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国家/地区
特价酒店
下载APP
十六番APP
iPhone | Android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记录
清空记录
搜“
”相关此刻
搜“
”相关游记文章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请启用 JavaScript 或者换用其他浏览器。
暴走菠萝
2023-08-30 21:12
镇江锅盖面|三家最值得去的面馆!
镇江锅盖面来啦👍待了几天几乎每天都会换家吃面!
锅盖面也是当地特色美食…当然要好好品尝一番
整理出了下面三家我觉着最值得推荐的!闭眼冲~
2️⃣-4️⃣张二面馆
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家!还没到午饭时间就已经坐的满满当当啦~ 据我观察,当地人比较爱点的“长鱼面”,也就是爆鳝浇头哈哈哈。也可以点双拼~
他们家也是我对比下来觉着浇头给的最多的!吃到最后一口还有料的那种👍最最最喜欢大肠面,肥肠处理的超级好,没有一点异味。很香的红烧风味~
ps:他们家的自取小料也是最好吃的!特别是虾酱
推荐推荐!!
5️⃣-7️⃣ 邵顺兴锅盖面
在他们家的锅里真的看到了在煮锅盖😘第一次看觉着新奇又好玩~据说锅盖面名字也是因为“锅里煮锅盖”而来!他们家面的口味有些牛肉面的感觉,肴肉素鸡狮子头之类的搭配比较多!
不过我还是只钟情于吃面…觉着什么都不搭最好吃👍
8️⃣-10 再兴锅盖面
跟邵顺兴距离很近,二选一就行!风格和味道都差异不大~特别要说的是镇江锅盖面的面,他们用的都是同一种面,这种面比手擀面更弹,又比工业面筋道。
真的是恰到好处的那种😯大口嗦面的感觉超好🍜
总的来说,来镇江吃锅盖面是一定的!而且味道是很惊喜的那种,难得的是南北胃都会喜欢的味道😊
镇江 · 镇江站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60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评论
1
下载十六番App查看评论
下载十六番手机客户端,分享此刻
app download
以下榜单推荐
相关内容
cielle
2024-05-18 21:37
没感觉和别的店有什么区别,排队倒是不多,也不难吃,感觉没什么特别的。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木子侠客行
2024-06-15 12:43
交通:在金山公园逛完,出东门刚好就看到他家店,也是肚子饿得咕咕叫,一看时间,12点,在他家吃饭
🥂环境:落地窗明亮,窗外长江、荷塘月色,远处的金山寺塔,遥遥可眺。有包厢、大厅、卡座
💁服务:今天上菜速度有些慢,可能大厅有包席吧,反正静下来尚景也是静音。大厅有点吵闹。
口味:镇江汤包口味还行,大白鱼是现做的,翅有点多,不过味道鲜嫩,造型漂亮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草莓爸爸要运动
2023-02-03 23:41
突然发现三茅宫也有津津鸭血粉丝馆了,正东路的那家蛮好吃的呢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树缘_4260
2024-05-28 23:07
临时跑去镇江玩,到饭点了,无意中发现这家店,看有人排队,就进去了,不知道他们那边都吃细面,看别人吃的是粗面,以为也给我们吃粗面,结果还是细的,老板后来说要吃粗面要提前和他们说,不喜欢细面,蒸饺还不错,后来又点了肴肉,挺大一块,还不错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带眼镜的大叔
2024-06-28 12:21
特意找了这家店的总店来感受一下,真的不错哦,不枉我从南京开车过来吃!!而且里面的阿姨们都很热情,免费的咖啡,奶茶,小料,米粥!!!光这些差不多都要干饱了。我要了细面,朋友就是正常的面,都好吃。。加的浇头也很赞,总之,非常满意的面条!!!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yu与熊掌
2024-02-24 13:47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吃米饭得多,但谁说江南一带不喜欢吃面呢😜魔都的阳春面、姑苏的“鲫鱼背”,都是其中翘楚!不过,说到令人“震惊”的特色,非镇江锅盖面莫属👏小锅盖漂在面汤上随着翻滚的汤水一起煮这是什么样场面,煮出来的面条又有何特别之处呢?挑了点评榜上有名的“老赵”,我们来一探究竟😳工作日中午时分,店里店外都是挂着胸牌、衣着职业的白领们,看来确实是当地人的平常“食堂”。一口下面大锅半敞在店门,下面的阿姨长筷翻飞,生面下锅、拔弄几下便就出锅!时而把木质的锅盖扔汤里“煮”一会儿,汤水立马又翻滚起来,原来这家伙是起到保温调节(下)面汤温度的作用!保证面条在足够烫的水里快速的熟透,使其保持弹韧的口感,劳动人民的智慧啊👍腰花长鱼+一块肴肉,浇头量够大满满地铺了一层,肴肉在香醋的加持下更有鲜味😍特制的面条就着厚重的汤底,热热乎乎下肚,好爽快!好口味、廉价格、多花样,不愧是“必吃”的老店👏👏👏只是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账台阿姨是怎么记录每位食客点的面及先后次序的,就用这几个硬币么[疑问]下回等人少的时候来问问🤭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已注销用_1488
2021-08-08 19:25
甘露商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红火,想当年甘露商城是镇江人都爱逛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买到很多便宜的日用品。这次过来是维修手表,虽然手表是在商场买的,但是维修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到甘露商城来这边的价格确实会比那边便宜很多很多。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DSH_5565
2024-04-30 19:27
就餐环境很好!特别是二层有个后花园,园内有很多热带植物,还有一条小河。菜品也很有特色,特别是那个河豚,太好吃了,鲜嫩可口,感觉是我吃过的淡水鱼中最好吃的,以前都说冒死吃河豚,这次吃过以后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了。服务员也很热情还特意给我们拿来了活河豚为客人拍照。那个河豚太萌了。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老世家
2024-06-15 02:36
想好到镇江时要一探三怪之一的锅盖面,那来了就要一探究竟。dp上找一找,好再来落入法眼。游览完北固山溜达过来正值中午饭点,入店后要拼桌,同桌一位当地大哥点了一碗肉圆或是狮子头加煎蛋配细面借了拍照。大哥说,这家店比较常来,赶上饭口路过就会来吃一碗。嗯,当地人认可的店,看来没选错。红围裙小哥专司下单收款,看我们头次来建议试下小刀面(宽面),调侃他有无大刀面,笑曰: 无。看评价猪肝面不错,一问已沽清,说要吃早些来,看来猪肝面受欢迎。点了肥肠与腰花双拼很不错,没有任何腥臊味,两样材料处理地都好材质一定需新鲜。肥肠入味腰花嫩滑给满分;小刀面筋道,但吃到后面口感就没那么有劲儿了,因此嗦面速度要跟上。看大哥碗里的大肉圆很诱人,看墙上还有另一个名字: 占肉,挺有意思。加了一个,哪想一试太好吃了;肉圆烧的很香,酱油的咸鲜味与肉圆紧密的结合但并不咸;肉鲜嫩不散,猪肉的香气在口腔中环绕,味蕾得到充分满足,口感一吃就知道不是冻货。一个锅盖面的店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肉圆/占肉/狮子头太赞了👍🏻 凭这美味的大肉圆都值得来。 怪不得当地人堂食和点的外卖大都是肉圆加煎蛋配细面,下次要拷贝一次这样的搭配试下如何。店里有小菜和调料还有自磨的豆浆免费供应。泡的酸甜姜芽佐面一流,还有绿豆芽、香菜、蒜蓉和剁椒,与面搭配着吃锦上添花。一个十分有市井和烟火气息的街边店,红围裙小哥说是家庭经营开了40多年。门口负责煮面的婶婶应是店里最主要的操盘手,负责下单收款的小哥一定是家庭主要成员。店开在居民区一条巷子里不难找,环境与卫生可以。开店40年依然继续,无当地人和游客们的认可如何能屹立不倒。好再来,一定来
🌿环境: 可以
🛎️服务: 不错
15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胡小兽
2024-05-05 09:17
🌿环境:
面馆氛围~在金山寺斜对面~
「肴肉」当地特色,必须来一份,但是好像肉质太紧,有点硬了
「全家福锅盖面」不知道选啥,就选它了…真是全家福,浇头很丰富,竟还有鳝丝~面是我喜欢的那种有筋道的~汤底没有传说中的很重的胡椒味~
整体可以,可以来尝试下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乐乐_8365
2024-06-27 14:37
来镇江必须吃口锅盖面~~于是乎在大众点评上搜了几家~ 有些是网红店人太多,我们就不考虑去凑热闹了~ 然后看到这家必吃榜,菜单也很诱人就来了~ 整体味道还可以,大肉面肉是蛮大的,牛肉面也很入味就是牛肉要再多点就好了~水晶小肉肥瘦相间的~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静静simida
2024-06-18 10:38
时隔几年,又来华铝吃吃吃!
让服务员阿姨推了几个招牌菜,都很好吃,一个比一个下饭!「响油鳝糊」咸甜口,鳝丝很软嫩,唯一的遗憾就是胡椒粉少了,这个菜放在扬州必须多撒胡椒粉「阿姚鱼片」滑嫩的黑鱼片,热油浇给!!!虽然是一碗油,但是一点不腻(拍照水平有限,没拍出来)「雪菜墨鱼」下饭下饭,还是下饭「山珍豆腐」一个字鲜!豆腐,菇类,竹笋,木耳。就还是下饭!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方大便的土狗
2024-04-27 14:34
藏在居民楼里的惊喜嘻嘻 过来看老薛演唱会的 选了一早上的店 感觉还是这家靠谱!果然可以 没有商业 价格也合适 安静 不吵 赞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芝士粉煎大蒜叶
2024-06-04 12:37
买了茉莉花,玫瑰,原味等5种,价格很实惠,感觉还是茉莉花最好喝。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暖s白堊紀
2024-05-02 17:25
跟着朋友特地从南京到镇江觅食,朋友强烈推荐的面馆
🌿环境:
环境就是普通的街边面馆,等座位就考验眼疾手快嘴也快😜😜
🛎️服务:
自助小菜,点完餐阿姨会叫号端面,核对小票,面也可以无线续
「镇江肴肉面」一口面一口肉,还是很不错的体验
「腰花肉丝面」料很足,腰花非常鲜嫩
「招牌虎皮大肉面」老公尝试了大肉面,略有失望,和我们以往在南京吃的不太一样,可能地域不同,这里的大肉没有油炸过后的焦嫩
但总之还是不虚此行的,味道很不错,值得试一试!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lele杉
2024-05-19 18:03
冲着这家名声去的,虽然赶时间但是还是特地赶过去吃。踩雷了!!!特色番茄鹅尝了几口,其他几个菜也是一言难尽,把蛋吃了,糖醋排骨吃了,炒土豆丝还可以,其他菜几乎没动。这个套餐是团到现在最最最不满意的,没有之一,服务完全跟不上,汤勺脏的让换一个,直到走都没人拿过来,吃完走了都没人上饭,叫服务员,服务员跟我说等一会。。。就不来了,这。。。。习惯五星好评,这家我分个期!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vNi_6680
2024-03-15 20:04
她家河豚新鲜,口味纯正,价格还不贵,一份河豚2个人就能吃饱,强烈推荐198的河豚,白籽配着秧草再浇汤,一口下去人间美味。东坡先生曾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为了吃河豚而值得一死,‘食河豚而白无味’”苏东坡亲自赞美的河豚确实很好吃美味!强烈推荐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香浓浓
2024-04-27 09:28
镇江两日游吃喝攻略(美食纯享版)
一直有友友们问我关于来镇江旅行怎么吃怎么玩的攻略,游玩攻略我不太说得上话哈,今天想说个美食纯享版的两日游安排。
镇江是三线小城,我觉得三线小城是非常擅长小吃这块的。今天我会从早饭+我心中五大美食中心的角度,来安排这两日吃喝。
为什么把早饭单独拿出来讲,因为镇江锅盖面确实好吃哈!但要具体推荐哪家店我就真的很犯难。镇江真的是走几步都会有一家好吃的面馆哈!大家一般都去离最近的那家吃。就像我小时候吃的邵记、卜家,后来工作的时候爱吃爆炒,就去吃好润发和大国,搬家了靠近天桥,欣达、镇南、胖胖也都吃。大市口好再来和邵顺兴也是大差不差的味道。真的除了名字叫镇江锅盖面的和几家特大连锁的需要避雷,其他都不差的!就近选择就好。
下面来说说我心中的镇江五大美食圣地!其中四处是市井小巷,我觉得逛逛小巷子是最能体验一个城市风土人情的,好吃的也特别多哈!
🌟江滨新村美食街
我心中的第一。每个城市都有知名商业街,商业街里有坑人的涨价美食街,但江滨新村美食街不是,它就是我们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小吃街。推荐薛记鸭血粉丝、花花姐里脊肉、小凤臭干、牛肉刀削面,大园牛羊馆
🌟水路寺巷/经折巷周边
我恨不得每天都要逛逛的小巷子!推荐露可面包店、富贵咖啡、路口的老王油炸、小食屋湘香米粉、乐狗贝果、陶氏念味鸭血粉丝。
🌟观音桥巷周边
也在永安路附近,但我认为永安路属于可以逛一逛,但没有必吃店的地方。这一块推荐丁记一绝、花椒烘焙、火烧饼灌鸡蛋、金陵烤鸭,往东走一走吃一下吴记馄饨。
🌟斜桥街周边
简言之就是商业城八佰伴屁股后面那一大块地方。推荐老太臭干、妯娌鸭血粉丝、成都米线馆、三中油炸、鲜招鲜鸡窝、胖哥川菜、皮纳斯、22park等等。
🌟江大美食一条街
江大美食一条街胜在品种繁多,人多热闹,时不时就想去逛一逛。推荐戴氏豆沙、吻我鸭、灵宝烧饼夹肉、徐州鸡蛋灌饼、王记花甲。
五大美食中心都在市区间隔不远,建议观音桥巷周边、斜桥街周边、水路寺巷周边放在一起玩,因为三处都是步行可达的。
欢迎友友们来镇江吃喝玩乐!!!
镇江 · 镇江站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21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ZhouBing
2024-04-08 20:35
柏氏鸭血粉丝(大西路店)位于老城区大西路大杨家巷,位置隐秘,店招也不大,外地人慕名而来往往找不到,记住巷口有家老字号利民药店就好找了。
柏氏的鸭血粉丝走的是清淡路线,汤底很清爽,淡淡的盐水鸭味道,鸭肫、鸭肠、鸭肝用料都很新鲜。回卤干也是一大特色,可以另外加一份,吸饱了汤汁,很美味。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美汁源_6136
2024-05-19 21:19
菜品很丰富,性价比很高,他们家的招牌菜真是百吃不腻。就餐环境也非常的舒适,服务员态度很好下次还会再来的。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咖啡店扫地的
2024-06-14 16:40
镇江大西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美食,其中就包括锅盖面。以下是一些位于镇江大西路的锅盖面店:
• 小雨锅盖面: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金山街道大西路人民街460号,其面条口感劲道,配菜丰富。
大排面、腰花面、长鱼面必点..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跳糖麻团
2024-04-18 11:51
环境虽然老酒店的风格,但不影响对味道和服务质量的好评。
【推荐】味雅排骨是糖醋排骨的改良版,不齁不腻,肉质软烂,腌制过很入味,酱汁酸甜可口。
【推荐】河豚很鲜,调味料有的很少,保证了河豚的鲜美,可惜没有吃到秧草河豚的组合,秧草已老,店家更换时令春笋一起炖的,到也是也是鲜鲜的。
【蟹黄包不推荐】味道或是老面的口感都比较一般,包子馅吃出了一股豆腐味,不知道是否有加入豆腐,到是有奇特之处。
锅盖面9元一例,价格不错,就是味道不行,不过毕竟是大饭店还是以菜的口味质量为主,这倒也算不上败笔。
最后还赠送了果盘,整体体验感很好,下次逛镇江还会来。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可爱西米露
2024-04-27 13:24
到站镇江吃得第一个当然是锅盖面咯,据说是面锅里面煮锅盖。去金山玩,在走几步都是锅盖面的店铺里面选了水漫锅盖面。
「香辣牛尾锅盖面」好多块牛尾,加上很多醋和辣椒更好吃,还有很多小菜可以加,面多的吃不掉,喜欢宽面。店里还有豆浆茶水自助,总体不错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liuergou
2024-04-09 19:10
人是真多啊,我到的时候上午十点多,排了十几号人了,等了好半天才轮到我。小店在一个菜市场的门口,很好找。有烤鹅和盐水鹅,还有牛肉。我买的是盐水鹅,要了半只,带脖子和头,翅膀和鹅脚都没了,一共108元。听说他家的烤鹅是最好吃的,下次试试。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小笨笨_8187
2024-06-16 11:45
在苏宁广场附近,他们家的面真的很好吃,面条也很劲道,双料真的很赞,里面料很足,牛肉和腰花都很好吃,他们家小菜免费,居然有我最爱的杂酱,真的太喜欢了,面条份量也很足,我一个人都没有吃完,性价比也算高的了..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天天大麦
2024-06-23 23:32
🌿环境:
店铺在非主马路上,按照导航过来。
非用餐时间段,店里50%的上座率,门口吧台处点单,空桌入座,茶水和咸菜自取,面上桌很快,份量挺多,差不多三两的面,浇头可选择双拼的,很入味,面汤挺鲜,一碗下肚饱腹感很强。
服务人员态度很好,有问必答,讲解详细。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花生碎_6041
2024-04-13 13:44
在美食的海洋中寻味,有幸邂逅镇江锅盖面,其独特的风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忍不住提笔写下这篇满怀赞赏的好评。这不仅是一碗面条,更是对镇江地方饮食文化的生动诠释,每一口都让人品味到江南水乡的细腻与韵味。首先,我要盛赞其面条的独特质感。选用优质小麦精制而成的面条,粗细适中,弹性十足,入口既不失嚼劲,又不显生硬,恰到好处地保留了麦香。在沸腾的锅中与锅盖共舞,使得面条充分吸收汤汁,每一根都饱含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其次,不得不提的就是那醇厚诱人的汤底。镇江锅盖面的汤底是其灵魂所在,选用猪骨、鸡骨熬制数小时,再佐以秘制酱油、香料等调料,慢火熬煮出的汤色红亮,香气扑鼻。一口下去,鲜香醇厚,层次丰富,既有骨髓精华的醇厚,又有调料的馥郁,让人在一碗面中领略到镇江人对于“鲜”字的独到理解和极致追求。再者,丰富的配料更增添了锅盖面的魅力。无论是酥烂入味的大块猪骨,还是鲜嫩爽脆的豆芽,抑或是青翠欲滴的小葱花,每一种配料都精心挑选,各司其职,既提升了口感的多元性,又在色、香、味、形上与面条和汤底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道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此外,镇江锅盖面的烹饪过程也颇具观赏性。大锅烹煮,面汤翻滚,锅盖浮于其间,独特的“跳面”技法令人眼界大开,不禁感叹镇江人民对于美食技艺的匠心独运。这种传统而独特的烹饪方式,不仅保证了面条的熟度均匀,更赋予了锅盖面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总的来说,镇江锅盖面以其独特的面条质感、醇厚鲜美的汤底、丰富多样的配料以及别具一格的烹饪工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美食的期待,更让我在品尝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镇江的地方风土人情与饮食文化。一碗镇江锅盖面,就是一部微缩的江南美食史,值得每一位热爱美食的朋友亲临品尝,一探其魅力所在。我由衷地为镇江锅盖面点赞,强烈推荐给所有追寻美食足迹的人们!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鱼MM_9113
2024-06-24 12:51
永安街上看到人手一串里脊肉,跟着导航去扒草。
先在路口吃了一家网红里脊肉,后来才知道搞错了。“丁脊壹绝”是在一个巷子的居民小区里面,招牌也是蓝底,不是红底。
里脊肉和大烤肠都是5元一串,也是人点的最多的两样。排队购买的人,基本上都是4串、8串的购买。
我是各点了一串,吃完也没觉得,这个到底有多好吃?全是油,油腻腻的,口味也没吃出来比之前那家网红店的里脊,感觉都是炒作。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小气球酱
2024-06-10 23:22
🌿环境:
在江滨新村小小的一个店
开了好多年了
🛎️服务:
老板娘记性超好
跟她说一遍就能记住
而且动作也很快
现实版分手厨房 紧紧有条
烤三明治 面包胚 抹酱制作
有条不紊
「火腿煎蛋三明治」
比较喜欢番茄和鸡蛋
非常加分
番茄清爽 蛋白很嫩
其他菜存在感不强
这次忘了多买几个回去当早饭了
下次狠狠买!!!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小鸥妈妈m
2024-04-13 20:49
摘自网上搜索到的“镇江锅盖面”一篇
陈其福先生曾写过一首打油诗:
竹杠跳出面千秋,小刀宽细任自由。
青头出彩四季嫩,虾籽入味三伏抽。
过水甩干清爽爽,宽汤汆烫热呵呵。
浓碱香气飘海外,旧时相识何处求。
他撰文一篇:民国初年,初夏一日,清晨。高拱桥下,杨柳岸边;青石板道,逼窄小巷;三叉路口,古栏水井。晓日初升,薄雾未尽。黄犬卧地,群鸡喔喔。路面上行人往来如织。有洋车(黄包车)载旗袍摩登女;农人推独轮车;小贩挑担沿街卖菜;大姐拎篮叫卖栀子花。洋装与中山装结伴而行;长衫与短打夹杂过市。沿街一溜青砖小瓦平房。实板门铺面,鳞次栉比。开门时,实板门一律戧摞在墙拐角旮旯边。
火面店位于巷口一侧,前店后作。面灶临街而设,烟囱穿屋而出。面锅内面汤滚佛、雾气缭绕。小锅盖漂浮不定,面条散开待捞。面灶锅台边,铺开五、七只青花三横大碗。紧邻灶台,大水缸埋入土中大半截,小半截露出,水缸上放一大竹匾,竹匾内码放着早上刚刚做好的小刀面条。
沿山墙根有斜坡面的跳面案板,上面放着切面用的大铁刀。粗毛竹跳杠油光铮亮,横置在案板中(平时则顺放在案板上),一头伸向墙边的墙洞里,便于在固定中方便活动。墙壁上挂着擀面的竹面排。堂口内有八仙桌一张,长板凳数条。
中年大师傅,系扎着老蓝布围裙。清清爽爽,格格正正。手拿笟篱,长面筷,准备带汤捞面。面灶旁立一大嫂,携一小孩(或男或女),等着端面回家食用。八仙桌旁,围坐着四、五人,正在吃面。有的挑面拌面,有的吸面嚼面。食客中,有文士职员,有打工者、生意人、有年长者、学生、孩童。
巷口另一侧,面店旁边可可绘一茶水炉老虎灶相陪衬。
在过去,老镇江人都不管锅盖面叫“锅盖面”,而是叫“伙面”。“伙面”价廉物美,深受平常百姓的喜爱。据上了年纪的人回忆,解放前,南门外有林义隆伙面店,中华路狮子巷口有杨大昌伙面店,每天早上和傍晚,店门口坐满吃面的人,店门口的那口大锅,总是热气腾腾,小锅盖漂浮其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少听说哪家的伙面店有猪肝、腰花、长鱼面,要想吃得自己带去,店家忙时得自己切好,店家给烫一下。慢慢店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浇头后,就又有了“和面”的说法。
一碗面好,一座城兴,后来随着“镇江三怪”提法的兴起,镇江锅盖面开始名声大噪,如今都走进了茅山寻商机,今天就跟大家谈一谈锅盖面里的故事。
01
“伙面”这个名字,很多地方学者推测可能是清代北方南下军民搭伙时起的。北方军营来镇江后,饮食上还是偏重面食,为了省力省时,他们开了大锅灶,面条成了他们的首选食材。开饭时,大锅下面,一伙一伙地开,大火烹烧,大碗吃面,所以伙面从谐音上也称“火面”、“荒面”,民间为了书写方便,直接就“火面”的称呼了。
面条在清代的镇江就成为了一道主食,而且镇江人因为生活条件好,吃起来比较考较,分“汤面”、“干拌面”,“干拌”,见于清代镇江籍文学家周伯义(焦东乡人)小说《扬州梦》: “吾郡人惜费,早坐教场茶馆,数十钱,使堂管买上好酱醋麻油至面馆下‘干拌’,称言‘爱洁’。”
“汤面”多为回族人士经营,所以多以清真素面为主,面条汤汁很特别,须选用上好酱油和其他植物原料炼制。
“火面”在民国时期,就成为镇江的特色,并被写入1921年出版的《镇江指南》(童西蘋撰),指南里“食宿游览”部分即有“火面铺”介绍本埠特色火面:
镇埠火面,颇有微名,故侨居镇地,多喜食之。火面铺城内有数百家,其营业虽小,获利则颇厚。食者若自备相当之作料,加以青蒜,味极可口。下面多寡,随手之便,惟起码二三十文。若由面铺代办作料,虽亦可食,然总不及自备为佳。普通者每面一碗,只需铜板四五枚。若加以肉味,和以荤油,则非百数十文不办矣。
从这段介绍可以看出,火面有几个特点:一是它是一种阳春面,吃面的人需要自己带些配料当浇头。李德柱先生跟我谈过杨大昌面店,过去镇江清真火面占火面业一半以上,遍设大街小巷,家数虽然不少,但卖火面能享名者,只有中华路狮子街口杨大昌火面店,当年杨大昌火面店的主顾很多都是回民,自己带了牛肉下到锅里,煮熟后搭面吃。因此杨大昌面店里的这锅汤味道特别鲜,其他客人也来蹭汤喝。
二是火面店虽然小,但获利丰厚,民国时就很成气候,城内有数百家之多了。
这两个特点在一些名人笔记、小品文中体现了。民国镇江籍医学史学者陈邦贤在《自勉斋笔记》中说:“就以镇扬一带而论,面的花色已经不少,例如火面一名荒面,就是阳春面。”
后来著名文人卢冀野(祖籍镇江),在谈面的小品文中,也写到“荒面”。“面的名称,说起来花样繁多。火面一名荒面,即现在的阳春面。扬州有小面煨和一切浮文免的面,这‘一切浮文免’多半是拌面,与阳春有别。”
逐渐的,火面店发现如果兼顾帮客人配浇头、烫青蒜等服务,利润会更高。
宴春酒楼创办人蒋铭山之子蒋志云在《不夜街——日新街》一文中回忆,“(日新)街东首南边有法万顺牛肉店,是回族法老爸开的,自己买牛宰杀,供应生切牛肉丝,给顾客早晨下火面吃,其味鲜美,每碗需5至10个铜板,顾客趋之若鹜。”“街中北边有火面店,早、中、晚都供应,而且不同于其他火面店,随叫随送,即使是10个铜板的小生意,服务也很周到,并代客烫青蒜、猪牛肉丝、鸡蛋、川芎菜等,所以他的生意很好。” 民国初年镇江籍甲骨文学家、南社诗人叶玉森描写他家附近龙江巷口龙江茶社的《龙江早茶》:“龙江楼上早茶香,牛鼎嵯峨客满堂。我亦清晨趋末座,饱尝异味说天方。红炉旋贴芝麻饼,绿碗微温椒桂浆。只有坡仙愁到此,不容刚鬣入禅房。”笔法幽默生动,写出了火面、烧饼等镇江特色早餐。
面条的内容丰富后,就逐渐出现了“和面”的说法。
02
“和面”这个名词,民国后期就经常出现了报纸了。我觉得“和面”的“和”字,与浇头配菜的丰富很有关系。
前年,在整理镇江菜肴时专题请教了名厨俞家仁先生,俞先生说过去菜肴分四个档次:宴席、和菜、客饭、点单。其中最丰富的是宴席,要分冷菜、热菜、面点、果盘,非常隆重;次之的和菜,请客时,也要配上多道佳肴。而客饭和点单就比较随意了。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镇江是座繁荣的商埠城市,商务交往特别多,人情往来就频繁了。
比如当年的中华路、打索街、大西路是重要的药材行业集散地和批发市场。街上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家药材店铺,除了一些当头货也就是热销货,很多店铺的药材都是“你家没有的我家有”的状态,每个药材行能有200多个品种已经非常好了。街上经常有大客商来,这些客商采购单上往往都有上百种的药材,有中药有西药,基本上都会从街头买到街尾。对于这样的大客户,街上药行老板会每天轮流请他们去中华楼或者迎春菜馆等酒楼、茶馆吃早茶或者用午饭。
早茶的行情,一般是“两个汤包、一块肴肉、一碗面”,午餐的行情,一般是“葵花大斩肉、当季江鲜”为主打,但为了减低应酬成本,有时生意规模不大的药店午餐也邀请吃当地特产面条,只是中午的面条,浇头、配菜极为丰富,堪比和菜,雅称“和面”。吃过早茶或者“和面”的客商因为“不过意”,对于大家都有的一些药材往往照顾多购买。
其他行业如南北货、油麻业等,在镇江都是聚集地,这种应酬几乎每天都有上演,镇江的面条也越做越有特色,越来越有花样。
1990年的镇江文史资料《镇江乡情》,收录了一篇镇江籍台胞的《思我故乡》,作者饱含深情的写道:“走遍大江南北别处从未见过的”镇江和面“,这种面店差不多街头巷尾都会有这么一间……”
这位思乡情切的老镇江阔别家乡多年,但对家乡的面念念不忘,他把“镇江和面”制作讲究的两个方面,介绍得非常通透:一是跳。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光滑滑的粗毛竹横在面团上,竹竿的直径有六七厘米粗,竹竿的一端套在固定在案板上的铁圈里,跳面的汉子坐在毛竹上,单腿着地跳跃挤压,将面团压成薄薄的面皮,再用一把特制好的大面刀切成宽、细两种面条。这里有个很怪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要用大刀切面,但人们都习惯叫这种面条为“小刀面”。
二是料。早上或下午要吃面,用个晚倒点麻油,或者挑块猪油,加点酱油,随时就可以到面店里面去下面,宽、细、带汤、干拌,随你喜欢,店里还备好烫好的蔬菜如青蒜川芎,放在已经下好的面上,真是色香味俱全,有螃蟹的季节,把螃蟹煮熟,将蟹肉剔下来用猪油熬成蟹油,用蟹油下面,更有鲜味。
随着镇江面店对下面这门烹饪技艺发展越来越成熟,门道越来越多,锅盖面的叫法也呼之欲出了。
“面锅里煮锅盖”——有面店老板发现,大锅里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木锅盖压住翻滚的面条,控制对流的速度和路线,不论怎么煮,面条在锅中的位置可以保持基本不变,面条贴在锅盖下,水在其周边沸腾,水与锅盖之间没有空隙,煮熟的面条就很筋道。
还有面店制作者发现,杉木锅盖有一种特有的木香,也为面汤增加了另一重鲜味。
镇江城里面店的老板都知道,想要面条生意好,一定要会熬酱。酱油熬制是锅盖面制作的一大精髓。镇江的酱油是有名的,《至顺镇江志》记载有“酱邻境多仰给于此”。而镇江锅盖面选用镇江特供黄豆酱油,加入十余种作料,如地龙,桂皮,香草,八角,镇江南山深处野生菌菇,长江江虾子,鸡骨等,先猛火烧沸,后调至温火熬数个小时,加入适量食盐、白胡椒粉,冷却凉透,两天后方可食用。
另外,浇头是提升面条利润的好办法。锅盖面浇头有长鱼、腰花、肴肉、碎肉、肉圆、牛肉、鸡蛋、猪肝、干丝、素菜等,各式各样的浇头,烫在汤里,却香在碗里。
锅盖面在市井民坊间口口相传,成为镇江市井生活一道的独有风景线。
03
1961年,镇江民间艺术馆的康新民老师,根据陆文祥的口述,记录下一篇“面锅里煮锅盖”的民间故事。这篇作品说:“说起锅盖面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不同说法。”采集人记叙了“姐弟合伙造面的传说”,强调“面锅里煮锅盖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造发明。”
“锅盖面”一词最早见于国家级专业刊物,是1980年7期《食品科技》,作者刘乃生、于振辉、陈华平。
文章虽然重复了康新民采录的故事,但道明了锅盖面的神秘之处“面锅煮锅盖可以保持面条不硬不烂,柔软爽口;还便于顾客在面汤里烫煮东西,免去开锅盖的麻烦;更便于厨师操作,下面条和叉面条都很方便。这样的面条再配上考究的作料和鲜美的面汤,就使这镇江一怪更加出类拔萃,一直流传下来。”
此后,镇江民间文艺工作者对锅盖面的传说继续整理,挖掘了很多版本的锅盖面故事,其中,《乾隆和张嫂子伙面店的故事》最为生动……
那时,镇江人喜欢吃伙面,街头巷尾都有不少伙面店。伙面店的面条不是像现在用手擀出的,是人坐在长长的擀面杖上,在和好面的擀面桌上“跳”成薄片、再用刀切细而成,这样“跳”出来的面条柔韧性特好。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沿着古运河南下由西津渡登岸,带了一名随从太监,一路寻到镇江名气最大的张嫂子伙面店坐下。动作麻利、做事迅捷、和气客套、体态端庄的张嫂子又是上茶又是递热毛巾。
乾隆的随从传下话:“要吃镇江伙面!”不知是因为乾隆来得早,还是张嫂子起得迟,待吩咐传下后,里边面还没跳好。张嫂子直催还在跳面的丈夫:“快,动作快些啊!”
丈夫愣了愣:“我不是跟平常一样吗?”
那边,张嫂子就赶快舀水下锅,往灶膛里点火。但这天好像什么都变得慢了,越是急,水越难开;越是急,面越难跳好。随从又进来催了……
张嫂子赶快催丈夫切面,自己又往灶里添了把柴。很快,锅里的水开了,丈夫的面也切好了。这时,随从又进来催,张嫂子正抓起一把面往锅里撂,边回话边赶快盖锅盖,忙乱中,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面锅,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的。
还没等张嫂子放好作料,锅里的水又滚开了,直往上翻,快要溢出锅外,张嫂子一见,赶快用勺子舀了两勺汤罐里的温水一浇,面锅里平静下来。水再一开,张嫂子就用小竹笼子、长筷子将面条捞进碗里。正要端,那随从已一手接过去。
忙碌了一阵的张嫂子倚在门外,想听外面顾客的反应,直听见那人端起碗吃着,连声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不烂不硬,喷香爽口!”
张嫂子正要转身再去锅边下面,哪知身着便服的乾隆竟踱步进来,乾隆见到情景一声惊叫:“呀,你怎么将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了?!”
这一叫,张嫂子才发现自己手忙脚乱,一下子竟将汤罐上的小锅盖错当成了大锅盖,连锅盖撂到面锅里还不知道。
正在这时,丈夫也过来说:“外面的顾客个个都说今天的面味道特别好,你是加了什么好作料了?”
张嫂子指那小锅盖说:“怕就是因为面锅里面煮锅盖吧?”
乾隆光顾镇江伙面店连说两声味道不错的故事传开了,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锅盖面店。
就这么,乾隆皇帝,走到哪吃到哪,把镇江“三大怪”里的锅盖面,吃出了名气,在镇江的锅盖面店里,几乎都挂着一幅乾隆和张嫂子的故事。
镇江人是离不开锅盖面的,镇江人一天,是从锅盖面开始的。这座城市,穿街过巷的烟火中,随处隐藏着经营多年的老街坊味道。镇江人早上起床后,慢悠悠走到面馆,点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让夹带着醋香的水汽,唤醒新的一天。
镇江人随时可以报出一连串的锅盖面店名字:老字号邵顺兴面店、“镇南”老面馆、刘府早茶、大华锅盖面、老赵面馆、陶大面店、大国面店、金山早茶、黑皮面馆……
简单而富足的面碗,写满了镇江人平淡而又充实的故事。
外地人来镇江,都会说:一碗好面下肚,没有白来镇江。
镇江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评论
取消
查看全部
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
下载App
提交反馈
联系方式(选填):
发送给十六番
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即可联系16番
在微信中搜索“baume002”也可找到我们
微信反馈