长途贸易的民间组织,类似今日的快递公司,在当时主要是负责运输茶叶和一些贵重货物到西藏(藏人嗜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将唐人饮茶的习惯带到当地后逐渐带起风潮)。西藏高原地区不产茶叶,因此藏人以马匹与汉人交换官茶,称为“茶马互市”,从云南南部到西藏这条贸易商道则被称作“茶马古道”,属于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段。
    马帮的日常行事交流规矩多,就连吃饭都有很多暗语和忌讳,比如 “碗”谐音“晚”,暗示送货会延迟晚到,因此“碗”要改称“莲花”;“筷子”谐音“快”,有快速到达的意思,送货太快容易出事故也不行,因此“筷子”要叫“帮手”;吃饭称“开稍”,夜间露宿称“开亮”。对马帮来说最宝贵的财富是马,甚至比人金贵,因此吃饭前要先喂马,队伍里也需要有专门的马医照看马匹。
    运输路途遥远,山路多而窄,所以马匹不需要太高大,一般以行动灵敏和耐力较强的大理马为主力。队伍中领头的马匹叫“头马”,享受的配置和待遇最高最骄傲,头上佩戴的马笼头有漂亮的花朵装饰,正中间竖列嵌着两面圆形镜子(有辟xié的作用),身披红绸,脖子挂着最大的驼铃,每一个铃直径足足有十六七公分,摇晃起来不是清脆的叮叮当当响,而是带点沉重的叩喽喽的声音,不刺耳,很好听。山间铃响马帮来,听到隆隆的驼铃响起,便知是威武的马帮经过此处了,顺便一提,鼎盛时期大的马帮队伍,一支便成百上千人。
    接收完满满的马帮知识后,午饭也准备好了,大约有十来道菜:煎乳饼、炸薯片、蕨菜、炒时蔬、炒火腿、马锅腊肠饭,菌菇汤,还有一壶马帮酒,到最后吃不完真的吃不完,马四爷还让我们吃快点,免费多续些份量,我们则一直默默把肉喂给店里的狗狗巧克力。本来怕火腿太咸不能给他吃,但马四爷说巧克力身体特别好,每天就吃客人吃剩下的肉,怪不得老蹲在我们身边眼巴巴地看着,也不上来抢,喂给他就吃,真的很乖。
    店里的服务员和讲解员来自不同地方的义工,聊了一下才知道这边很多招义工的餐厅和民宿,希望今后也有机会体验一下~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