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沙都_5658 08-23 20:42
    天梯山石窟|凉州模式 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东晋义熙年间(约412-427年)始凿,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黄羊川峡谷,除了大佛以外其余窟均不开放。

    1986年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将新疆以东、河西走廊早期佛教造像风格命名为“凉州模式”,并以天梯山为典型代表。其特征为窟形中心柱塔庙窟、大佛殿窟并存;造像以释迦、交脚弥勒为主,面相浑圆、深目高鼻; 壁画多千佛、化生忍冬连续纹样;飞天体型硕大,姿态灵动。“凉州模式”直接影响了云冈“昙曜五窟”与龙门早期洞窟,是中国石窟由西域向中原过渡的关键链环。

    1958年修建黄羊河水库,除第13窟27米唐代大佛原地保留外,其余40余尊塑像、300余平方米壁画及十余方题记于1959-1960年被整体切割,运往兰州。两尊1米9高的胁侍菩萨都存于甘肃省博物馆三楼展厅,部分在武威市博物馆。

    ❔❓现场仅剩什么❓❔
    武威天梯山石窟仅见唐代大佛及二胁侍,窟群残壁。有一说一因为多次后期修复,现在大佛的脸模有点死板,少了唐代气韵。
    但是❗️❕
    除了大佛以外,天梯山石窟附近的水库风景真是绝美,可以远眺祁连雪峰。自驾的话,来的路上有一个观景台不要错过。
返回顶部
下载App APP二维码
提交反馈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