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奉小凤 2021-10-02 00:00
    国庆乐山游避坑指南‼️🟣去乐山就是为了吃,相信许多朋友都是这个心态🟣但一圈下来后,可能要失望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巴适,所以做好攻略尤其重要,少走弯路体验会好很多🟣

    这是我之前中秋乐山行感觉坑的三个地方,希望给大家国庆乐山行做个参考

    ➕➕➕➕➕➕➕➕➕➕➕➕➕➕➕

    首先点1⃣️个坑 「鞠婆婆•绵绵冰•凉糕•手工冰粉(教育学院总店)」是好吃的,但是点餐排一次队取餐排一次队,前后加起来快一个小时,看你觉得值不值了,我还好,因为我没吃过绵绵冰。主要这是我强烈要求的第一站,吃到第一口后,朋友说“这就是个绵绵冰而已”这个评价就像有人问我那个男生长得帅不帅我回答“他就是个人”一样冷酷无情无理取闹😆well,没有吃过绵绵冰的想打卡,建议去别的分店,这家店是真的人多,教育学院附近的都是人山人海,每一家店,无一例外。(店家说国庆加了机器了,可能会快一点)

    ➕➕➕➕➕➕➕➕➕➕➕➕➕➕➕

    第2⃣️坑 「九九豆腐脑(新村一分店)」我们的第二站,无论口感口味还是配料我们都吃不出任何好。每个豆腐脑都是一样的味道,都有细苕粉,肥肠豆腐脑和牛肉豆腐脑都是粉蒸肉,和单点的粉蒸肉一样的。淀粉过多,可能这真的就是小学生的早饭吧。成都也有店,值不值得到乐山专门吃原味可以先在成都试一下水自行感受判断再决定。

    ➕➕➕➕➕➕➕➕➕➕➕➕➕➕➕

    第3⃣️坑: 「张公桥美食夜市」找夜市的时候平台就推这一个地方,看到博主推这里的各种小吃,哪家的钵钵鸡最好吃,哪家的烧烤念念不忘,哪家的跷脚牛肉绝绝子,哪家的鸭儿香我们就真的以为一顿能吃到这么多结果‼️美食街不等于夜市‼️这些博主怕是吃了三天才吃了这么多店,我们来吃宵夜的,看到这条街的阵仗直接劝退了,点了两份外卖回民宿看电影了。跟我们一样想法想吃小吃的可以不用考虑这里了……
  • 林大头家的小兔 2021-10-02 00:00
    婆婆说这是我订的最棒的酒店了!国庆一家四口从成都出发,去乐山看大佛,每次节假日出行都是我订的酒店,总被婆婆嘲笑说我太抠了!

    这次选了很久,定了这家丽枫酒店,一走进房间,就连公公都惊叹一句,太棒了!

    1️⃣
    🏠房间设施:全新,而且装修风格很舒适,简约风又不失优雅,空调、房间开关全是自动化的,太高级了!

    2️⃣
    🛏️床:订了两间,一间大床房,一间双床房,房间宽床大,而且床垫和枕头都是泰国乳胶材质,睡得非常舒服。

    3️⃣
    🧹卫生:相当干净整洁,可以趴在地板睡的那种

    4️⃣
    🪟房间景观:我们住的是13楼,可以看到一点点江,就算是江景房吧,哈哈😆

    5️⃣
    🚌位置交通:酒店位置在师范学院后门处,有点偏!但去大佛是真的近,打车🚖10块钱,3公里左右。

    6️⃣
    🍴餐厅:没在酒店用早餐🥣,酒店是25一位,因为去了当地肯定要吃当地的特色小店嘛!出酒店右转走到坡底,有一家很棒的早餐店,包子超好吃😋,强烈推荐。

    7️⃣
    💁‍♂️服务:服务很好,举两个例子🌰说明,一是到那时前台有两个人,在帮前一批顾客办理入住,我们来后一直跟我们说很快,马上就到,耐心等会哈,就担心我们等久了不悦,其实完全没有哈!

    二是13:30退房,中午12点房卡就失效了,客房服务员💁‍♂️一看到,立即呼叫前台确认了入住人姓名后就给我们开门了,还很抱歉的说对不起。

    🦜啰嗦几句:
    a. 酒店免费停车,免费自助洗衣;

    b. 可以延迟到下午13:30退房,这点超nice,不过到了12点要去前台续卡;

    c. 酒店出门右转下坡道有早餐🥣、午餐🍚、宵夜🍢吃,其中还有网红店。
  • 沐之佐 2021-09-29 23:17
    今天偶然刷到国庆节7天老板休息,惊得我一滚!我差点还准备十月一号之后再去打卡呢,也还好是提前来成都玩了。地址在郁金香广场内,我不到四点就去了,我以为我第一名呢,竟然有两人比我早,佩服!四点半之前第一轮8人都已经够了。今天排队的人属实有点多,老板把卷门拉起来看到排队人群时直接瞳孔地震,惊的一个后仰,哈哈,有点可爱🥳邀请我们第一批8人进店的时候,头伸出来又是惊的倒吸一口气人更多了,可能大家都刷到国庆老板休息的通知了吧,哈哈。说实话店铺外的环境真的有点勉强,一旦进到店里,绝对是别有洞天,氛围感拉满,像是穿越了似的。暖暖的灯光摇曳不停,蒸汽和烟火气让人着迷。老板和着音乐一边哼唱一边有条不紊地忙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以从老板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那种热爱生活,热爱这份工作的劲儿,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会自然而然的感染到你,让你觉得很温暖很放松,这才是最棒的开胃菜。菜单在排队时就摆出来了,我要了不辣的白龙面,扇贝豆腐(很解腻),面吃到一半时又要了樱花果冻。说回拉面,汤底鲜香绝了,真材实料,醇厚但是一点都不腻,要不是喝到后面碗底好多小葱我咽不下去,不然汤底我能直接干完。面条煮到刚好,一口面一口汤绝配。糖心蛋色香味全。叉烧很厚实,真实诚。两片我就到顶了,有人还要了双倍叉烧我敬你这位勇士。叉烧加海苔脆层次丰富口味还互补。樱花果冻当饭后甜点正好,吃下一整朵花,樱花形的小勺色彩流转,用来收藏真得很棒。整个吃完后很舒服,心满意足。我会怀念这口味道,这种氛围的。
  • 小陈品成都 2021-09-29 16:52
    组织何在,向南而生-打卡成都美食之组织向南成都人好辣,但川菜并非以辣起家,《川菜烹饪事典》中有道至清代中后期,川菜已发展为24种味型。既注重各味调和,又有其独特风味。俗语说‘川菜百味方成席’方为此意。
    环境:从曾经开在桐梓林的组织私房菜到如今的组织向南风格都是比较怀旧的,比较复古一点。这家店在象南里里面,走停车场的E区4号楼梯上去,位置不太好找,整体店铺还是比较宽敞的,包括座位之间也有一定的间距,但用餐时间还是较为吵闹,也很正常,毕竟人多,有包间,但不算完全隔离开的,过道上的座位相对安静一些。
    服务:菜单是比较新颖的,是用手写的,感觉有点像武林秘籍的感觉。服务态度还是挺好的,积极的推荐菜品,热情的掺茶倒水,看到茶没有了也是很快的更换,比较积极主动也很热心。感觉服务员之间气氛也很融洽。
    菜品及味道:个人感觉整体的口味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合适,不多不少,口感刚好。菜单上的隐藏菜品需问服务员。(服务员说的就是腰花)装菜的盘子倒是挺大的,菜的分量就一般,感觉还是看起比较多但是整体菜品的观感还是挺好的,比较有食欲。个人觉得可以多次来吃。
    「腰花」没在采用传统肝腰合炒的方式,单炒腰花首先火候还是不错的,腰花处理的挺好,基本没什么腥味,本身口感还是脆嫩的,个头还是比较大的,重点是调味比较均衡。这个菜也算每桌必点的招牌菜。
    「青椒绝情鸡」鸡肉切的较小,但比较入味,辣味适中,配有合适的麻味,鸡肉口感表面有些油爆炒过的酥脆,肉质的话还行,不算很老,青椒炒的干香。这道菜比较重油,比较下饭。
    「回锅肉」咸菜蒜苗回锅肉,也算比较传统的作法,用料比较丰富,切的比较薄一点,豆瓣酱是灵魂,瘦肉不是很柴的,肥肉带点焦脆,但本身肥而不腻。个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老表炒牛肉」就是芹菜木耳炒牛肉,有些许辣味,牛肉切的还是适中,口感还是比较鲜嫩的,其他倒是没啥子特点的。
    「素炒苕尖」炝炒的,比较软、嫩、清香。盐味适中。
  • 安哥多肉 2021-09-29 08:11
    四姑娘山 最适合拍照的是背后的公路成都➡️四姑娘山
    (关于拍照位置可直接拉到最后)
    .
    🚗关于交通:
    成都租车,自驾,直接导航四姑娘山景区
    车程四个多小时
    成都出发,从成都上高速➡️映秀下高速
    下高速后是省道,一直到四姑娘山
    .
    🚙关于路况
    轿车都可通行,省道都是柏油路,平整,只是比较窄,双向单车道,上山和下山各有两节盘山公路,弯道较大,但是只要速度放慢基本没问题,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只是有个别地方有施工的慢慢让车就可以,整体我觉得这路况算可以的
    ⚠️
    注意的是,下雨天和晚上最好不要赶夜车,这种路晴天没问题,天气不好还是容易出事,走省道速度不要太快,别赶时间,安全第一
    .
    ⛰️
    关于景区
    我只去了双桥沟 💰150/人(门票➕观光车)
    早上成都出发,中午12点半到的四姑娘山民宿,随便吃了个东西,下午两点进入双桥沟景区
    我觉得最好再早个一两个小时进去,因为景区观光车把你送到最上面的景区就要开差不多50分钟,最后我玩漂流的时候是下午5点了,还是蛮冷了,路上遇到观光车,招手即停
    .
    📷关于拍照
    我个人觉得公路上和雪山拍照最合适的地方是👉到山顶下了交通车后,顺着你下车右后方的栈道,就是下山的栈道往下走,然后顺着栈道第一个岔口,往右边走,出到马路上就是了,就是封面p1和p3我拍摄的位置,个人觉得在这里可以多拍点照片,因为越往下你越发现,这里拍照最好看也是人最少的!(但是节假日人多不多我就不确定了🧐)
    .
    🚣🏼‍♀️关于漂流
    不会打湿衣服,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玩一玩,很放松,真的有鸟在天上飞,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这是自费项目 90元/人。###
    .
    最后就是,带洗漱啊擦脸的啊啥的最好搞分装,这里海拔高了还是有气压的问题,我带的正装的包装,化妆水防晒霜啥的有点满,喷了一些出来,弄分装的话好一点,不浪费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