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holygod 2024-06-27 21:16
    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冷门景点。我们周末来玩的,都没太多人,可能也只有假期里会多一些,所以想找小众景点的,这是个好地方。据说赤水这边还大片白垩纪时期的活化石桫椤林,所以赤水也座落着一个桫椤博物馆。人气不高估计也是因为被赤水大瀑布那边带跑了人气。其实想爬爬山,穿穿林,这里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这也没啥山,毕竟称之为“沟”,全程走还是很长的,建议购买双程游览车票,途中可以无限次上下车。我们都不是喜欢走路的类型,所以索性就坐到了终点站三洞,走到四洞,再坐车回来到二洞看了再坐车返程。空气挺好的,就夏天还是比较潮湿闷热。

    这个景点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瀑布。每一个洞都有一个瀑布,在四洞的瀑布(水帘洞)甚至可以走进水帘洞,感受当年孙悟空居住的环境,真还挺不错的[狗头]

    不过票价总体还是偏贵吧。门票含进出游览车105一个人,我们四个人各种平台找,被我们找到豆因和同程,美团好像是新用户可以优惠几块钱❗但是!进景区和上游览车都需要验码,然而个别平台的门票码景区闸机竟然无法识别导致进不去!就真的很尴尬,花了钱进不去。这种情况只能让景区保安用平台商家app来扫码才行,有些保安并不是很会。导致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优惠,结果有个朋友在豆因买的码扫不了,重新在飞猪买了闸机也不识别,最后保安来人工验码才行,真的应该改善下!
  • 番友_73411 2024-06-27 13:58
    贵阳省博物馆,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座承载着贵州深厚历史文化的殿堂。这座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贵州的地域特色和传统的建筑风格,彰显出独特的韵味。
    博物馆的外墙采用青灰色的石材砌成,给人一种庄重而古朴的感觉。大门两侧的石狮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珍贵的文化宝库。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高悬的吊灯洒下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博物馆的展览区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都陈列着与贵州历史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在“贵州史前文化”展厅中,你可以看到各种石器、陶器等古代遗物,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贵州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故事。而在“贵州民族文化”展厅中,则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品等,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博物馆内的解说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士,他们用生动的语言为游客们讲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解说员的引导下,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遥远的年代,亲身感受那些古老文化的魅力。
    除了展览区外,博物馆还设有休息区、纪念品商店等区域。在休息区,游客们可以品尝到贵州的特色美食和茶饮,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风味。而在纪念品商店,则可以选购到各种与贵州历史文化相关的纪念品,留下难忘的回忆。
    每当夕阳西下时,博物馆的灯光会逐渐亮起,与周围的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此时,漫步在博物馆的周围,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让人不禁陶醉其中。贵阳省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贵州历史文化的殿堂,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辉煌。
  • 水煮小鱼V 2024-06-26 18:58
    一提到“抹茶”,似乎总会和日本联系到一起,很多人甚至会觉得“世界抹茶在日本”。来了铜仁才知道,现在在市面上吃到的各种抹茶食品,其抹茶原材料,都来自贵州铜仁😍地处古思州的江口县,产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贵州铜仁生产的“欧标抹茶”,更是远销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贵州抹茶出口量已经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三。这,就是“世界抹茶超级工厂”的实力。
    1980 年,一颗古茶籽化石在贵州西南部的晴隆县被发现,这是一颗距今一百万年以上的茶籽化石,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茶籽就是茶的种子。这颗茶籽化石的发现,似乎在冥冥之中彰显着茶与贵州之间前世今生的缘分——“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云贵。”
    抹茶原称“末茶”,兴起于唐(一说魏晋),繁盛于宋。当时的人们把茶饼研磨成粉末,再利用热水冲开茶粉,同时用茶匙把茶汤打出泡沫,还由此形成了“斗茶”文化。明朝以来,我国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末茶”的饮用习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不过,这种饮茶习惯随着文化交流传入日本,被日本人民所接受并推崇,成为日式茶道的一个文化符号。
    被安利了一堆抹茶知识后,我们决定去探访一下“梵净抹茶”体验馆,它就在江口县梵花街,据说是几个年轻人的创业项目,环境很雅致,抹茶拿铁味道不错,甜点说都是手作,也非常好吃,总之必须要给好评
  •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